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处理型砂的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819273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再处理型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型砂投入处理罐、当将罐内空气压力保持得低于罐外空气压力时再处理型砂,以及当将内部压力保持得高于外部压力时排出再处理后的型砂。再处理和冷却型砂的设备包括流化型砂的装置、设在流化装置上方用于冷却流化的型砂的装置、设在冷却装置上方通过摩擦从型砂颗粒剥除粘合剂的装置及设在冷却装置上方使较大尘粒沉淀的装置,其特征是粘合剂剥除装置的结构使得再处理后的型砂可通过其排入流化装置。(*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再处理型砂的设备和方法,具体来说,涉及通过剥除型砂表面粘合剂再处理型砂的方法和设备,也涉及有效再处理及冷却经过再处理的型砂的设备。一些型砂颗粒的表面包覆着粘合剂。这种型砂在其旧粘合剂被剥除后包覆新粘合剂而重复使用。在公知的传统的再处理型砂的装置(日本专利公开文本第7-314082号)中,用过的型砂被装入鼓中,鼓由一可竖向移动的盖封闭,然后,使用离心摩擦,型砂在一起摩擦。现有一种再处理自硬型砂的传统设备,其中,通过使自硬型砂颗粒相互摩擦而除去砂粒上的粘合剂。另一方面,在再处理使用碱性苯酚、苯酚氨基甲酸乙酯类或类似物作为粘合剂的自硬型砂时,最近已经要求在型砂中保留尽可能少的残余粘合剂。因此,在再处理自硬型砂时需要长时间地摩擦型砂颗粒。另外,关于自硬型砂,鉴于其化学反应的速度,可使用的砂的温度一般受到限制。因此,如上所述,砂粒长时间摩擦后型砂温度升高时,再处理的型砂在其再处理后不能立即用作自硬型砂。因此,再处理后的型砂准备使用时需要冷却。迄今以来,再处理后,再处理型砂一直需要在一个单独的冷却器中冷却。因此,问题在于再处理设备由于要包括再处理型砂和冷却再处理型砂的两种装置,因而变得庞大而且成本高。但是,按照上述专利公开文本所公开的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是,再处理设备需要活动构件,例如可竖向移动的盖,因而变得复杂,并需要额外的保养。另外,还没有可以再处理型砂而无需顾及其数量和处理程度的结构简单的处理罐。本专利技术是鉴于存在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无需使用活动构件如可竖向移动的盖的、简单的再处理型砂的方法和设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单一的结构简单的设备,该设备可以容易地控制再处理的数量和程度,无需顾及被处理的型砂的数量和程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设备,该设备具有再处理型砂和冷却再处理的型砂的功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再处理型砂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将型砂投入处理罐,并且在把处理罐内的空气压力保持得低于处理罐外的空气压力时再处理型砂,以及在把内部空气压力保持得高于外部空气压力时从处理罐排出再处理的型砂。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再处理型砂的设备具有设在处理罐内用于剥除附着在型砂颗粒表面上的一部分污染物的装置,该设备包括一个用于从处理罐吸取空气的吸管、一个将空气吹入处理罐的吹管和用于交替地打开和闭合吸管和吹管的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设置在与吸管和吹管配合工作的剥除装置中的间隙使空气流入和流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这个方面,利用空气流控制处理罐中型砂的滞留和排出,从而使型砂通过一个结构简单的设备得到再处理。甚至当需要再处理的型砂数量小或程度高时,只要一个处理罐就可以容易地通过一个调节再处理时间的定时器来控制处理程度。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用于再处理和冷却型砂的设备包括用于流化型砂的装置、设置在流化装置上方用于冷却流化的型砂的装置、设置在冷却装置上方用于通过摩擦从型砂颗粒剥除粘合剂的装置,以及设置在冷却装置上方用于使较大灰尘颗粒沉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剥除粘合剂的装置的结构使再处理的型砂可以通过它排入流化装置。在上述结构的设备中,当回收的型砂被投入用于剥除粘合剂的装置时,型砂颗粒在一起摩擦,使粘合剂剥落。在型砂摩擦一定时间后,再处理的型砂被排向流化装置。排放的型砂被流化,并被冷却装置冷却。另一方面,较大的粉尘颗粒在型砂已被沉淀装置沉淀后与再处理的型砂一起向外排出。附图简要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的示意横剖图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正在再处理型砂的状态。图2的示意横剖图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正在排放经再处理的型砂的状态。图3的放大示意横剖图表示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沉淀装置。图4的示意横剖图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图5的示意横剖图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图6的前视图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本说明书中的型砂一般使用二氧化硅、硅砂(siliconea sand)或富铝红柱石砂,也包括具有高硬度的球状富铝红柱石砂,其经过喷雾/干燥成粒和烘干。本说明书中的处理罐是再处理型砂的处理罐。再处理是通过下述方式进行的砂粒在一起摩擦或通过产生剪切力,以便剥除表面已涂覆粘合剂的型砂砂粒表面层上附着的粘合剂。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使用各种公知的剥除装置。例如在一种类型中,型砂被投入一个带有底部的圆筒体中,该圆筒体高速转动,使砂粒相互摩擦,从而剥除型砂砂粒表面上附着的污染物。另一种系统可以用作剥除装置,其中,旋转辊设置在一个浅碟形旋转鼓中以剥除型砂砂粒表面上附着的污染物,这种剥除方法是通过将型砂压在旋转鼓内壁和旋转辊上,产生剪切力而进行的。如上所述,可以使用任何公知的剥除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可以与作为再处理后的装置的燃烧式再处理设备组合。在本专利技术中,处理罐中的空气压力可以减至低于罐外空气压力例如20mmAq。当处理罐内的空气压力进一步下降时,进入处理罐内的气流增加,但是型砂仍保留在罐内。另一方面,由于处理罐内压力接近大气压时型砂倾向于漏出处理罐,因而需要大约20mmAq的压差。从流体层流入处理罐中的空气量按照剥除装置中的间隙的尺寸变化而变化。该间隙应为大约3-15mm,最好为大约5-10mm。特别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剥除装置中,型砂被投入高速转动的圆筒体中,附着在型砂砂粒表面上的污染物通过砂粒相互摩擦而被剥除;而且型砂也借助旋转鼓的离心力外抛;附着在型砂上的污染物由于外抛的砂粒与在环上积蓄的砂粒相互磨损而进一步被剥除。因此,当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剥除装置时,处理罐内的空气压力通过调节通过设在旋转圆筒和环之间的间隙流入和排出的空气量而被保持得低于处理罐外的空气压力。当处理罐内的空气压力减至低于处理罐外的空气压力时,型砂不会通过间隙下落。另外,间隙的尺寸可以相关于空气压力而改变。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使用任何种类的吸入空气的装置例如鼓风机或集尘器的吸入侧。在本专利技术中,说明书中的产生空气的装置是用于产生低压压缩空气的装置如鼓风机。也可采用通过将吸气装置和空气产生装置结合而形成的设备。在本专利技术中,吹管是指用于将空气吹入处理罐的管。在本专利技术中,吸管是指用于从处理罐吸气的管。例如,在本专利技术中,转换阀可以用作转换装置。但是,也可以具有通过电信号交替改变吹管和吸管的任何装置。在本专利技术中,型砂被称重,以便鉴于处理时间使处理能力和再处理的型砂质量保持不变。在本专利技术中,附着在型砂砂粒表面上的污染物实际上包括自硬树脂如碱性苯酚、苯酚氨基甲酸乙酯类或呋喃,以及原料砂的粘合剂如膨润土、淀粉浆或海运煤。在本专利技术中,粉尘沉淀装置是指用于清除附着在再处理后的型砂表面上的污染物以保持处理后的型砂质量恒定的任何装置。例如,用于清除粉尘的手段包括通过使尘罩中的气流速度相应于通过流体层和尘罩结合下落的砂速度而使污染物与砂分离的方法,或者通过将砂向上吹过一条吹管使其与一标靶碰撞,从而通过惯性力的差使污染物与砂分离的方法。在本专利技术中,当使用圆筒形处理罐时,剥除装置最好具有一圆筒形侧面。这种选择,在处理罐的转子和环板和剥除装置之间形成间隙,从而容易形成循环空气的通路,以便通过间隙吹、吸空气。当使用两个剥除装置时,环形装置可以叠置。下面以第一实施例为基础描述本专利技术。图1和2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漩风器再处理型砂的设备的横剖图。图1表示处于处理状态中的设备。图2表示处于排放状态的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再处理型砂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将型砂投入处理罐,当将处理罐内的空气压力保持得低于处理罐外的空气压力时再处理型砂,而当将内部空气压力保持得高于外部空气压力时排出再处理后的型砂。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9-2-8 29470/1999;JP 1999-11-30 339068/19991.一种再处理型砂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将型砂投入处理罐,当将处理罐内的空气压力保持得低于处理罐外的空气压力时再处理型砂,而当将内部空气压力保持得高于外部空气压力时排出再处理后的型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内部空气压力保持得低于外部空气压力的步骤是借助通过空气产生装置和再处理罐流通的气流进行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内部空气压力保持得低于外部空气压力的步骤是借助通过空气产生装置、再处理罐和吸气装置流通的气流进行的。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当将内部空气压力保持得高于外部空气压力时,将再处理后的型砂从处理罐排出的步骤是通过提供从处理罐上部从空气产生装置向下的气流而进行的。5.一种再处理型砂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使型砂落入处理罐,剥除附着在落下的型砂的颗粒表面上的一部分污染物,以及排放再处理后的型砂,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剥除步骤中,空气从空气产生装置通过设置在处理罐中的剥除装置的旋转鼓和固定环之间形成的间隙流入处理罐,处理罐中的空气通过一根吸管抽吸。6.一种再处理型砂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使型砂落入一个处理罐,剥除附着在落入的型砂颗粒表面上的一部分污染物,以及排放再处理后的型砂,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排放再处理后的型砂的步骤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木之典
申请(专利权)人: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