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瞄准捕获跟踪装置,能够通过该装置实现光线的精确瞄准捕获跟踪,尤其适用于空地激光通信的粗跟踪系统,实现在跟踪视场内的跟踪,属于激光通信
技术介绍
激光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传输速率高、保密性好,功耗低等优点,已成为空间通信的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对空间光通信的研究。由于通信光发散角较小和激光通信端机平台的运动等因素,使得光束对准具有较大难度,因此,需要捕获、跟踪、对准系统来实现光束精确对准,其中跟踪系统尤为重要。传统的APT(瞄准捕获 跟踪)系统一般都采用复合轴控制结构。有两个控制环,低带宽的粗跟踪环和高带宽的的精跟踪环。粗跟踪主要完成光轴的初始定向,实现捕获和跟踪功能,跟踪精度相对很低。外层万向节构成粗跟踪环,它具有大的动态范围,窄的控制带宽,外层精跟踪环的主要部件目前国内外均大量采用快速倾斜镜,要求其能够对粗跟踪回路未能补偿的残留误差进行校正以满足系统最终的对准和跟踪精度要求,因此精跟踪环应具有较宽的控制带宽和较高的增益,能够对宽功率谱振动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快速和高精度的对准和跟踪。采用万向架转动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瞄准捕获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接收装置、图像探测器、视频信号采集模块、图像处理与误差处理模块、角度变换处理模块、控制器、驱动器、直流力矩电机与光楔,其中:光学接收装置,接收光线并输出光信号;图像探测器,接收光学接收装置输出的光信号,输出电信号;视频信号采集模块,接收图像探测器输出的电信号,输出数字信号;图像处理与误差处理模块,接收视频信号采集模块输出的数字信号,输出光线与理想CCD中心的偏差值;角度变换处理模块,接收所述偏差值,并将该偏差值送入至控制器;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驱动器,接收控制器发出的控制指令,并且通过直流力矩电机与光楔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延平,黄泽,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