钇稀土陶瓷型壳钛合金熔模精密铸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8938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稀土陶瓷型壳钛合金熔模精密铸造技术,包括稀土耐火材料制作、型壳面层涂挂、型壳加固等工艺过程。稀土耐火材料制作是将稀土氧化物与稳定剂混合,在高温窑炉中煅烧,温度控制在1850℃,型壳面层涂挂是将稀土耐火材料和醋酸锆溶剂混合,配料比为3.4∶1。制成面层涂料,再将制成的蜡模浸入面层涂料内,工作环境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70%,面层涂料温度为20℃,面层粘度控制在22sec。型壳加固是将焙烧后的型壳放入工装中,工装与型壳间填入水玻璃砂并扎通气孔,然后干燥。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的钛精铸件表面污染层厚度≤0.05mm,表面粗糙度在6.3μm以下,线性公差在±0.005mm/mm以内,无高密度夹杂,适于较大面积壁厚1mm以下钛精铸件和结构复杂的钛精密铸件的批量生产,且成本低。(*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精密铸造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稀土陶瓷型壳钛合金熔模精密铸造技术。
技术介绍
钛在钢、铁、铜和铝之后迅速崛起的新型工程金属材料,具有强度高、密度小、耐腐蚀、无磁性、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初期,主要用于军工领域,现在正逐步向民用领域扩展,且增长迅速。目前钛合金精密铸造主要采用石墨型壳钛合金熔模精密铸造技术和OW陶瓷型壳钛合金熔模精密铸造技术,已为军工、民用领域制造出多种簿壁、复杂的钛精铸件产品。但石墨型壳钛合金熔模精密铸造技术存在对铸件较严重污染和尺寸不易控制等问题,而OW陶瓷型壳钛合金熔模精密铸造技术存在成本高,激冷作用较强,且容易造成高密度夹杂问题,表面粗造度≥6.3μm,铸件最小壁厚大于1.5mm,铸件表面污染层厚度在0.25mm左右。因此,钛合金精密铸造技术需进一步改进,以满足军工、民用钛合金产品在高质量、高性能和低成本方面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铸件表面污染层≤0.05mm,铸件最小壁厚≤1.0mm,铸件表面粗糙度≤6.3μm,无高密度夹杂的稀土陶瓷型壳钛合金熔模精密铸造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稀土陶瓷型壳钛合金熔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稀土陶瓷型壳钛合金熔模精密铸造技术,包括稀土耐火材料制作、蜡模压制、型壳面层涂挂、型壳临面层涂挂、型壳加固层涂挂、型壳脱蜡、型壳焙烧、型壳加固与浇注,铸件后处理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稀土耐火材料制作,是将稀土氧化物与稳定剂 混合均匀,在高温窑炉中煅烧,煅烧温度控制在1730-1900℃,煅烧时间为20-24小时,并粉碎成细粉;B、所述的型壳面层涂挂,包括制备型壳面层涂料和型壳涂挂;型壳面层涂料由稀土耐火材料和醋酸锆溶剂混合制备成,配料比为3-4∶1,搅 拌1-4小时,工作环境温度控制在16-28℃,相对湿度控制在45-75%,面层涂料温度控制在9-23℃,...

【技术特征摘要】
1.稀土陶瓷型壳钛合金熔模精密铸造技术,包括稀土耐火材料制作、蜡模压制、型壳面层涂挂、型壳临面层涂挂、型壳加固层涂挂、型壳脱蜡、型壳焙烧、型壳加固与浇注,铸件后处理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稀土耐火材料制作,是将稀土氧化物与稳定剂混合均匀,在高温窑炉中煅烧,煅烧温度控制在1730-1900℃,煅烧时间为20-24小时,并粉碎成细粉;B、所述的型壳面层涂挂,包括制备型壳面层涂料和型壳涂挂;型壳面层涂料由稀土耐火材料和醋酸锆溶剂混合制备成,配料比为3-4∶1,搅拌1-4小时,工作环境温度控制在16-28℃,相对湿度控制在45-75%,面层涂料温度控制在9-23℃,面层涂料粘度控制在15-28sec,每隔15min测一次粘度和温度,将制成的蜡模清洗后浸入上述制备好的面层涂料中,浸涂料后喷淋面层耐火材料砂,自然干燥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华生赵军于志强郭培军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铸造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