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支承蜗轮蜗杆减速传动装置,包括液压马达(1)、蜗轮蜗杆机构、联轴器(2),设有外齿式回转支承轴承、上底座(14)和下底座(11),液压马达(1)和蜗轮蜗杆箱(8)固定在上底座(14)上,液压马达(1)与蜗杆(3)相联,蜗轮轴(9)一端的小齿轮(10)与回转支承轴承的外座圈(12)啮合,回转支承轴承的外座圈(12)固定在下底座(11)上,回转支承轴承的内座圈(13)固定在上底座(14)上,液压马达驱动蜗轮蜗杆,带动小齿轮(10)与回转支承轴承的外座圈(12)啮合传动,从而使上底座(14)可以相对下底座(11)作360度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上下两部件或装置间的相对旋转运动,具有结构简单、支承强度大、传动效率高、旋转平稳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ー种旋转传动装置,尤其是一种回转支承蜗轮蜗杆减速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旋转传动装置一是采用正反电机直接带动旋转体转动,旋转体的大小和最大转动速度都受到电机功率的限制;ニ是采用一般的齿轮传动,这种传动方式只能传递扭矩,不能承受较大的倾覆カ矩和轴向载荷,为了承受较大负荷和平衡倾覆カ矩,需另设支承机构,同时如果齿轮要求较大,则需要设置较大的变速箱,导致结构复杂,加工制造和安装调试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同时由于安装精度难以达到要求,使传动平稳性较差,振动和噪声较为明显,零部件磨损较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旋转传动装置,能够同时承受较大的轴向负荷、径向负荷和倾覆カ矩,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支承强度大、传动效率高、旋转平稳、无噪声和振动的回转支承蜗轮蜗杆减速传动装置。本技术包括液压马达(I)、蜗轮蜗杆机构、蜗轮蜗杆箱(8)、联轴器(2),其特征在于设有外齿式回转支承轴承、上底座(14)和下底座(11),液压马达(I)和蜗轮蜗杆箱(8)固定在上底座(14)上,液压马达⑴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⑵与蜗杆(3)相联,蜗杆两端设有轴承并安装在蜗轮蜗杆箱内,蜗轮轴(9)的一端设有小齿轮(10),小齿轮与回转支承轴承的外座圈(12)啮合,回转支承轴承的外座圈(12)固定在下底座(11)上,回转支承轴承的内座圈(13)固定在上底座(14)上,液压马达驱动蜗轮蜗杆机构传动,带动小齿轮(10)与回转支承轴承的外座圈(12)啮合传动,从而使上底座(14)可以相对下底座(11)作360度旋转。本技术作为ー种旋转传动装置,可用于上下两部件或装置间的相对旋转运动,能够同时承受较大的轴向负荷、径向负荷和倾覆カ矩,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支承强度大、传动效率高、旋转平稳、无噪声和振动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I.为液压马达,2.为联轴器,3.为蜗杆,4.为蜗轮,5.为蜗轮蜗杆箱开ロ盖板,6.为轴承挡圈,7为蜗轮蜗杆箱开ロ盖板中部凹槽,8为蜗轮蜗杆箱,9.为蜗轮轴,10.为小齿轮,11.为下底座,12.为回转支承轴承外座圏,13.为回转支承轴承内座圏,14.为上底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 :本实施例包括液压马达(I)、蜗轮蜗杆机构、蜗轮蜗杆箱(8)、联轴器(2),设有外齿式回转支承轴承、上底座(14)和下底座(11),液压马达(I)和蜗轮蜗杆箱(8)固定在上底座(14)上,液压马达⑴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⑵与蜗杆(3)相联,蜗杆两端设有轴承并安装在蜗轮蜗杆箱内,蜗轮蜗杆箱上方设有开ロ,蜗轮由此开口装入蜗轮蜗杆箱内,在开ロ处安装有盖板(5),盖板中部设有圆形凹槽(7),轴承可嵌入凹槽内,并通过轴承挡圈(6)和紧定螺栓固定在蜗轮轴(9)的一端,蜗轮轴的另一端设有小齿轮(10),小齿轮与回转支承轴承的外座圈(12)啮合,回转支承轴承的外座圈(12)固定在下底座(11) 上,回转支承轴承的内座圈(13)固定在上底座(14)上,液压马达驱动蜗轮蜗杆机构传动,带动小齿轮(10)与回转支承轴承的外座圈(12)啮合传动,从而使上底座(14)可以相对下底座(11)作360度旋转。权利要求1.一种回转支承蜗轮蜗杆减速传动装置,包括液压马达(I)、蜗轮蜗杆机构、蜗轮蜗杆箱(8)、联轴器(2),其特征在于设有外齿式回转支承轴承、上底座(14)和下底座(11),液压马达⑴和蜗轮蜗杆箱⑶固定在上底座(14)上,液压马达⑴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2)与蜗杆(3)相联,蜗杆两端设有轴承并安装在蜗轮蜗杆箱内,蜗轮轴(9)的一端设有小齿轮 (10),小齿轮与回转支承轴承的外座圈(12)啮合,回转支承轴承的外座圈(12)固定在下底座(11)上,回转支承轴承的内座圈(13)固定在上底座(14)上。专利摘要一种回转支承蜗轮蜗杆减速传动装置,包括液压马达(1)、蜗轮蜗杆机构、联轴器(2),设有外齿式回转支承轴承、上底座(14)和下底座(11),液压马达(1)和蜗轮蜗杆箱(8)固定在上底座(14)上,液压马达(1)与蜗杆(3)相联,蜗轮轴(9)一端的小齿轮(10)与回转支承轴承的外座圈(12)啮合,回转支承轴承的外座圈(12)固定在下底座(11)上,回转支承轴承的内座圈(13)固定在上底座(14)上,液压马达驱动蜗轮蜗杆,带动小齿轮(10)与回转支承轴承的外座圈(12)啮合传动,从而使上底座(14)可以相对下底座(11)作360度旋转。本技术可用于上下两部件或装置间的相对旋转运动,具有结构简单、支承强度大、传动效率高、旋转平稳等优点。文档编号F16M11/18GK202660188SQ20122031567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日专利技术者汤智辉, 沈从举, 孟祥金, 贾首星, 刘威, 郑炫, 周艳 申请人:新疆农垦科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转支承蜗轮蜗杆减速传动装置,包括液压马达(1)、蜗轮蜗杆机构、蜗轮蜗杆箱(8)、联轴器(2),其特征在于设有外齿式回转支承轴承、上底座(14)和下底座(11),液压马达(1)和蜗轮蜗杆箱(8)固定在上底座(14)上,液压马达(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2)与蜗杆(3)相联,蜗杆两端设有轴承并安装在蜗轮蜗杆箱内,蜗轮轴(9)的一端设有小齿轮(10),小齿轮与回转支承轴承的外座圈(12)啮合,回转支承轴承的外座圈(12)固定在下底座(11)上,回转支承轴承的内座圈(13)固定在上底座(1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智辉,沈从举,孟祥金,贾首星,刘威,郑炫,周艳,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垦科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