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首钢总公司专利>正文

双层连铸中间包覆盖剂的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0838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层连铸中间包覆盖剂应用方法,属于连铸技术领域。涉及两种覆盖剂的综合使用方法,在浇铸低碳、超低碳钢洁净度要求高的钢种时,在大包开浇后开始加底渣,钢水液面到位后加足,5分钟后按比例在测温取样部位加入顶渣;底渣与顶渣的重量百分比为:顶渣75-85%,底渣15-25%。优点在于,底渣保持了高碱度覆盖剂吸收夹杂能力强的特点,同时防止钢水的二次氧化,降低钢水中碳的含量;顶渣能呈疏松多孔状覆盖钢水,测温取样部位覆盖剂结壳现象明显改善,可进行正常的测温取样,减少了测温头和取样器因结壳而失效的损失;操作简便,可利用普通钢种的覆盖剂作为底渣,不再进行破壳操作;避免了炭化稻壳造成的操作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铸
,特别是提供了一种双层连铸中间包覆盖剂的应用方 法,是一项优化连铸中间包覆盖剂使用的性能新技术。
技术介绍
中间包覆盖剂具有保温、防止钢水二次氧化、吸收上浮夹杂物、稳定钢水液面等 冶金功能。对于低碳钢、超低碳钢等要求钢水洁净度较高的钢种,除了强调吸收夹杂 物的功能之外,还要求防止钢水增碳。目前,很多钢厂采用高碱度无碳覆盖剂来提高覆盖剂吸收夹杂物的能力并防止钢 水增碳[1'2]。但高碱度无碳覆盖剂容易结壳,造成测温、取样困难。为此,采用在高 碱度无碳覆盖剂上层加炭化稻壳的方法来避免渣面结壳问题。炭化稻壳虽然具有较好 的保温性能,但存在停浇后中间包残渣不易破碎清除、解体困难、包衬使用寿命降低、 包内熔渣吸收夹杂物能力较差等明显缺点。另外,炭化稻壳在钢包不自开、吹氩及测 温、取样过程中容易飞扬,造成操作环境的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连铸中间包覆盖剂应用方法,解决了残渣不易破 碎清除、解体困难、包衬使用寿命降低、包内熔渣吸收夹杂物能力较差等问题,并且, 优化了操作环境。本专利技术涉及两种覆盖剂的综合使用方法。在浇铸低碳、超低碳钢等洁净度要求高的钢种时,高碱度无碳覆盖剂组成底渣, 而在测温取样部位添加顶渣,其它部位不加顶渣。加覆盖剂的具体步骤为在大包开浇后开始加底渣,钢水液面到位后加足,约5分钟后按比例在测温取样部位加入顶渣。底渣与顶渣的重量百分比为顶渣75 — 85 %,底渣15—25%。底渣的成分为C: <1.0%、 CaO: 35—45%、 A1203: 35—40%、 Si02: 4—7%、MgO: 5—10%、 R20: 2—10%,其它杂质<10%。顶渣的成分为C: 1一5%、CaO: 30—40 %、 A1203: 15—25%、 Si02: 15—25%、 MgO: 5 — 10%、 R20: 3 —10%、其它杂质<10%。以上成分均为重量百分比。 试用表明,采用上述双层覆盖剂之后,达到了如下效果1) 底渣保持了高碱度覆盖剂吸收夹杂能力强的特点,同时防止钢水的二次氧化, 防止钢水连铸增碳量过大。2) 顶渣碱度较低,能呈疏松多孔状覆盖钢水,测温取样部位覆盖剂结壳现象明 显改善,可进行正常的测温取样,减少了测温头和取样器因结壳而失效的损失。根据 统计,结壳现象造成平均每炉钢水增加使用测温头3个、取样器1个。3) 操作简便,可利用普通钢种的覆盖剂作为底渣,不再进行破壳操作。4) 避免了炭化稻壳造成操作环境恶化的缺点。具体实施例方式某次浇铸超低碳钢时,采用的底渣和顶渣主要成分分别为:<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column></row><table>另一次浇铸低碳合金钢时,采用的底渣和顶渣主要成分分别为:<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column></row><table>两次浇铸过程测温取样都很顺利,其中超低碳钢浇铸时整个浇次连铸环节增c平均为为5ppm,达到了防止增C过大的效果。同时,这两个浇次的钢中总氧含量都 在30卯m以下,覆盖剂有效吸收了夹杂物。本专利技术对于任何生产板材的企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适用价值。具体使用方 法是在大包开浇后开始加底渣,钢水液面到位后加足,约5分钟后按比例在测温取 样部位加入顶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连铸中间包覆盖剂的应用方法,涉及两种覆盖剂的综合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浇铸低碳、超低碳钢洁净度要求高的钢种时,在大包开浇后开始加底渣,钢水液面到位后加足,5分钟后按比例在测温取样部位加入顶渣;底渣与顶渣的重量百分比为:顶渣75-85%,底渣15-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连铸中间包覆盖剂的应用方法,涉及两种覆盖剂的综合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浇铸低碳、超低碳钢洁净度要求高的钢种时,在大包开浇后开始加底渣,钢水液面到位后加足,5分钟后按比例在测温取样部位加入顶渣;底渣与顶渣的重量百分比为顶渣75-85%,底渣15-25%。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渣的成分为C: <1.0 %、 CaO: 35—45%、 A120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林朱立新张颖华何亮朱国森张涛吕永博王大龙杜善国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