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搅拌输送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7855 阅读:4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搅拌输送一体机,属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一种混凝土搅拌输送一体机,包括底盘,底盘下端设置有支腿,底盘中间设置有行走轮,底盘后端设置有用于运输的牵引机构,在底盘的上部设置有搅拌筒,搅拌筒的后端设置有上料架,在上料架上设置有上料斗,在上料架的下部和底盘之间安装有电机泵组和提升机构,在提升机构上安装有钢丝绳,钢丝绳与上料斗相连,上料斗通过提升机构驱动升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搅拌输送一体机的体积小、泵送物料范围广、稳定性好、故障率低,操作简单方便,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使用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搅拌输送一体机,属于建筑施工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施工中用于建筑材料搅拌的设备有JZC系列自落式搅拌机、JS系列强制式搅拌机、JL系列立式搅拌机,这几种系列的搅拌机只具有搅拌功能。JZC系列搅拌机结构简单,运输方便,对施工环境的适应性强,适合于小型工程的现场搅拌施工JS系列强制式搅拌机结构复杂,功率大,对搅拌的物料适应范围广,可搅拌大颗粒混凝土,搅拌效果好,但该系列搅拌机必须要有相配套的配料设备供料,比如PLD系列配料机,同时该设备的卸料高度太高JL系列立式搅拌机的结构更为复杂,对各部位的零部件的性能要求也较高,也需要有相配套的配料设备供料。JS系列和几系列搅拌机·主要适用于组合式搅拌站和大型搅拌站的混凝土搅拌,用于混凝土施工的商品混凝土的施工。目前建筑材料输送的设备有砂浆泵、细石混凝土泵和混凝土泵,也是只具备混凝土输送功能的建筑施工设备。而混凝土输送泵按分配阀的结构分为闸板阀式、蝶阀式、S管式,砂浆泵按分配阀的结构分为球阀式和S管式,细石混凝土泵目前只有S管式。闸板式混凝土输送泵对混凝土的适应范围广,特别适合输送塌落度低的混凝土,但其结构复杂、维护保养不方便、使用成本高;蝶阀式混凝土输送泵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但密封性较差、对混凝土的塌落度要求比较严格,只能进行低压输送,因此其输送高度和输送距离较小;S管式混凝土输送泵结构设计合理、密封性好、维护保养方便,因此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混凝土输送泵。以上三种形式的混凝土输送泵都属于大中型设备,主要应用于建筑施工中的大骨料混凝土输送,由于其体积大,只适合在比较宽敞的空间内施工,因此难以进入作业空间狭窄的施工现场,特别是在狭长的涵洞工程中以及空间受限制的场所,并且由于属于大中型设备,如果用于砂浆和细石混凝土的输送,其使用成本也相对较高,由于其配套的输送管道口径为125mm,施工中接管非常不方便,工人的劳动强度也高,因此从实际使用考虑不适宜进行砂浆和细石混凝土的输送。以上提到的搅拌与输送设备都是只具有单一的功能,如果要满足现场砂浆和混凝土的现场施工,必须要安置这两种设备,不仅占地范围大,操作部方便,而且运输不方便,因此,如何在现有搅拌机和混凝土输送泵的基础上,减小设备体积,移动灵活方便,具有搅拌输送功能,实现一机多用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体积小、移动灵活、稳定性好、便于运输和在狭窄现场施工,并且能搅拌和输送砂浆、细石混凝土、大骨料混凝土等多种建筑物料的搅拌输送一体机。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输送一体机,包括底盘2,底盘2下端设置有支腿19,底盘2中间设置有行走轮24,底盘2后端设置有用于运输的牵引机构16,其特殊之处在于在底盘2的上部设置有搅拌筒11,搅拌筒11的后端设置有上料架13,在上料架13上设置有上料斗15,在上料架13的下部和底盘2之间安装有电机泵组20和提升机构22,在提升机构22上安装有钢丝绳14,钢丝绳14与上料斗15相连,上料斗15通过提升机构22驱动升降,在底盘2的上部、搅拌筒11的侧面设置有电控箱12和冷却系统18,冷却系统18的下部安装有油箱21,冷却系统18上设置有压力表17,在底盘2的下部设置有泵送系统和分配系统,泵送系统由输送缸5、水箱I和主油缸23组成,分配系统包括分配阀箱7,在分配阀箱7的侧面设置有搅拌系统8,在分配阀箱7的前端安装有出料口 9,在分配阀箱7的上部安装有 料斗10,分配阀箱7 —侧安装有摆动油缸6,在底盘2的前端设置有润滑系统4和手动换向阀3, 在底盘2上设置有泵送阀组、分配阀组和搅拌筒驱动机构25,搅拌筒驱动机构25驱动搅拌筒11的运转;所述泵送系统通过电机泵组20提供液压动力,电机泵组20包括主电机26,主电机26通过电机连接座27和联轴器28与主油泵29连接,主油泵29输出的液压油通过液压管路连接到泵送阀组,泵送阀组再通过液压管路连接到主油缸23,驱动主油缸23前进或后退,主油泵29的后端串联有双联齿轮泵30,双联齿轮泵30的前泵提供的液压油通过液压管路连接到分配阀组,分配阀组通过液压管路与摆动油缸6相连,液压油驱动摆动油缸6运转,双联齿轮泵30的后泵提供的液压油通过液压管路连接到手动换向阀3,手动换向阀3通过液压管路与液压马达31相连,液压马达31通过搅拌轴32带动搅拌叶片33转动,通过搅拌叶片33的转动将料斗10内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所述泵送阀组由溢流阀34、主阀块35和泵送电液换向阀36组成;所述分配阀组由分配阀块37、分配电液换向阀38和卸荷阀39组成;所述输送缸5内设置有活塞44,主油缸23 —端设置有主油缸活塞杆40,主油缸活塞杆40通过活塞连接杆43与活塞44连接,活塞连接杆43上设置有感应连接盘41,在感应连接盘41上对应设置有传感器42,传感器42将采集到的液压油缸到达行程终点的信号传送给与其连接的电控箱12内的电气控制PLC系统,电气控制PLC系统发出信号控制泵送电液换向阀36和分配电液换向阀38的换向动作;所述分配阀箱7上安装有S管大套45,S管大套45内连接有S管阀46,S管阀46下端设置有卸料门52,S管阀46的前端设置有眼镜板49,S管阀46与眼镜板49之间密封连接有橡胶弹簧51和切割环50,与S管阀46前端同轴的S管后轴上连接有S管小套47和摆臂48,摆臂48与驱动其运转的摆动油缸6连接,摆臂48驱动S管阀46以S管大套45和S管小套47为支点运转;所述主油缸23的直径为80mm或90mm或100mm,输送缸5的直径为140mm或160mm或180mm ;所述底盘2为钢结构架;所述主油泵29为带有自动控制变量机构的恒功率变量柱塞泵;所述摆动油缸6、输送缸5为双缸结构,王油缸23为水平双列活塞式油缸。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通过优化设计,实现了混凝土搅拌和输送一体化,满足了用户使用的方便性和灵活性;2、由于采用一体化设计,使用时只需一人操作,降低了用户的人工成本;3、由于采用模块式结构设计,整机体积小,适合在比较狭窄的空间内作业,因此其应用范围比传统的混凝土泵更为广泛;4、电气系统采用面板操作和有线遥控操作两种方式,使用更为方便;5、搅拌系统采用自落式搅拌方式,使搅拌机构结构简单,使用和维护方便;6、分配阀采用S管式结构,密封性好,对物料的输送距离远;7、主油泵采用柱塞泵,可随输送距离的大小自动调节排量,充分利用电机的功率,在较小电机功率下可实现远距离输送,因此节能效果明显;8、液压阀组采用集成式设计,与传统的分体结构相比,使用材料少,加工成本低,节省了原材料;9、分配系统中的摆动油缸采用大缸径设计,配合大容量蓄能器,使得S管的摆动快速,到位准确;10、与传统的施工方式相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搅拌输送一体机的体积小、泵送物料范围广、稳定性好、故障率低,操作简单方便,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使用效率。附图说明图I :本技术的混凝土搅拌输送一体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 :本技术混凝土搅拌输送一体机的电机泵组结构示意图;图3 :本技术混凝土搅拌输送一体机的搅拌系统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搅拌输送一体机,包括底盘(2),底盘(2)下端设置有支腿(19),底盘(2)中间设置有行走轮(24),底盘(2)后端设置有用于运输的牵引机构(16),其特征在于在底盘(2)的上部设置有搅拌筒(11),搅拌筒(11)的后端设置有上料架(13),在上料架(13)上设置有上料斗(15),在上料架(13)的下部和底盘(2)之间安装有电机泵组(20)和提升机构(22),在提升机构(22)上安装有钢丝绳(14),钢丝绳(14)与上料斗(15)相连,上料斗(15)通过提升机构(22)驱动升降,在底盘(2)的上部、搅拌筒(11)的侧面设置有电控箱(12)和冷却系统(18),冷却系统(18)的下部安装有油箱(21),冷却系统(18)上设置有压力表(17),在底盘(2)的下部设置有泵送系统和分配系统,泵送系统由输送缸(5)、水箱(1)和主油缸(23)组成,分配系统包括分配阀箱(7),在分配阀箱(7)的侧面设置有搅拌系统(8),在分配阀箱(7)的前端安装有出料口(9),在分配阀箱(7)的上部安装有料斗(10),分配阀箱(7)一侧安装有摆动油缸(6),在底盘(2)的前端设置有润滑系统(4)和手动换向阀(3),在底盘(2)上设置有泵送阀组、分配阀组和搅拌筒驱动机构(25),搅拌筒驱动机构(25)驱动搅拌筒(11)的运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徐君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合和建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