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型内、外导体双浮动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9982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SMA型内、外导体双浮动连接器,包括第一安装壳体,所述第一安装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绝缘子,所述第一绝缘子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内导体,可广泛应用于板与板之间的盲插连接,不仅电性能稳定优越,而且体积小,使用寿命长久,该产品由外壳、绝缘子、内导体、弹簧等零件组成,各零件之间配合紧密,弹力稳定,内、外导体伸缩平滑,该产品使用时,由外壳法兰固定在板子上,SM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SMA型内、外导体双浮动连接器


[0001]本技术属于连接器
,具体涉及SMA型内、外导体双浮动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SMA型内、外导体双浮动连接器是5G项目PCB测试方案提出,要求SMA

K型微带连接器内、外导体实现浮动,内导体弹力满足1N

4N,可从7mm压缩至5mm,配合直径φ7、深度6.8mm腔体规格使用,主要用于现有5G设备装配过程中PCB的测试,首次将内、外导体双浮动连接器用于生产过程中PCB板的测试。
[0003]随着现代科技术的发展,对通信、雷达、电子对抗、无线电导航等系统中的连接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电性能方面,并且随着用户对产品使用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射频连接器在各方面的设计更加严谨,目前国内SMA系列产品大多是固定长度不可伸缩,实际使用过程中较为不便,为此我们提出SMA型内、外导体双浮动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SMA型内、外导体双浮动连接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SMA型内、外导体双浮动连接器,包括第一安装壳体,所述第一安装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绝缘子,所述第一绝缘子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内导体,所述第一安装壳体的右端插接有第二安装壳体,所述第一安装壳体的右端圆周表面和第二安装壳体的左端圆周表面设置有外壳法兰,所述第二安装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绝缘子,所述第二绝缘子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内导体,所述第二内导体的左侧内部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安装壳体的左端外表面抵接有第二复位弹簧。
[0006]优选的,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左端抵接有垫圈,且垫圈设置在外壳法兰的左侧内部,所述垫圈的左端与第一安装壳体相抵。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壳体的左侧内壁开设有活动槽,所述第一安装壳体右端的外壁通过滑块滑动安装在活动槽的内部。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内导体和第一绝缘子之间是倒刺加台阶结构固定,所述第一绝缘子和第一安装壳体之间是倒刺结构固定。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绝缘子、第二安装壳体和插接壳体之间是台阶结构固定,所述第二内导体和第二绝缘子之间是台阶结构固定。
[0010]优选的,所述外壳法兰的上下两端内部均开设有螺纹通孔。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该SMA型内、外导体双浮动连接器,可广泛应用于板与板之间的盲插连接,不仅电性能稳定优越,而且体积小,使用寿命长久,该产品由外壳、绝缘子、内导体、弹簧等零件组成,各零件之间配合紧密,弹力稳定,内、外导体伸缩平滑,该产品使用时,由外壳法兰固定在板子上,SMA

K端可以常规SMA

J型对插,另一端与PCB板腔体配合使用,且该产品内部弹
簧配合使用的设计,可以实现在一定范围内浮动使用,弥补了目前国内SMA系列产品大多是固定长度不可伸缩的缺陷,弥补了国内市场的不足,具有很强的开发潜力。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正剖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0017]图中:1、第一内导体;2、第二内导体;3、第一绝缘子;4、第二绝缘子;5、第一安装壳体;6、外壳法兰;7、第二安装壳体;8、插接壳体;9、垫圈;10、第一复位弹簧;11、第二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SMA型内、外导体双浮动连接器,包括第一安装壳体5,第一安装壳体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绝缘子3,第一绝缘子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内导体1,第一安装壳体5的右端插接有第二安装壳体7,第一安装壳体5的右端圆周表面和第二安装壳体7的左端圆周表面设置有外壳法兰6,第二安装壳体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绝缘子4,第二绝缘子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内导体2,第二内导体2的左侧内部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10,第二安装壳体7的左端外表面抵接有第二复位弹簧11。
[0020]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复位弹簧11的左端抵接有垫圈9,且垫圈9设置在外壳法兰6的左侧内部,垫圈9的左端与第一安装壳体5相抵,垫圈9的设置,使得第二复位弹簧11的左端通过垫圈9与外壳法兰6相抵,使得第二复位弹簧11的左端与第一安装壳体5接触,从而在第二复位弹簧11受到力压缩时,保证产品左端居中不偏移。
[002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安装壳体7的左侧内壁开设有活动槽,第一安装壳体5右端的外壁通过滑块滑动安装在活动槽的内部,活动槽的设置,给滑块提供了活动空间,继而便于第二安装壳体7在第一安装壳体5上左右水平移动,滑块的设置,使得第一安装壳体5通过滑块与第二安装壳体7相连接,继而便于第二安装壳体7右端受到向左的力时,顺利地在第一安装壳体5上移动。
[002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内导体1和第一绝缘子3之间是倒刺加台阶结构固定,此结构的设置,使得第一内导体1能够安装在第一绝缘子3内部,同时确保第一内导体1与第一绝缘子3之间满足保持力≥27N,第一绝缘子3和第一安装壳体5之间是倒刺结构固定,此结构的设置,使得第一绝缘子3能够安装在第一安装壳体5内部,同时确保第一绝缘子3和第一安装壳体5之间满足保持力≥27N。
[002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绝缘子4、第二安装壳体7和插接壳体8之间是台阶结构固定,此结构的设置,使得第二绝缘子4、和插接壳体8能够安装在第二安装壳体7的内部,同
时确保第二绝缘子4和第二安装壳体7之间满足保持力≥27N,第二内导体2和第二绝缘子4之间是台阶结构固定,此结构的设置,使得第二内导体2能够安装在第二绝缘子4的内部,同时确保第二内导体2和第二绝缘子4之间满足保持力≥27N,且第二内导体2右端受力在第二安装壳体7的内部向左光滑移动,接着借助第一复位弹簧10的弹力,使得第二内导体2在第二安装壳体7的内部向右光滑移动,以实现第一内导体1和第二内导体2之间满足二毫米的浮动。
[002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外壳法兰6的上下两端内部均开设有螺纹通孔,此结构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螺纹通孔和螺栓将外壳法兰6固定在需要使用的板子上,继而便于外壳法兰6内部零部件的使用。
[002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本产品时,首先将第一内导体1压配入第一绝缘子3内部,接着将第一绝缘子3压配入第一安装壳体5内部,再将第二绝缘子4插入第二安装壳体7的内部,之后将插接壳体8压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SMA型内、外导体双浮动连接器,包括第一安装壳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壳体(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绝缘子(3),所述第一绝缘子(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内导体(1),所述第一安装壳体(5)的右端插接有第二安装壳体(7),所述第一安装壳体(5)的右端圆周表面和第二安装壳体(7)的左端圆周表面设置有外壳法兰(6),所述第二安装壳体(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绝缘子(4),所述第二绝缘子(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内导体(2),所述第二内导体(2)的左侧内部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10),所述第二安装壳体(7)的左端外表面抵接有第二复位弹簧(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A型内、外导体双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1)的左端抵接有垫圈(9),且垫圈(9)设置在外壳法兰(6)的左侧内部,所述垫圈(9)的左端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博瑶李祺骏张萌付倩梅周洁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华达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