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彤阳专利>正文

非接触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9846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接触传感器,该传感器包括感应导线、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电感和处理器,处理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和用于连接外部电路的输出开关,第一电容电连接于所述处理器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之间;电感和第二电容串联组成的串联支路电连接于处理器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之间;感应导线一端与处理器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其另一端与处理器的第三输入端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处理器分析感应导线上因外界物体靠近或贴近导致的电子数量变化,经第一电容、电感和第二电容组成的滤波电路调整后,处理器接收到该电子数量的变化值,根据电子数量变化的程度控制或改变输出状态,实现非接触传感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传感器
技术介绍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根据习惯划分,常将传感器与人类的五大感觉器官相比拟,分别为与视觉对应的光敏传感器、与听觉对应的声敏传感器、与味觉对应的化学传感器、与嗅觉对应的气敏传感器和与触觉对应的压敏、温敏、流体传感器。上述的这些传感器需要对传感对象的特定特征·进行识别,常常会受到磁场、光线和静电的影响,抗干扰能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干扰能力好的非接触传感器,能够在外界物体靠近或贴近时,实现非接触传感的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接触传感器,包括感应导线、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电感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和用于连接外部电路的输出开关,所述第一电容电连接于所述处理器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之间;所述电感和第二电容串联组成的串联支路电连接于处理器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之间;所述感应导线一端与处理器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其另一端与处理器的第三输入端电连接。其中,所述非接触传感器还包括金属导体,所述金属导体与感应导线电连接。其中,所述感应导线为一根或多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非接触传感器,通过处理器分析感应导线上因外界物体靠近或贴近导致的电子数量变化,经第一电容、电感和第二电容组成的滤波电路调整后,处理器接收到该电子数量的变化值,根据电子数量变化的程度控制或改变输出状态,实现非接触传感的功能。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非接触传感器的电路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0、感应导线11、第一电容12、第二电容13、电感14、处理器15、金属导体A、第一输入端B、第二输入端C、第三输入端K、输出开关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非接触传感器,包括感应导线10、第一电容11、第二电容12、电感13和处理器14,处理器14具有第一输入端A、第二输入端B、第三输入端C和用于连接外部电路的输出开关K,第一电容11电连接于处理器14的第一输入端A和第二输入端B之间;电感13和第二电容12串联组成的串联支路电连接于处理器14的第二输入端B和第三输入端C之间;感应导线10 —端与处理器14的第二输入端B电连接,其另一端与处理器14的第三输入端C电连接,处理器14的输出开关将输出信号输送到外部电路中。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非接触传感器,通过处理器分析感应导线上因外界物体靠近或贴近导致的电子数量变化,经第一电容、电感和第二电容组成的滤波电路调整后,处理器接收到该电子数量的变化值,根据电子数量变化的程度通过输出开关K 控制或改变输出状态,实现非接触传感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非接触传感器还包括金属导体15,金属导体15与感应导线10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金属导体15的类型、材料、形状和数量,只要是将金属导体15和感应导线10电连接,增强感应导线10的电子数量变化的感应能力,供处理器14采集和分析后,根据电子数量变化的程度控制或改变输出状态,实现非接触传感功能的实施方式,均属于对本专利技术的简单变形或者变换,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感应导线10为一根或多根。可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感应导线10的类型、材料、形状和数量,只要是利用感应导线10的电子数量变化,供处理器14采集和分析后,根据电子数量变化的程度控制或改变输出状态,实现非接触传感功能的实施方式,均属于对本专利技术的简单变形或者变换,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传统的传感器,一般是通过人体接触由电路内部连接的导体表面或者是通过磁媒传感或者光媒传感或者静电传感等等。本专利技术有别于传统的传感器在于没有裸露的导体,不受磁场影响,不受光暗影响,不受静电影响。可以由电路内部连接的导线或者金属导体表面完全绝缘的条件下,甚至隔上很薄至几毫米厚的非金属物体,例如纸、布、塑料、玻璃、木板等,均能被感应并能起到控制或改变输出状态。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通过一根或多根导线连接或不连接金属片,经过处理器收集和分析被连接的导线或金属片上的电子数量,由外界物体靠近或贴近而改变或损失的电子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进而控制或改变输出的状态,实现非接触传感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非接触传感器的应用范围有非接触式液位传感,绝缘式触摸开关,物体接近感应开关,物体实空探测,机器人神经元传感系统,仿真人或仿真动物皮肤反应系统等坐寸ο以上公开的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非接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导线、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电感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和用于连接外部电路的输出开关,所述第一电容电连接于所述处理器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之间;所述电感和第二电容串联组成的串联支路电连接于处理器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之间;所述感应导线一端与处理器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其另一端与处理器的第三输入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非接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传感器还包括金属导体,所述金属导体与感应导线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非接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导线为一根或多根。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接触传感器,该传感器包括感应导线、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电感和处理器,处理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和用于连接外部电路的输出开关,第一电容电连接于所述处理器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之间;电感和第二电容串联组成的串联支路电连接于处理器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之间;感应导线一端与处理器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其另一端与处理器的第三输入端电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处理器分析感应导线上因外界物体靠近或贴近导致的电子数量变化,经第一电容、电感和第二电容组成的滤波电路调整后,处理器接收到该电子数量的变化值,根据电子数量变化的程度控制或改变输出状态,实现非接触传感的功能。文档编号G01D3/028GK102865884SQ201210076629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1日专利技术者李彤阳 申请人:李彤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接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导线、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电感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和用于连接外部电路的输出开关,所述第一电容电连接于所述处理器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之间;所述电感和第二电容串联组成的串联支路电连接于处理器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之间;所述感应导线一端与处理器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其另一端与处理器的第三输入端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彤阳
申请(专利权)人:李彤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