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向锁紧式静态钢绞线拉索索力转换装置,包括张力机构和索拉机构,张力机构包括弧形垫块、第一支撑脚和安装在第一支撑脚上的第一千斤顶以及拉杆,拉杆依次穿过第一千斤顶和弧形垫块,第一千斤顶与拉杆之间通过张拉螺母紧固固定,弧形垫块与拉杆通过并紧螺母紧固固定,索拉机构包括与拉杆相连接的连接板和安装在连接板上的索力转换架以及安装在索力转换架另一端的锁紧装置,连接板与拉杆之间通过螺丝紧固。所述的一种双向锁紧式静态钢绞线拉索索力转换装置,采用二次锁紧的连接方式,能够在将索拉机构与主梁进行固定时,操作更加方便,其设计结构简单紧凑,使用起来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斜拉桥施工装置的领域,尤其是ー种双向锁紧式静态钢绞线拉索索カ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斜拉桥指主梁结构为混凝土制作的斜拉桥,作为板较厚,重量及刚度较大的混凝土梁,使得这种斜拉桥抗风能力较强,而梁也不必做成复杂的抗风形断面轮廓,但同时,梁重的増加也増加了所需的拉索数量或拉索上拉カ的大小,另外由于混凝土易于形成各种细节,锚固斜拉索较钢斜拉桥有较多的方法。目前在制造斜拉桥的领域中,大多数采用前支点挂篮旋臂施工,其这种施工方法存在斜拉锁两端锚具均为螺母的张拉端,成本高;梁内预埋管尺寸大,其容易削弱主梁的受 力,针对这ー现象,人们设计了ー种索拉机构,但这种索拉机构只具备一次锁紧,在将索拉机构锁紧在主梁上时,其操作起来很麻烦,而且锁紧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ー种双向锁紧式静态钢绞线拉索索カ转换装置,其设计结构合理、锁紧效果好并且避免漏油现象。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向锁紧式静态钢绞线拉索索カ转换装置,包括安装在挂篮上的张カ机构和与张カ机构相连接的索拉机构,所述的张カ机构包括与挂篮的弧形面相贴合的弧形垫块、第一支撑脚和安装在第一支撑脚上的第一千斤顶以及拉杆,所述的拉杆依次穿过第一千斤顶和弧形垫块,所述的第一千斤顶与拉杆之间通过张拉螺母紧固固定,所述的弧形垫块与拉杆通过并紧螺母紧固固定,所述的索拉机构包括与拉杆相连接的连接板和安装在连接板上的索力转换架以及安装在索カ转换架另一端的锁紧装置,所述的连接板与拉杆之间通过螺丝紧固。为了能够起到二次锁紧的目的,达到最佳的锁紧,所述的锁紧装置包括设置在索力转换架内侧的工具锚和第二支撑脚以及设置在第二支撑脚与索力转换架外侧之间的第ニ千斤顶,所述的工具锚与索力转换架通过螺钉紧固固定在主梁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ー种双向锁紧式静态钢绞线拉索索力转换装置,采用二次锁紧的连接方式,能够在将索拉机构与主梁进行固定时,操作更加方便,其设计结构简单紧凑,使用起来安全可靠。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ー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所述的ー种双向锁紧式静态钢绞线拉索索カ转换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I.弧形垫块,2.第一支撑脚,3.第一千斤顶,4.拉杆,5.张拉螺母,6.并紧螺母,7.连接板,8.索カ转换架,9.工具锚,10.第二支撑脚,11.第二千斤顶。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I所示的一种双向锁紧式静态钢绞线拉索索カ转换装置,包括与挂篮的弧形面相贴合的弧形垫块I、第一支撑脚2和安装在第一支撑脚2上的第一千斤顶3以及拉杆4,拉杆4依次穿过第一千斤顶3和弧形垫块I,第一千斤顶3与拉杆4之间通过张拉螺母5紧固固定,弧形垫块I与拉杆4通过并紧螺母6紧固固定,拉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板7相连接,连接板7与拉杆4之间通过螺丝紧固,在连接板7上安装索力转换架8,索力转换架8的内侧面设置工具锚9,索力转换架8的外侧面设置第二支撑脚10,在第二支撑脚10与索カ转换架8外侧之间连接第二千斤顶11,第二千斤顶11的顶杆端顶于主梁上,工具锚9与索力转换架8之间通过螺钉紧固固定。本技术的一种双向锁紧式静态钢绞线拉索索カ转换装置的工作原理将钢绞绳依次穿过第二支撑脚10与工具锚9进行锚固,第一支撑脚2与挂篮的弧形面通过弧形垫块I连接,第一千斤顶3的顶出端顶住第一支撑脚2后用张拉螺母5紧固住,此时连接板7与拉杆4用螺丝紧固固定,第二千斤顶11的顶出端顶在主梁上,然后带动第二支撑脚10轴向移动,同时带动钢绞线轴向移动,拉紧工具锚9,工具锚9与索力转换架8固定到主梁上,从而拉索紧固完成。本技术的一种双向锁紧式静态钢绞线拉索索カ转换装置a.混凝土养生到強度后,先完成预应カ施工,再次张拉斜拉索,旋紧梁底锚具上的螺母,使其与锚垫板密贴;b.索カ转换装置中的第一千斤顶3活塞前行5cm左右后,旋紧第一千斤顶3前端拉杆上的张拉螺母5,第一千斤顶3再次进油张拉,使弧形板上的并紧螺母6脱离弧形板,并将其外旋出7cm左右;c.第一千斤3顶回油,则索カ由弧形板上的并紧螺母6转加到混凝土梁体上,完成索カ转换工作;d.拆除挂篮后横梁位置的反顶装置、后锚杆、中吊杆和索力转换机构,然后放松挂钩千斤顶,挂篮下降完成膜脱工作,同时使挂钩滑块重新落到轨道上完成各部分模板的外移和下降ば.挂篮再次前移,等待浇注下ー节段混凝土。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祥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双向锁紧式静态钢绞线拉索索力转换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安装在挂篮上的张力机构和与张力机构相连接的索拉机构,所述的张力机构包括与挂篮的弧形面相贴合的弧形垫块(I)、第一支撑脚(2)和安装在第一支撑脚(2)上的第一千斤顶(3)以及拉杆(4),所述的拉杆(4)依次穿过第一千斤顶(3)和弧形垫块(I),所述的第一千斤顶(3)与拉杆(4)之间通过张拉螺母(5)紧固固定,所述的弧形垫块(I)与拉杆(4)通过并紧螺母(6)紧固固定,所述的索拉机构包括与 拉杆(4)相连接的连接板(7)和安装在连接板(7)上的索力转换架(8)以及安装在索力转换架(8)另一端的锁紧装置,所述的连接板(7)与拉杆(4)之间通过螺丝紧固。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双向锁紧式静态钢绞线拉索索力转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锁紧装置包括设置在索力转换架(8)内侧的工具锚(9)和第二支撑脚(10)以及设置在第二支撑脚(10)与索力转换架(8)外侧之间的第二千斤顶(11),所述的工具锚(9)与索力转换架(8)通过螺钉紧固固定在主梁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向锁紧式静态钢绞线拉索索力转换装置,包括张力机构和索拉机构,张力机构包括弧形垫块、第一支撑脚和安装在第一支撑脚上的第一千斤顶以及拉杆,拉杆依次穿过第一千斤顶和弧形垫块,第一千斤顶与拉杆之间通过张拉螺母紧固固定,弧形垫块与拉杆通过并紧螺母紧固固定,索拉机构包括与拉杆相连接的连接板和安装在连接板上的索力转换架以及安装在索力转换架另一端的锁紧装置,连接板与拉杆之间通过螺丝紧固。所述的一种双向锁紧式静态钢绞线拉索索力转换装置,采用二次锁紧的连接方式,能够在将索拉机构与主梁进行固定时,操作更加方便,其设计结构简单紧凑,使用起来安全可靠。文档编号E01D19/16GK202610713SQ201220233050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3日专利技术者李良 申请人:株洲市规划设计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锁紧式静态钢绞线拉索索力转换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安装在挂篮上的张力机构和与张力机构相连接的索拉机构,所述的张力机构包括与挂篮的弧形面相贴合的弧形垫块(1)、第一支撑脚(2)和安装在第一支撑脚(2)上的第一千斤顶(3)以及拉杆(4),所述的拉杆(4)依次穿过第一千斤顶(3)和弧形垫块(1),所述的第一千斤顶(3)与拉杆(4)之间通过张拉螺母(5)紧固固定,所述的弧形垫块(1)与拉杆(4)通过并紧螺母(6)紧固固定,所述的索拉机构包括与拉杆(4)相连接的连接板(7)和安装在连接板(7)上的索力转换架(8)以及安装在索力转换架(8)另一端的锁紧装置,所述的连接板(7)与拉杆(4)之间通过螺丝紧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良,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市规划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