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压电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及海上灯塔供电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32608 阅读:4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压电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纵向波浪能发电组件利用横向洋流能发电组件作为悬浮体进行纵向发电,同时,横向洋流能发电组件将横向洋流的冲击力转化成电能,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进行发电,结构巧妙,高效省时,比机械式、液压式及空气式波能发电方式更为简单可靠,提高发电机使用年限。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海上灯塔发电系统,通过电压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和风力发电装置互补地进行发电,提高了能源输出的效率和稳定性,在保证同样供电的情况下,可大大减少储能设备的容量,从而降低了对灯塔的投资;另外,该系统也实现了灯塔的无人供电,减轻了劳动力,同时高效地利用了可再生能源,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电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及海上灯塔供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灯塔供电系统,尤其是一种涉及波光风三能互补的能量自给型海上灯塔供电系统,其中波浪能发电涉及利用压电材料采集波浪振动发电技术。
技术介绍
灯塔是建于航道关键部位附近的一种塔状发光航标,用以引导船舶航行或指示危险区。灯塔多位于近海的岛屿、滩涂处,铺设电路从陆上电网输送电能较为困难;柴油发电机供电,则不可避免地对海水造成污染;传统海上发电方式即太阳能、风能发电又都存在一定的天气制约,当出现极限天气(枯风、阴天)情况时,灯塔供电设施就会出现问题,这势必会影响灯塔灯器的正常工作,对灯塔各属海域的船舶交通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为确保灯塔供电,使灯站正常工作,在灯塔上住着许多管理人员,他们日夜精心管理,兢兢业业。目前,岛上职工生活和工作用水全部靠大陆供给,然而,到了冬季,风大、浪高、流急,船舶靠、离码头相当困难,正常补给不能顺利进行,严重影响了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因此,亟需开发能量自给型海上灯塔供电系统。波浪能不受天气制约,且能量密度大,是风能能量密度的3-30倍,来源清洁,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压电式波浪能发电装置能够直接将波能通过电枢的相对运动和压电材料的张拉应变转换为电能,使电能的生产和使用同时进行,高效省时,比机械式、液压式及空气式波能发电方式更为简单可靠。因此压电式波浪发电具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将波浪能、太阳能、风能三种途径共同使用,便能使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确保持续供电,为能量自给型海上灯塔供电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海中灯塔的地理位置和多种可再生能源在时间和季节上的互补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量自给型海上灯塔供电系统。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采集两个方向波浪能的压电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电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波浪能发电组件、横向洋流能发电组件以及连接轴;所述纵向波浪能发电组件包括发电箱体和塑料浮壳,所述塑料浮壳与所述发电箱体一体成型、置于所述发电箱体的两侧,且所述塑料浮壳的上表面所在水平面低于所述发电箱体上表面所在的水平面,所述发电箱体内设有若干组横向排列的发电单元一,若干组发电单元一固定在置于发电箱体内部的固定部件上;所述发电单元一包括用于连接纵向波浪能发电组件和横向洋流能发电组件的连接轴、固定在连接轴上且均匀分布的若干个凸轮、以及通过导线串联的若干个压电悬臂梁,所述压电悬臂梁分为左右两列,每列层数相等,各列层数相同的压电悬臂梁交错分布在所述连接轴的两侧,凸轮位于层数相同的两个压电悬臂梁之间,且两列压电悬臂梁自由端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凸轮的直径,所述连接轴的顶部通过弹簧固定在发电箱体顶部;所述横向洋流能发电组件包括圆柱形壳体、螺旋桨和转轴,所述壳体水平放置、位于所述发电箱体的正下方,且壳体的外表面与连接轴的下端部固定相连,所述转轴位于壳体的轴线位置、且通过转动部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两个端面上的通孔内,所述螺旋桨中心位置处设有六角插孔,转轴的端部设有六角插头,所述螺旋桨通过六角插孔和六角插头的相互配合与转轴卡接在一起,所述壳体内设有若干组发电单元二,所述发电单元二包括均匀分布在转轴同一横截面上的若干个凸轮以及固定端固定在壳体内壁上、自由端与凸轮交叉分布的压电悬臂梁,螺旋桨带动转轴转动时,凸轮与压电悬臂梁的自由端相接触。进一步,所述压电悬臂梁为金属层-压电陶瓷层-金属层构成的矩形结构。进一步,所述塑料浮壳上表面为斜面。进一步,所述塑料浮壳上表面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进一步,所述转动部件包括设置在通孔内壁上的圆形凹槽和置于所述凹槽内的滚珠。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海上灯塔供电系统,包括上述压电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风力发电装置和发电中枢,所述压电式波浪能发电装置通过稳压整流器、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通过逆变器、风力发电装置通过稳压整流器将各自获得的电能输送给发电中枢,由发电中枢向负载供电。进一步,所述大点中枢包括变压输出电路及电量控制电路;其中,变压输出电路将获得的交流电进行控制和调节,将其转化为适合负载或蓄电池使用的电流;所述电量控制电路对发电中枢的电能进行电流判断,从而调整对负载的供电方式。进一步,若电量控制电路判断发电中枢发电过剩,则发电中枢一方面将电能输送给负载,另一方面,将剩余的电能通过交流整理器和变压器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然后输送给蓄电池组储存;若电量控制电路判断发电中枢发电不足时,则发电中枢一方面将全部电能传输给负载,另一方面,蓄电池通过逆变器将存储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输送给发电中枢,由发电中枢传输给负载。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电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纵向波浪能发电组件利用横向洋流能发电组件作为悬浮体进行纵向发电,同时,横向洋流能发电组件将横向洋流的冲击力转化成电能,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进行发电,结构巧妙,高效省时,比机械式、液压式及空气式波能发电方式更为简单可靠,提高发电机使用年限。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海上灯塔发电系统,通过电压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和风力发电装置互补地进行发电,提高了能源输出的效率和稳定性,在保证同样供电的情况下,可大大减少储能设备的容量,从而降低了对灯塔的投资;另外,该系统也实现了灯塔的无人供电,减轻了劳动力,同时高效地利用了可再生能源,绿色环保。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之压电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图1中沿A-A线剖视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图1中沿B-B线剖视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之横向洋流能发电组件俯视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之纵向波浪能发电组件工作过程示意图;图6本专利技术之海上灯塔供电系统示意图;图7本专利技术之海上灯塔供电系统组成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电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波浪能发电组件1、横向洋流能发电组件2以及连接轴3;如图2-3所示,所述纵向波浪能发电组件包括发电箱体11和塑料浮壳12,所述塑料浮壳12与所述发电箱体11一体成型、置于所述发电箱体11的两侧,且所述塑料浮壳12的上表面所在水平面低于所述发电箱体11上表面所在的水平面,所述发电箱体11内设有若干组横向排列的发电单元一,若干组发电单元一固定在置于发电箱体内部的固定部件13上;所述发电单元一包括用于连接纵向波浪能发电组件和横向洋流能发电组件的连接轴3、固定在连接轴3上且均匀分布的若干个凸轮14、以及通过导线串联的若干个压电悬臂梁15,所述压电悬臂梁15分为两列,每列层数相等,各列层数相同的压电悬臂梁交错分布在所述连接轴3的两侧,凸轮14位于相邻的两个压电悬臂梁15之间,且两排压电悬臂梁15自由端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凸轮14的直径,所述连接轴3的顶部通过弹簧16固定在发电箱体11顶部。如图4所示,所述横向洋流能发电组件2包括圆柱形壳体21、螺旋桨22和转轴23,所述壳体21水平放置、位于所述发电箱体11的正下方,且壳体21的外表面与连接轴3的下端部固定相连,所述转轴23位于壳体21的轴线位置、且通过转动部件安装在所述壳体21两个端面上的通孔内,所述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压电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及海上灯塔供电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电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波浪能发电组件、横向洋流能发电组件以及连接轴;所述纵向波浪能发电组件包括发电箱体和塑料浮壳,所述塑料浮壳与所述发电箱体一体成型、置于所述发电箱体的两侧,且所述塑料浮壳的上表面所在水平面低于所述发电箱体上表面所在的水平面,所述发电箱体内设有若干组横向排列的发电单元一,若干组发电单元一固定在置于发电箱体内部的固定部件上;所述发电单元一包括用于连接纵向波浪能发电组件和横向洋流能发电组件的连接轴、固定在连接轴上且均匀分布的若干个凸轮、以及通过导线串联的若干个压电悬臂梁,所述压电悬臂梁分为左右两列,每列层数相等,各列层数相同的压电悬臂梁交错分布在所述连接轴的两侧,凸轮位于层数相同的两个压电悬臂梁之间,且两列压电悬臂梁自由端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凸轮的直径,所述连接轴的顶部通过弹簧固定在发电箱体顶部;所述横向洋流能发电组件包括圆柱形壳体、螺旋桨和转轴,所述壳体水平放置、位于所述发电箱体的正下方,且壳体的外表面与连接轴的下端部固定相连,所述转轴位于壳体的轴线位置、且通过转动部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两个端面上的通孔内,所述螺旋桨中心位置处设有六角插孔,转轴的端部设有六角插头,所述螺旋桨通过六角插孔和六角插头的相互配合与转轴卡接在一起,所述壳体内设有若干组发电单元二,所述发电单元二包括均匀分布在转轴同一横截面上的若干个凸轮以及固定端固定在壳体内壁上、自由端与凸轮交叉分布的压电悬臂梁,螺旋桨带动转轴转动时,凸轮与压电悬臂梁的自由端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电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波浪能发电组件、横向洋流能发电组件以及连接轴;所述纵向波浪能发电组件包括发电箱体和塑料浮壳,所述塑料浮壳与所述发电箱体一体成型、置于所述发电箱体的两侧,且所述塑料浮壳的上表面所在水平面低于所述发电箱体上表面所在的水平面,所述发电箱体内设有若干组横向排列的发电单元一,若干组发电单元一固定在置于发电箱体内部的固定部件上;所述发电单元一包括用于连接纵向波浪能发电组件和横向洋流能发电组件的连接轴、固定在连接轴上且均匀分布的若干个凸轮、以及通过导线串联的若干个压电悬臂梁,所述压电悬臂梁分为左右两列,每列层数相等,各列层数相同的压电悬臂梁交错分布在所述连接轴的两侧,凸轮位于层数相同的两个压电悬臂梁之间,且两列压电悬臂梁自由端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凸轮的直径,所述连接轴的顶部通过弹簧固定在发电箱体顶部;所述横向洋流能发电组件包括圆柱形壳体、螺旋桨和转轴,所述壳体水平放置、位于所述发电箱体的正下方,且壳体的外表面与连接轴的下端部固定相连,所述转轴位于壳体的轴线位置、且通过转动部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两个端面上的通孔内,所述螺旋桨中心位置处设有六角插孔,转轴的端部设有六角插头,所述螺旋桨通过六角插孔和六角插头的相互配合与转轴卡接在一起,所述壳体内设有若干组发电单元二,所述发电单元二包括均匀分布在转轴同一横截面上的若干个凸轮以及固定端固定在壳体内壁上、自由端与凸轮交叉分布的压电悬臂梁,螺旋桨带动转轴转动时,凸轮与压电悬臂梁的自由端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延虹陈波黄梓莘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