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索桥空间全铸式主索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9828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索桥空间全铸式主索鞍,包括鞍体、设置在鞍体底部的上承板、下承板、预埋底座格栅,所述鞍体上设有沿鞍体长度方向布置的两条承缆槽,所述两条承缆槽为并排设置,所述每条承缆槽在鞍体的竖直方向上呈曲线布置,所述每条承缆槽在鞍体的水平方向上也呈曲线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条承缆槽,可同时安装两根主缆的索股,有利于节省塔顶空间和鞍体材料。另外,每条承缆槽在鞍体的竖直方向上呈曲线布置,在鞍体的水平方向上也呈曲线布置,保证主缆各个方向与承缆槽相切,该构造可以使两根主缆平顺地在竖向和横向实现转向,形成特有的平行空间主缆线形,从而适应独柱塔空间主缆自锚式悬索桥的需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桥梁
,具体地指一种悬索桥空间全铸式主索鞍
技术介绍
主索鞍是悬索桥上部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在索塔顶部支撑主缆的永久性钢构件,它承受主缆巨大的竖向压 力,并将主缆的竖向压力均匀地传递到索塔上;同时也起到使得主缆在索塔顶处平顺过渡,减小主缆过塔顶时的弯折应力的作用。根据主鞍座的制作方式不同,可分为三类全铸式、全焊式、铸焊组合式。现有的全铸式主索鞍是将鞍头、鞍身及底板作为一个整体铸造出来,再经过热处理、机械加工制作完成。传统的主索鞍一般只有一个承缆槽,只能使主缆在竖直平面内转向,适用于平面线形的悬索桥。但是对于独柱塔空间主缆自锚式悬索桥,由于桥塔为独柱式,塔顶空间有限,在塔顶需要放置两根主缆并且实现空间转向。传统的主索鞍不能同时放置两根主缆,若要放置两根主缆,就需要两个主索鞍,这就需要较大的空间,最重要的是其不能实现主缆的空间转向,难以满足独柱塔空间主缆自锚式悬索桥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能适应独柱塔空间主缆自锚式悬索桥的悬索桥空间全铸式主索鞍。为实现此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悬索桥空间全铸式主索鞍,包括鞍体、设置在鞍体底部的上承板、下承板和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索桥空间全铸式主索鞍,包括鞍体(1)、设置在鞍体(1)底部的上承板(2)、下承板(10)和预埋底座格栅(11),其特征在于:所述鞍体(1)上设有沿鞍体(1)长度方向布置的两条承缆槽(3),所述两条承缆槽(3)为并排设置,所述每条承缆槽(3)在鞍体(1)的竖直方向上呈曲线布置,所述每条承缆槽(3)在鞍体(1)的水平方向上也呈曲线布置,一条承缆槽(3)向鞍体(1)的一侧弯曲,另一条承缆槽(3)向鞍体(1)的另一侧弯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世东王新国李喜平郑水清康小英张朝霞黎顺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