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动流化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6546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物料为实现化学反应或物理选择等而采用“搅拌”、“流化”等加工方式的技术领域。脉动流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反应釜本体、动力泵、混合泵、脉动介质容器;脉动介质容器位于反应釜本体的上方,脉动介质容器的底部与第一管道的上端相连通,第一管道的下端插入反应釜本体内并位于反应釜本体内的底部,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反应釜本体的中部由第二管道与动力泵的输入口相连通,动力泵的输出口由第三管道与混合泵的第一输入口相连通,混合泵上设有补入物料入口,混合泵的输出口由第四管道与脉动介质容器的上端相连通,第四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克服常规流化床的一些常见缺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物料为实现化学反应或物理选择等而采用“搅拌”、“流化”等加工方式的
,具体涉及ー种实现“搅拌”、“流化”的装置。技术背景 流化床可使大量固体颗粒悬浮于运动的流体中,从而使颗粒具有类似流体的某些表现特征。它也是化学エ业广泛使用,用以进行流体或固体物理化学加工的经典技木。经典的流化床技术基本建立在介质循环均匀流化的动力学设计基础上。因此,实际流化介质不均会产生“腾涌”、“节涌”、“沟流”等不易克服的严重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脉动流化反应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脉动流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反应釜本体、动カ泵、混合泵、脉动介质容器;脉动介质容器位于反应釜本体的上方,脉动介质容器的底部与第一管道的上端相连通,第一管道的下端插入反应釜本体内并位于反应釜本体内的底部,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反应釜本体的中部由第二管道与动カ泵的输入口相连通,动カ泵的输出口由第三管道与混合泵的第一输入口相连通,混合泵上设有补入物料入口,混合泵的输出口由第四管道与脉动介质容器的上端相连通,第四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反应釜本体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脉动流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反应釜本体(A)、动力泵(B)、混合泵(C)、脉动介质容器(E);脉动介质容器(E)位于反应釜本体(A)的上方,脉动介质容器(E)的底部与第一管道(G)的上端相连通,第一管道(G)的下端插入反应釜本体(A)内并位于反应釜本体(A)内的底部,第一管道(G)上设有第一阀门(D);反应釜本体(A)的中部由第二管道(I)与动力泵(B)的输入口相连通,动力泵(B)的输出口由第三管道(J)与混合泵(C)的第一输入口相连通,混合泵(C)上设有补入物料入口(H),混合泵(C)的输出口由第四管道(K)与脉动介质容器(E)的上端相连通,第四管道(K)上设有第二阀门(F)。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莉罗云汉吴鹏舒于飞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工程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