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锅炉送风系统的抽动式暖风器,暖风器置于送风系统的风道内,暖风器由传热部件壳体、传热部件、滑轮组、内、外拉钢丝绳、滑动导轨组成,传热部件为空心的U字形结构,横向放置在传热部件壳体内,其头部固结外拉钢丝绳,外拉钢丝绳绕过定滑轮其尾端露出传热部件壳体外,内拉钢丝绳从传热部件内穿过,一端固定在第一动滑轮上,另一端绕过第二动滑轮其尾端露出传热部件壳体外,壳体内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导轨,第二动滑轮置于滑动导轨上;风道的外部设置有风道壳体,风道壳体与风道密封固接在一起。该暖风器在需要投运时,将传热部件移动到风道内;在暖风器不需要投运时,将传热部件从风道中移开,减小空气流动阻力,降低风机耗电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暖风器,特备是涉及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锅炉送风系统的抽动式暖风器。
技术介绍
在火电厂中,由于锅炉在启动 或者低负荷运行时排烟温度较低,或者在冬季运行时空气温度较低,容易使空气预热器冷端发生低温腐蚀。而暖风器的基本功能就是利用汽轮机抽汽来加热锅炉进风,将加热的空气输送进空气预热器,通过提高空气预热器的进口空气温度来提高其冷端壁温,防止发生低温腐蚀,因此暖风器被广泛应用安装于空气预热器入口前的风道。暖风器安装于风道中之后,由于其传热部件占据了一部分风道空间,空气在风道内流动时就增加了阻力,导致风机耗电量增加。在需要投运暖风器时,增加空气流动阻力和风机的耗电量这是无法避免的。在不需要投运暖风器时,如果能将传热部件从风道中移开,这样就能明显降低空气在风道内流动时的阻力,降低风机的耗电量了。但多数电厂所使用的暖风器由于受限于其结构形式,如果要想在不需要投运暖风器时将传热部件移开,就必须停炉将暖风器中的传热部件从风道中抽出来,这样就会涉及到很大的工作量,所以电厂一般也就懒得去将其抽出来。也有些电厂采用了旋转式暖风器(此种暖风器的传热部件是可以旋转的)解决这个问题,即在需要投运暖风器时将传热部件旋转到与空气流向相垂直的角度,加热空气;在不需要投运暖风器时将传热部件旋转到与空气流向相平行的角度,降低空气流动的阻力。但旋转式暖风器制造成本高,密封性不好,容易漏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诸多缺陷,提供一种传热部件可根据需要移出风道或从风道内移开,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操作方便的用于火力发电厂锅炉送风系统的抽动式暖风器。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锅炉送风系统的抽动式暖风器,包括传热部件,所述的抽动式暖风器置于送风系统的风道内,该暖风器由传热部件壳体、传热部件、滑轮组、内、外拉钢丝绳、滑动导轨组成,传热部件为空心的U字形结构,横向放置在传热部件壳体内,传热部件的头部固结外拉钢丝绳,外拉钢丝绳绕过滑轮组的定滑轮其尾端露出传热部件壳体外,内拉钢丝绳从传热部件内穿过,一端固定在滑轮组的第一动滑轮上,另一端绕过第二动滑轮其尾端露出传热部件壳体外,所述传热部件壳体内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导轨,第一动滑轮置于滑动导轨上;所述送风系统的风道的外部设置有风道壳体,该风道壳体与风道密封固接在一起。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传热部件壳体与风道壳体为一体。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动滑轮与第二动滑轮相垂直,分别位于传热部件壳体内的尾端。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定滑轮安装在传热风道壳体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滑动轨道贯通于传热部件壳体、风道壳体内。采用上述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传热部件配以滑轮组、钢丝绳等组成暖风器,根据暖风器是否有投运的需要来抽动换热部件,使得暖风器在需要投运时,将传热部件移动到风道内,让其发挥加热冷风的功能;在暖风器不需要投运时,将传热部件从风道中移开,减小空气流动阻力,降低风机耗电量。该暖风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定滑轮1,风道壳体2,风道3,外拉钢丝绳4,第一动滑轮5,内拉钢丝绳6,第二动滑轮7,传热部件壳体8,传热部件9,滑动导轨10。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施例是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锅炉送风系统的抽动式暖风器,其设计思想是根据暖风器是否有投运的需要来抽动传热部件9,使得暖风器在需要投运时,将传热部件9移动到风道3内,让其发挥加热冷风的功能;在暖风器不需要投运时,将传热部件9从风道3中移开,实现减小空气流动阻力,降低风机耗电量的目的。抽动式暖风器置于送风系统的风道3内,暖风器的结构见图1,由传热部件壳体8、传热部件9、滑轮组、内、外拉钢丝绳5,4、滑动导轨10组成。滑轮组由定滑轮I、第一动滑轮5、第二动滑轮7组成。定滑轮I安装在传热风道壳体2内,位于传热风道壳体2的顶部,第一动滑轮5、第二动滑轮7相垂直,分别安装在传热部件壳体8的尾端。传热部件9选用上海产锅炉暖风器GNWCS型,是空心的U字形结构,横向放置在传热部件壳体8内,传热部件9的头部焊接外拉钢丝绳4,外拉钢丝绳4绕过滑轮组的定滑轮I其尾端露出传热部件壳体8外。内拉钢丝绳6从传热部件9内穿过,一端焊接在滑轮组的第一动滑轮5上,另一端绕过第二动滑轮7其尾端露出传热部件壳体8外。传热部件壳体8、风道壳体10为一体,滑动导轨10贯通于传热部件壳体8、风道壳体10,位于壳体的底部。第二动滑轮7置于滑动导轨10上。风道3的外部加装风道壳体2,风道壳体2与风道3密封焊接在一起,用于在不需要投运暖风器时放置传热部件9。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当不需要投运暖风器时,拉动外拉钢丝绳4,将暖风器内部的传热部件9从风道中移开,移到了后面的风道壳体2内。当需要投运暖风器时,再拉动内拉钢丝绳6,将暖风器内部的传热部件9从后面的风道壳体2中移进风道3,实现暖风器抽动的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抽动式暖风器,包括传热部件,所述的抽动式暖风器置于送风系统的风道内,其特征在于,该暖风器由传热部件壳体、传热部件、滑轮组、内、外拉钢丝绳、滑动导轨组成,传热部件为空心的U字形结构,横向放置在传热部件壳体内,传热部件的头部固结外拉钢丝绳,外拉钢丝绳绕过滑轮组的定滑轮其尾端露出传热部件壳体外,内拉钢丝绳从传热部件内穿过,一端固定在滑轮组的第一动滑轮上,另一端绕过第二动滑轮其尾端露出传热部件壳体外,所述传热部件壳体内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导轨,第二动滑轮置于滑动导轨上;所述送风系统的风道的外部设置有风道壳体,该风道壳体与风道密封固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抽动式暖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热部件壳体与风道壳体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抽动式暖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动滑轮与第二动滑轮相垂直,分别位于传热部件壳体内的尾端。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抽动式暖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滑轮安装在传热风道壳体内。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抽动式暖风器,所述的滑动轨道贯通于传热部件壳体、风道壳体内。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锅炉送风系统的抽动式暖风器,暖风器置于送风系统的风道内,暖风器由传热部件壳体、传热部件、滑轮组、内、外拉钢丝绳、滑动导轨组成,传热部件为空心的U字形结构,横向放置在传热部件壳体内,其头部固结外拉钢丝绳,外拉钢丝绳绕过定滑轮其尾端露出传热部件壳体外,内拉钢丝绳从传热部件内穿过,一端固定在第一动滑轮上,另一端绕过第二动滑轮其尾端露出传热部件壳体外,壳体内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导轨,第二动滑轮置于滑动导轨上;风道的外部设置有风道壳体,风道壳体与风道密封固接在一起。该暖风器在需要投运时,将传热部件移动到风道内;在暖风器不需要投运时,将传热部件从风道中移开,减小空气流动阻力,降低风机耗电量。文档编号F23L15/00GK202660593SQ201220272738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1日专利技术者郭春源, 范星龙, 张卫宝, 李建军, 殷国强, 安德盛, 孟勃, 胡兴胜, 岳占斌, 郑希庆 申请人:河北大唐国际丰润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抽动式暖风器,包括传热部件,所述的抽动式暖风器置于送风系统的风道内,其特征在于,该暖风器由传热部件壳体、传热部件、滑轮组、内、外拉钢丝绳、滑动导轨组成,传热部件为空心的U字形结构,横向放置在传热部件壳体内,传热部件的头部固结外拉钢丝绳,外拉钢丝绳绕过滑轮组的定滑轮其尾端露出传热部件壳体外,内拉钢丝绳从传热部件内穿过,一端固定在滑轮组的第一动滑轮上,另一端绕过第二动滑轮其尾端露出传热部件壳体外,所述传热部件壳体内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导轨,第二动滑轮置于滑动导轨上;所述送风系统的风道的外部设置有风道壳体,该风道壳体与风道密封固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春源,范星龙,张卫宝,李建军,殷国强,安德盛,李建军,孟勃,胡兴胜,岳占斌,郑希庆,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大唐国际丰润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