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场测绘与自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81113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3:53
煤场测绘与自动控制装置,它涉及大型散料堆场的自动检测与控制领域。角度编码器(1)和位移编码器(2)分别连接计算机系统(4),激光扫描仪(3)、计算机系统(4)、PLC控制系统(6)、显示器(7)和中控计算机(8)分别连接以太网(5),PLC控制系统(6)连接传感器(10),计算机系统(4)和PLC控制系统(6)通过有线无线网络(9)连接中控计算机(8)。它结构简单,解决了散料堆场的散料测绘、堆卸自动化及数字化的问题,并形成了具有数据采集、三维建模、效果输出、自动控制、体积计算等一整套解决方案,易于推广和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大型散料堆场的自动检测与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场测绘与自动控制装置。技术背景我国目前电厂、煤矿、冶金、港口码头等都有大量的大型散料堆场,针对散料堆场一般有二种模式,一种是圆形桶仓料场,一种是条形料场。针对条形料场,一般都是通过斗轮机进行堆取料,斗轮机分为三种设计,一种设计是臂架型斗轮堆取料机,一种是门式斗轮堆取料机,还有一种是桥式斗轮取料机。针对圆形筒仓料场,一般都是采用圆形堆取料机进行装卸。目前所有的散料堆卸都是由人工用肉眼进行观察目前堆料情况,然后再进行手工 操作,移动堆取料大臂到另一个需要堆料或者取料的区域进行操作。由于人的可视范围的限制必将产生很多盲区,同时人在判断堆取料位置的时候针对目测距离的判断必将存在一 定误差,容易造成误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场测绘与自动控制装置,它不仅可以对料场进行扫描三维建模,同时可以控制机械进行自动堆取料。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角度编码器I、位移编码器2、激光扫描仪3、计算机系统4、以太网5、PLC控制系统6、显示器7、中控计算机8、有线无线网络9和传感器10 ;角度编码器I和位移编码器2分别连接计算机系统4,激光扫描仪3、计算机系统4、PLC控制系统6、显示器7和中控计算机8分别连接以太网5,PLC控制系统6连接传感器10,计算机系统4和PLC控制系统6通过有线无线网络9连接中控计算机8。工作原理将激光扫描仪3安装在堆料大臂的前端,对料场进行高密度扫描,产生二维断面,结合角度编码器1,通过计算拟合出煤堆表面轮廓形状,随着堆料大臂的旋转,激光头及角度编码器I都将实时的计算出当前料场的轮廓,通过与历史轮廓的数据对比和通过与PLC通讯获取堆料臂与取料臂的位置,可以控制PLC将堆料臂或取料臂旋转到指定的位置进行堆取料。本技术结构简单,解决了散料堆场的散料测绘、堆卸自动化及数字化的问题,并形成了具有数据采集、三维建模、效果输出、自动控制、体积计算等一整套解决方案,易于推广和使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框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角度编码器I、位移编码器2、激光扫描仪3、计算机系统4、以太网5、PLC控制系统6、显示器7、中控计算机8、有线无线网络9和传感器10 ;角度编码器I和位移编码器2分别连接计算机系统4,激光扫描仪3、计算机系统4、PLC控制系统6、显示器7和中控计算机8分别连接以太网5,PLC控制系统6连接传感器10,计算机系统4和PLC控制系统6通过有线无线网络9连接中控计算机8。工作原理将激光扫描仪3安装在堆料大臂的前端,对料场进行高密度扫描,产生二维断面,结合角度编码器1,通过计算拟合出煤堆表面轮廓形状,随着堆料大臂的旋转,激光头及角度编码器I都将实时的计算出当前料场的轮廓,通过与历史轮廓的数据对比和通过与PLC通讯获取堆料臂与取料臂的位置,可以控制PLC将堆料臂或取料臂旋转到指定的位置进行堆取料。 本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简单,解决了散料堆场的散料测绘、堆卸自动化及数字化的问题,并形成了具有数据采集、三维建模、效果输出、自动控制、体积计算等一整套解决方案,易于推广和使用。权利要求1.煤场测绘与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角度编码器(I)、位移编码器(2)、激光扫描仪(3)、计算机系统(4)、以太网(5)、PLC控制系统(6)、显示器(7)、中控计算机(8)、有线无线网络(9)和传感器(10);角度编码器⑴和位移编码器(2)分别连接计算机系统 (4),激光扫描仪(3)、计算机系统(4)、PLC控制系统(6)、显示器(7)和中控计算机(8)分别连接以太网(5),PLC控制系统(6)连接传感器(10),计算机系统(4)和PLC控制系统(6)通过有线无线网络(9)连接中控计算机(8)。专利摘要煤场测绘与自动控制装置,它涉及大型散料堆场的自动检测与控制领域。角度编码器(1)和位移编码器(2)分别连接计算机系统(4),激光扫描仪(3)、计算机系统(4)、PLC控制系统(6)、显示器(7)和中控计算机(8)分别连接以太网(5),PLC控制系统(6)连接传感器(10),计算机系统(4)和PLC控制系统(6)通过有线无线网络(9)连接中控计算机(8)。它结构简单,解决了散料堆场的散料测绘、堆卸自动化及数字化的问题,并形成了具有数据采集、三维建模、效果输出、自动控制、体积计算等一整套解决方案,易于推广和使用。文档编号G01B11/24GK202649822SQ20122035490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0日专利技术者徐慧勇 申请人:上海诺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煤场测绘与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角度编码器(1)、位移编码器(2)、激光扫描仪(3)、计算机系统(4)、以太网(5)、PLC控制系统(6)、显示器(7)、中控计算机(8)、有线无线网络(9)和传感器(10);角度编码器(1)和位移编码器(2)分别连接计算机系统(4),激光扫描仪(3)、计算机系统(4)、PLC控制系统(6)、显示器(7)和中控计算机(8)分别连接以太网(5),PLC控制系统(6)连接传感器(10),计算机系统(4)和PLC控制系统(6)通过有线无线网络(9)连接中控计算机(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慧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诺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