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电缆剥线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4342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同轴电缆剥线工装,定位支架组件插入呈桶状的传动护套中形成同轴电缆剥线工装,连杆轴部穿过定位支撑架尾部中心孔,套装复位弹簧与传动护套安装连接,定位支撑架顶部安装有两组梯形刀片,刀片内外侧之间加装有回力弹簧,刀片外侧是45度导向面,内侧是45度刃面,定位支架组件中心孔为电缆头插入孔。定位支架组件沿导向面向传动护套内部推动时,两组刀片向内用力,实施剥削。定位支撑架内腔总长为剥线长度,制作为规格化的产品,根据需要方便选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重量轻、灵活性高,使用方便,不仅能有效提升剥线精度及质量,而且能够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可广泛用于通信元器件制造领域和需要同轴电缆剥线的应用场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子信息
主要涉及电缆剥线装置,具体就是ー种同轴电缆剥线エ装,用于同轴电缆组件加工制造行业中的电缆剥线,以及其他电子加工、装配或维修中需要对电缆剥线的场合。
技术介绍
目前,在同轴电缆组件加工制造行业电缆剥线设备主要以引进国外进ロ设备为主,例如瑞士的Schleuniger系列、该设备一致性、可靠性及剥头尺寸精确性高,通过简单编程便可完成几乎所有同轴电缆剥线尺寸要求。但是在电缆组件的加工过程中还存在部分エ序自动化设备无法一次加工完成,某些环节还需要借助专用工具人工完成。设计该エ装主要为了解决电缆组件加工环节中,部分中间环节无法使用通用设备完成,但使用通用エ 具手工完成存在精度差、效率低且一致性难以保证等问题。即使高精度的全自动剥线机在剥同轴电缆时,某些尺寸也不能一次剥完成。部分同轴电缆在装配期间仍需要再次剥线。同轴电缆剥线エ序的手工完成,不仅效率低,精度差也不能保证一致性,现代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的实际的需求,对同轴电缆剥线提出了更高的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客观上急需ー种能够全自动的剥线设备以保证质量和提高效率。本技术项目组在互联网上就本主题,在国内外专利文献和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检索,尚未发现与本技术密切相关和ー样的报道或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エ业生产和装配中存在二次剥线,且不能保证剥线精度以及效率低下的问题,进行思考、改进和设计,提供一种替代手工切割,提高生产效率且产品的一致性好安全可靠的同轴电缆剥线エ装。下面对本技术进行说明本技术是ー种同轴电缆剥线エ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定位支架组件和传动护套,定位支架组件和传动护套均为轴类件,传动护套呈桶状件,定位支架组件插入传动护套中形成同轴电缆剥线エ装,定位支架组件通过连杆附加复位弹簧同轴性与传动护套内腔动配合安装,传动护套的前端面设有45度导向斜面,尾端设有连杆导向孔和适配安装孔,定位支撑架安装在传动护套内腔的底部,传动护套外侧上対称性地设有防转孔。本技术在两防转孔之间的外侧还设有方形排销窗ロ,利于剥线废料的及时排出。定位支架组件包括有刀架、刀片、定位支撑架7和连杆,带有台阶的轴形件连杆的轴部穿过空腔形的定位支撑架底部的中心孔,连杆轴部套装复位弹簧与传动护套安装连接,定位支撑架的顶部通过螺钉安装有刀架,刀架的下部设有刀片安装孔,两组梯形的刀片分别通过刀杆安装于刀架上,刀片内外侧之间加装有回カ弹簧,刀片的外侧设有45度导向斜面,刀片的内侧设有45度刃面,定位支架组件刀架的中心孔为电缆头插入孔。在电缆组件的加工过程中还存在部分エ序自动化设备无法一次加工完成的问题,某些环节还需要借助专用工具人工完成。本技术为了解决电缆组件加工环节中,部分中间环节无法使用通用设备完成,但使用通用工具手工完成存在精度差、效率低且一致性难以保证等问题。提出并设计了ー种同轴电缆剥线エ装,该同轴电缆剥线エ装结构简单、加エ方便,外形轻巧,可以直接安装于普通电机、电动起子、气动起子等,剥除电缆组件在加工过程中,特别装配环节中需要剥除电缆外皮或屏蔽层或聚发泡こ烯层。操作简便,剥线尺寸一致性高,能够替代手工剥线,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的实现还在于定位支撑架内腔总长为剥线长度,根据剥线长度制作为规格化的内腔总长,分别为15mm、20mm、25mm。就是说当电缆剥线长度改变时,可选用不同规格的定位支撑架进行加工。使用方便,简单易行。本技术的实现还在于传动护套尾端面的适配安装孔是或与电机安装、或与电动起子安装、或与气动起子安装的适配安装孔。根据已有根据设计或加工不同规格的适 配安装孔,就可以形成系列化的同轴电缆剥线エ装。本技术的实现还在于传动护套、刀架为铝合金构件。本技术的实现还在于刀片为高强度合金钢构件。本技术的实现还在于传动护套、定位支撑架、连杆、刀架和刀片均为采用表面为电化学发黑处理的构件。材料的选用和表面电化学发黑处理提高了该エ装的使用寿命,增强了抗氧化腐蚀能力,不仅外观美观,而且坚固耐用。由于本技术针对电缆组件加工制造中存在的部分剥线エ序自动化设备无法一次加工完成,ー些环节还需要二次剥线,需要借助专用工具人工完成,效率低,产品的一致性差的问题,开拓思维,利用简单精巧的机构设计,两大构件安装配合,设计简单,连接易行,拆卸方便,如果刀片磨损,可快速进行更换。本技术设计了两组刀片或称刀头,刀片又为双向,内侧为刃,外侧为导向面,内外侧间加装弹簧,在定位支架组件沿导向面向传动护套内部推动时,只会使得两组刀片向内用力,实施剥削,而剥线的长度并不改变。本技术结合实际设置了規格化的产品,可以根据不同需要方便选用。本技术还对构件的材料和表明作出了设计和选定,使得重量轻、灵活性高,使用方便,外观美观。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本技术同轴电缆剥线エ装结构的轴测视图;图2为本技术组装后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组装后结构的纵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拆分状态的结构轴测视图;图5是本技术拆分状态的结构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拆分状态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ー步详细说明实施例I :本技术是ー种同轴电缆剥线エ装,參见图I,包括有定位支架组件和传动护套1,定位支架组件和传动护套I均为轴类件,传动护套I呈桶状件,见图6,定位支架组件插入传动护套I中形成同轴电缆剥线エ装,參见图4。定位支架组件通过连杆3附加复位弹簧4同轴性与传动护套I内腔动配合安装,传动护套I的前端面设有45度导向斜面,见图3,前端加工有45°斜面,电缆在推入过程中刀架向后收缩,该斜面大幅度减小了电缆推入力,同时该斜面还有在电缆推入过程中刀架向后收缩带动刀片伸出的作用。传动护套I的尾端设有连杆导向孔和适配安装孔,定位支撑架7安装在传动护套内腔的底部,定位支撑架7的底部尺寸形成限位,或者说定位支撑架7底部的上表面至定位支撑架7上端面为定位支撑架7的内腔,定位支撑架7内腔总长为剥线长度,根据剥线长度制作为规格化的内腔总长,分别为15_、20_、25_。可根据剥线长度选用不同规格的定位支撑架7内腔。严格说剥线长度是定位支撑架的内腔总长减去连杆的台阶长度与剥线长度等长。实际使用时当电缆剥线长度改变时,首先选用定位支撑架7的内腔总长的对应规格。也可以在连杆的台阶处加減垫圈就可得以调整。简单易行。參见图I和图3,传动护套I外侧上对称性地设有防转孔,本技术在创新和改进的过程中有理论分析也有实践启示,其中防转孔的设计就是一例,设计试制过程中,发现·定位支架组件与传动护套内腔的动配合在剥除电缆外皮或屏蔽层时时而有松动,因此在传动护套外侧上对称性地设有防转孔,利用螺钉止动后,效果很好。使用时为了可靠工作,通过防转孔用止动螺钉固定。在两防转孔之间的外侧还设有方形排销窗ロ。參见图3和图6,定位支架组件包括有刀架2、刀片5、定位支撑架7和连杆3,见图2,带有台阶的轴形件连杆3的轴部穿过空腔形的定位支撑架7底部的中心孔,连杆3轴部套装复位弹簧4与传动护套I安装连接,见图5。定位支撑架7的顶部通过螺钉安装有刀架2,刀架2的下部设有刀片安装孔,两组梯形的刀片5分别通过刀杆安装于刀架2上,刀片5内外侧之间加装有回カ弹簧6,刀片5的外侧设有45度导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轴电缆剥线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定位支架组件和传动护套(1),定位支架组件和传动护套(1)均为轴类件,传动护套(1)呈桶状件,定位支架组件插入传动护套(1)中形成同轴电缆剥线工装,定位支架组件通过连杆(3)附加复位弹簧(4)同轴性与传动护套(1)内腔动配合安装,传动护套(1)的前端面设有45度导向斜面,尾端设有连杆导向孔和适配安装孔,定位支撑架(7)安装在传动护套(1)内腔的底部,传动护套(1)外侧上对称性地设有防转孔,在两防转孔之间的外侧还设有方形排销窗口;定位支架组件包括有:刀架(2)、刀片(5)、定位支撑架(7)和连杆(3),带有台阶的轴形件连杆(3)的轴部穿过空腔形的定位支撑架(7)底部的中心孔,连杆(3)轴部套装复位弹簧(4)与传动护套(1)安装连接,定位支撑架(7)的顶部通过螺钉安装有刀架(2),刀架(2)的下部设有刀片安装孔,两组梯形的刀片(5)分别通过刀杆安装于刀架(2)上,刀片(5)内外侧之间加装有回力弹簧(6),刀片(5)的外侧设有45度导向斜面,刀片(5)的内侧设有45度刃面,定位支架组件刀架(2)的中心孔为电缆头插入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强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华达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