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锚具,特别涉及一种竖向预应力锚具。
技术介绍
目前,实际工程设计施工中,中短束预应力筋普遍存在预应力损失大,钢材利用率低等缺点,特别是桥梁竖向预应力锚具回缩损失高达20%-40%,近年研发成功的二次张拉预应力锚具有效绝缘了预应力损失过大的问题,但二次张拉预应力锚具体积较大,应用在高强混凝土中预留张拉槽口的尺寸也较大,致使在对结构尺寸有要求的竖向预应力锚具中推广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体积较小,利用率高的竖向预应力锚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技术的竖向预应力锚具,包括锚垫板、螺母、锚杯和夹片,所述锚垫板上表面设置有垫板,垫板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锚杯为上下台阶式圆柱体状结构,上圆柱体外径大于下圆柱体外径,下圆柱体侧面设置有螺纹,所述螺母通过螺纹套接在锚杯下端,锚杯底面为球形,且与垫板上的弧形凹槽相匹配,锚杯上设置有轴向锥孔,锥孔延伸至垫板底面。作为优选,所述垫板的形状与锚垫板上表面的形状相同。作为优选,所述锚杯的上圆柱体外径大于下圆柱体外径10_3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体积较小,锚杯与垫板的接触形式为球面接触,使其能矫正锚垫板与预应力筋的不垂直,以便减少预应力锚具的回缩损失,提高竖向预应力锚固效果,且通过二次张拉施工弥补第一次张拉放张锚具回缩产生的预应力损失,提高锚具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本技术的竖向预应力锚具,包括锚垫板I、螺母2、锚杯3和夹片4,所述锚垫板I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竖向预应力锚具,包括锚垫板、螺母、锚杯和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垫板上表面设置有垫板,垫板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锚杯为上下台阶式圆柱体状结构,上圆柱体外径大于下圆柱体外径,下圆柱体侧面设置有螺纹,所述螺母通过螺纹套接在锚杯下端,锚杯底面为球形,且与垫板上的弧形凹槽相匹配,锚杯上设置有轴向锥孔,锥孔延伸至垫板底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鑫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