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支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94458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冶金炉的电极支臂系统,其带有在其前部处带有构造为电极支承装置的电极支臂头部(13)的电极支臂(1),其以带有至少部分地由带有高传导性的导电材料形成的壁部的方式设计为空心型材,冷却剂可导引通过其。在此设置成,在构造为空心型材的电极支臂(1)和构造在电极支臂头部(13)处的电极支承装置内布置有导流片和/或挤压体,通过其可以这样在流速方面通引和影响冷却剂流,使得在电极支臂(1)和电极支臂头部(13)内的任何部位处存在冷却介质的最佳流速,其中,高热负荷的区域、如在电极支臂头部(13)的接触面比电极支臂(1)的其它的不那么高热负荷的区域可更强化地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安装石墨电极的电极支臂系统,优选地用于电弧炉 (Elektrolichtbogenofen)和锅炉(Pfannenoefen)。
技术介绍
经由电极支臂(Elektrodentragarm)传递对于熔化过程所需的电能。利用液力的或者机电的升降系统(电极支臂固定在其上)实现竖直运动。可逆的夹持装置使能够放松石墨电极,其由此相应于烧损(Abbrand)来调整。已知的电极支臂为了散发热量完全以水来流过,其中,这里没有充分利用冷却介质的冷却潜力。从文件EP O 594 272已知一种电极支臂,其经由冷却道(其处于空心型材 (Hohlprofil)中)来冷却。受高的制造费用以及必要时复杂的修理工作限制,该系统在实践中不能实施。由于其相对大的结构型式,至今所使用的夹持装置难以操作。在维护和修理工作中经常由于难以接近以及在接触面处的结块(Verbackung)需要在车间中完全拆除。对此需要拆卸整个电极支臂。结构上在传统的夹持装置中使用带有较小直径和较短弹簧行程的碟形弹簧,其由于不利的力/弹簧行程比不确保可靠的夹紧。常常存在该问题,即在夹持装置内产生飞弧(Ueberschl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贝斯特P施塔克A许林
申请(专利权)人:SMS西马格股份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