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钛金属表面自组装硅烷化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05455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1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纯钛金属表面自组装硅烷化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钛表面接枝不同的硅烷偶联剂,在纯钛表面引入不同的活性基团,如氨基,羟基,羧基基团,使钛基表面功能化,并保留基体的多孔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易于控制,且操作简便,易于推广,该材料有望用于制备体外组织工程骨支架及体内修复骨缺损的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纯钛金属表面改性,具体涉及ー种纯钛金属表面自组装硅烷化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纯钛及钛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理化特性及较高的力学強度,已广泛应用于人工关节、牙种植体、骨替换与修复材料等,但也存生物活性差、缺乏骨诱导作用、与周围组织无强有力的化学結合,愈合时间较长等缺点,不能满足临床愈合快、骨结合强度高的要求,从而影响了钛及钛合金植入体的应用。在一定的生理环境下往往要求医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从而实现与骨组织的化学键合,对钛及钛合金的表面进行改性,人为的在材料表面构建合适与组织生长的微环境,可以有效地改善其各种性能。 目前国内外学者就钛及钛合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常用的表面改性的方法分为三大类物理改性方法,生物化学方法及化学改性方法。物理改性方法采用了等离子喷涂、脉冲激光熔覆、离子溅射及喷砂法等多种技术,但是涂层与基体只是简单的物理联接,联接强度不高,且存在涂层不均匀等问题;生物化学方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类较新的技木,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价格昂贵,且如何保证反应后蛋白质和酶的生物活性方面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化学改性通常不需要复杂的设备,エ艺简单,成本较低。分子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纯钛金属表面自组装硅烷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及其工艺条件:(1)材料清洗:采用厚度为0.1?mm的方形片状纯度为99.9%的纯钛为基体,分别用无水乙醇、丙酮和去离子水超声清洗5~10?min,滤纸擦拭,风干备用;(2)表面酸处理:采用体积比为1:1的HF?和HNO3?的混合溶液抛光,用去离子水冲洗表面,置于50?℃恒温干燥箱中干燥15~20?min备用;(3)碱热处理:将酸处理后的纯钛置于装有NaOH溶液的瓶中,使其完全浸泡在NaOH溶液中,置于80?℃恒温干燥箱中保温碱热处理,然后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表面10?min,置于50?℃恒温干燥箱中干燥15~20?min备用;(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帼馨张林周蕾谭英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