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烯烃微多孔膜、电池用隔板和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3672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3:40
一种聚烯烃微多孔膜,其中,在通过水银压入法求出的孔径分布曲线中,相对于细孔半径为10~1,000nm范围的细孔的体积S1,细孔半径为100~1,000nm范围的细孔的体积S2的比例(S2/S1×100)为25%以上,并且细孔半径为500~1,000nm范围的细孔的体积S3的比例(S3/S1×100)为5%以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烯烃微多孔膜的课题在于,提供具有高空隙率和优异的透过性及机械强度的薄的聚烯烃微多孔膜、使用所述微多孔膜的电池用隔板以及使用所述隔板的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高空隙率和优异的透过性及机械强度的薄的聚烯烃微多孔膜、使用所述微多孔膜的电池用隔板以及使用所述隔板的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二次电池由于与镍-氢二次电池、镍-镉二次电池等其他二次电池相比具有高电压,所以可得到高能量密度,然而在内部产生短路的情况下有时急剧放热。因此,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隔板需要具有在内部产生短路时使电池反应停止的功能(关闭(shutdown)功能)。作为电池用隔板,直到现在使用聚烯烃微多孔膜。聚烯烃微多孔膜因 电池的放热而产生细孔闭塞,阻断电解液的离子传导,由此使电池反应关闭。但是过充电时,LiCoO2等正极活性物质的结晶破坏,剧烈放热。作为抑制过充电时的放热的方法,除通过电池用隔板防止过热的方法以外,有在正负极间特意形成微小的短路部分以避免进行过充电的方法(W0 2005/117167)。微小的短路部分通过如下方式形成例如使用在与另ー电极对置的面形成了厚度为数微米的具有凸部的多孔质膜的电极,过充电时使锂、过渡金属等集中析出于多孔质膜的凸部,使树枝状晶体成长以贯通隔板,从而形成微小的短路部分。在采用该方法的情况下,为了容易形成微小的短路部分,优选使用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泷田耕太郎菊地慎太郎山田一博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电池隔膜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