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直驱式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9699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缝纫机的直驱式传动机构,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缝纫机驱动结构造成了能量的浪费及结构的稳定性不强等问题,本缝纫机的直驱式传动机构,包括缝纫机机头内的传动主轴,该传动主轴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具有一电机转轴,所述的传动主轴、电机转轴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的转轴的端部与传动主轴的端部通过相互插入式连接结构相连接,所述的转轴与传动主轴设有阻尼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稳固性强、减少了生产成本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缝纫机
,特指缝纫机的直驱式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缝纫机广泛应用于家用、工业和服装生产中,通常缝纫机是采用电动机驱动,通过皮带传动使机体内的主轴旋转,进而带动曲轴,曲轴的转动带动机针做上下往复运动,这种皮带传动的方式存在着传递的中间环节过多造成的能量的损失,皮带的松紧度常需调整,因此存在着生产效率不佳等问题。目前,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直驱装置的缝纫机专利号ZL201020663464. 8 ;授权公告号CN 201981370U,包括机座和固定在机座上的机壳,机壳内设有主轴、轴承座和电机,所述的电机包括转子、定子和电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设置在机壳内,所述的转子与主轴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电机罩与机壳连为一体,其权力要求5中所述的转子通过紧定螺钉与主轴连为一体,该结构换而言之,是将缝纫机的主轴直接穿设于电机内做为电机转轴,然后通过螺钉将转子与缝纫机主轴相固定,因电机转轴与转子安装需求的精准度较高,该结构在制造工艺上存在着繁琐,且采用螺钉连接,当电机转子带动缝纫机主轴高速旋转时,螺钉连接的稳固性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若产生螺钉松动脱落,将直接引起电机的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结构简单、稳固性强、使用寿命长的缝纫机的直驱式传动机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缝纫机的直驱式传动机构,包括缝纫机机头内的传动主轴,该传动主轴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具有一电机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主轴、电机转轴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的转轴的端部与传动主轴的端部通过相互插入式连接结构相连接,所述的转轴与传动主轴设有阻尼机构。本技术是通过电机转轴与缝纟刃机传动主轴直接相连接,将电机转轴直接带动传动主轴,进一步的讲,是将电机的输出功率直接转化为传动主轴的旋转运动,因此在该过程中,避免了因皮带传动造成的能量浪费,且设有阻尼机构使结构震动幅度减小,稳定性增强。在上述的缝纫机的直驱式传动机构中,所述的相互插入式连接结构是与电机转轴连接的传动主轴的一端径向设置有凹槽或凸起,传动主轴连接的电机转轴的端面上一体成型有径向的凸起或凹槽,所述电机转轴上的凸起或凹槽与传动主轴上的凹槽或凸起插接连接。在上述的缝纫机的直驱式传动机构中,所述的阻尼机构为包覆于凸起上或凹槽内的等厚度的“几”字体,“几”字体的前后侧面分别与凹槽的内表面及凸起的外表面相匹配。在上述的缝纫机的直驱式传动机构中,所述的传动主轴与电机转轴的结合部的外表面固定有带动传动绕线装置的蜗杆。在上述的缝纫机的直驱式传动机构中,所述的蜗杆的一头通过螺钉固定在传动主轴上,蜗杆的另一头通过螺钉固定在电机转轴上。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I、本技术的电机转轴直接驱动缝纫机主轴,避免了皮带传动机构造成的能量损失,减少了生产成本。2、本技术的电机转轴与缝纫机主轴通过径向凸起与径向凹槽相固定连接,结构简单且稳固性强。3、本技术的径向凸起与径向凹槽之间还设有阻尼结构,进一步的减少了振动,增强了使用的稳定性。4、本技术还采用了将传动绕线装置的蜗杆分别将缝纫机主轴与电机转轴相固定,避免了主轴与转轴产生位移,增强了结构的牢固度。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I :缝纫机的直驱式传动机构,包括缝纫机机头内的传动主轴I,该传动主轴I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2,所述的驱动电机2具有一电机转轴2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主轴I、电机转轴21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的转轴21的端部与传动主轴I的端部通过相互插入式连接结构相连接,所述的转轴21与传动主轴I设有阻尼机构4,本技术是通过电机转轴21与缝纫机传动主轴I直接相连接,将电机转轴21直接带动传动主轴1,进一步的讲,是将电机的输出功率直接转化为传动主轴I的旋转运动,因此在该过程中,避免了因皮带传动造成的能量浪费,且设有阻尼机构4使结构震动幅度减小,稳定性增强。在上述的相互插入式连接结构是与电机转轴21连接的传动主轴I的一端径向设置有凹槽11或凸起,传动主轴I连接的电机转轴21的端面上一体成型有径向的凸起12或凹槽,所述电机转轴21上的凸起12或凹槽与传动主轴I上的凹槽11或凸起插接连接。在上述的阻尼机构4为包覆于凸起12上或凹槽11内的等厚度的“几”字体,“几”字体的前后侧面分别与凹槽11的内表面及凸起12的外表面相匹配。该阻尼机构4是位于凸起12和凹槽11之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起到良好的缓和和抗震作用。做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在上述的传动主轴I与电机转轴21的结合部的外表面固定有带动传动绕线装置的蜗杆3。在上述的蜗杆3的一头通过螺钉固定在传动主轴I上,蜗杆3的另一头通过螺钉固定在电机转轴21上,通过蜗杆3的进一步固定,结构更加牢靠。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缝纫机的直驱式传动机构,包括缝纫机机头内的传动主轴(1),该传动主轴(I)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2),所述的驱动电机(2)具有一电机转轴(2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主轴(I )、电机转轴(21)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的转轴(21)的端部与传动主轴(I)的端部通过相互插入式连接结构相连接,所述的转轴(21)与传动主轴(I)设有阻尼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缝纫机的直驱式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互插入式连接结构是与电机转轴(21)连接的传动主轴(I)的一端径向设置有凹槽(11)或凸起,传动主轴(I)连接的电机转轴(21)的端面上一体成型有径向的凸起(12)或凹槽,所述电机转轴(21)上的凸起(12)或凹槽与传动主轴(I)上的凹槽(11)或凸起插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缝纫机的直驱式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机构(4)为包覆于凸起(12)上或凹槽(11)内的等厚度的“几”字体,“几”字体的前后侧面分别与凹槽(11)的内表面及凸起(12)的外表面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I一3任一项所述的缝纫机的直驱式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主轴(I)与电机转轴(21)的结合部的外表面固定有带动传动绕线装置的蜗杆(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的直驱式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杆(3)的一头通过螺钉固定在传动主轴(I)上,蜗杆(3)的另一头通过螺钉固定在电机转轴(21)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缝纫机的直驱式传动机构,属于缝纫机
它解决了现有缝纫机驱动结构造成了能量的浪费及结构的稳定性不强等问题,本缝纫机的直驱式传动机构,包括缝纫机机头内的传动主轴,该传动主轴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具有一电机转轴,所述的传动主轴、电机转轴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的转轴的端部与传动主轴的端部通过相互插入式连接结构相连接,所述的转轴与传动主轴设有阻尼机构。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稳固性强、减少了生产成本等优点。文档编号D05B69/02GK202658393SQ20122020552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8日专利技术者徐永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缝纫机的直驱式传动机构,包括缝纫机机头内的传动主轴(1),该传动主轴(1)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2),所述的驱动电机(2)具有一电机转轴(2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主轴(1)、电机转轴(21)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的转轴(21)的端部与传动主轴(1)的端部通过相互插入式连接结构相连接,所述的转轴(21)与传动主轴(1)设有阻尼机构(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明赵林蔚何礼会
申请(专利权)人: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