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悬索桥的主缆架设构件,具体是一种悬索桥散索鞍。
技术介绍
悬索桥的主要承重构件为主缆,主缆在锚碇上的锚固可靠与否直接决定了悬索桥的安全性。为了确保主缆在锚碇上的锚固可靠性,通常是以扩大主缆锚固面积的方式实现的,即采用散索鞍将主缆分成若干根发散的索股,分别对每一根索股在锚碇上进行锚固。参见附图说明图1至图5:传统的散索鞍主要由鞍体01和压紧梁04构成;鞍体01具有呈“U”形状的鞍槽,鞍槽朝向锚碇的一端为外扩的弧形锥面结构,在鞍体01的鞍槽内间隔设有多块隔板02,相邻隔板02之间以焊接方式间隔设有多块分层板011,隔板02和分层板011将鞍体01的鞍槽划分成若干隔孔010,每个隔孔010用作穿入一根被分散主缆的索股;为了在鞍体01的鞍槽内能精确的穿入对称发散的索股,鞍槽上部的部分隔孔010被填充的锌块03封堵,确保鞍槽的上部隔孔能与下部隔孔对称,左部隔孔能与右部隔孔对称;压紧梁04固定在鞍体01的鞍槽上部内,鞍体01的顶部设有多根防止鞍体01张开的拉杆05。该散索鞍在投入工程使用时,在水平方向具有对称的发散结构,即穿入隔孔010的索股06能够在鞍体01的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索桥散索鞍,包括鞍体(1)和压紧梁(4),所述鞍体(1)具有呈“U”形状的鞍槽,鞍槽朝向锚碇的一端为外扩的弧形锥面结构,在鞍体(1)的鞍槽内间隔设有多块隔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梁(4)朝向锚碇的一端为外扩的弧形锥面结构,压紧梁(4)通过多根紧固螺栓(6)固定在鞍体(1)的顶端,压紧梁(4)将鞍体(1)的鞍槽顶部封堵,整个散索鞍朝向锚碇的一端为由内向外逐渐扩开的喇叭口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劲松,唐明,刘振宇,赵鹏贤,林智敏,刘昌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天元机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