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导光板模具的流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7957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超薄导光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超薄导光板模具的流道。超薄导光板模具的流道,包括流道本体,流道本体两端设有模具胶口,流道本体长度为60至80mm。流道本体长度为70mm。模具胶口为具有横截面是梯形的模具胶口,模具胶口小口径的一侧与流道本体连通,模具胶口大口径的一侧与模具型腔连接。与模具型腔连接的模具胶口大口径的一侧设有垂直于模具型腔的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超薄导光板模具的流道较长使流入模具型腔内的熔融塑料液体的压力较小,制造的超薄导光板一致性好,而且结构简单。(*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超薄导光板
,尤其是一种超薄导光板模具的流道
技术介绍
流道是指液压系统中流体在元件内流动的通路。普通的流道系统也称作浇道系统或是浇注系统,是熔融塑料自射出机射嘴到模穴的必经信道。流道系统包括主流道、分流道以及浇口。参阅图I,在超薄导光板的注塑成型技术中,采用尺寸50 mm以下的直线型流道进料使得模具型腔内熔融塑料液体的压力较大,因为制造模具的材料不是绝对的刚性材料,在压力大的情况下会产生一定的形变,即塑料液体的压力将模具型腔撑开,使模具型腔与产品所要求的形状稍有差别,对于普通的导光板,影响不是很大,但对于超薄导光板来说小小差别就非常明显,甚至导致产品不符合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超薄导光板模具的流道,模具型腔不会被塑料液体的压力撑开,制造的超薄导光板一致性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超薄导光板模具的流道,包括流道本体,所述流道本体两端设有模具胶口,所述流道本体长度为60至80mm。进一步,所述流道本体长度为70 mm。进一步,所述模具胶口为具有横截面是梯形的模具胶口,所述模具胶口小口径的一侧与所述流道本体连通,所述模具胶口大口径的一侧与模具型腔连接。进一步,与所述模具型腔连接的所述模具胶口大口径的一侧设有垂直于模具型腔的竖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超薄导光板模具的流道较长使流入模具型腔内的熔融塑料液体的压力较小,制造的超薄导光板一致性好,而且结构简单。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I是现有技术产品模具的流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超薄导光板模具的流道结构示意图。其中,I——流道本体;2——模具胶口 ;3——模具型腔;4——竖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超薄导光板模具的流道,包括流道本体1,流道本体I两端设有模具胶口 2,流道本体I长度为70 mm。传统的流道本体I长度为50mm,本技术的流道本体I比传统的流道本体I长,因此流入模具型腔3内的熔融塑料液体的压力较小,制造的超薄导光板一致性好。模具胶口 2为具有横截面是梯形的模具胶口 2,模具胶口 2小口径的一侧与流道本体I连通,模具胶口 2大口径的一侧与模具型腔3连接。与模具型腔3连接的模具胶口2大口径的一侧设有垂直于模具型腔的竖板4。使导光板胶口裁切整齐,产品一致性好,而且不再需要后续工序人工再次进行加工即可达到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超薄导光板模具的流道,包括流道本体,所述流道本体两端设有模具胶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本体长度为60至80mm。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超薄导光板模具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本体长度为70 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导光板模具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胶口为具有横截面是梯形的模具胶口,所述模具胶口小口径的一侧与所述流道本体连通,所述模具胶口大口径的一侧与模具型腔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薄导光板模具的流道,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模具型腔连接的所述模具胶口大口径的一侧设有垂直于模具型腔的竖板。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超薄导光板
,尤其是一种超薄导光板模具的流道。超薄导光板模具的流道,包括流道本体,流道本体两端设有模具胶口,流道本体长度为60至80mm。流道本体长度为70mm。模具胶口为具有横截面是梯形的模具胶口,模具胶口小口径的一侧与流道本体连通,模具胶口大口径的一侧与模具型腔连接。与模具型腔连接的模具胶口大口径的一侧设有垂直于模具型腔的竖板。本技术超薄导光板模具的流道较长使流入模具型腔内的熔融塑料液体的压力较小,制造的超薄导光板一致性好,而且结构简单。文档编号B29C45/27GK202656416SQ20122020596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9日专利技术者邓尤刚, 张耀耀, 黎新彩 申请人:东莞谷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超薄导光板模具的流道,包括流道本体,所述流道本体两端设有模具胶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本体长度为60至8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尤刚张耀耀黎新彩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谷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