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钢支托砌体结构及其加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88906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角钢支托砌体结构及其加固方法,属于抗震加固领域。在对砌体结构建筑进行抗震加固时,其楼板支承长度不满足抗震要求,必须设置角钢支托进行加固,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砌体结构楼板或屋面板与下部横墙拐角处设置角钢支托,用加固结构时已有的角钢支托替代钢拉杆,改变了角钢支托的单一功能,使其作用不只是增加楼板支撑长度,而且还参与墙体共同承担地震剪力,替代了钢拉杆的作用,简化了加固程序,增加了角钢支托的加固功能,增强了结构抗震性能,降低了工程造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项非常实用的砌体结构建筑改造加固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钢支托砌体结构及其加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角钢支托砌体结构及其加固方法,属于抗震加固领域。
技术介绍
对既有砌体结构房屋进行抗震加固,通常采用外墙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圈梁、内横墙加钢拉杆的加固方法,俗称捆绑式抗震加固方法。经多次地震验证,此方法是安全可靠的,明显的提高了结构的延性,增强了结构的抗倒塌能力。汶川地震后全国开展了对中小学校普遍进行抗震加固,老旧住宅也列入了抗震加固实施规划。这些建筑80%以上为砖混结构选用捆绑式加固方案,也是非常适宜的。但如果用角钢支托替代钢拉杆,角钢支托加的位置及长度与钢拉杆相一致,且角钢支托截面面积也远大于钢拉杆的截面积,使角钢支托由单一的增加楼板端部支承长度的作用,还有对横墙的拉结作用,可以与横墙共同承担地震剪力增强横墙的延性和提高抗剪承载力,减小了水平变形,防止结构倒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角钢支托砌体结构及其加固方法,其对既有砌体结构建筑采用外墙增设圈梁、构造柱、内横墙加钢拉杆进行抗震加固的方法改为用角钢支托替代钢拉杆的加固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角钢支托砌体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角钢支托砌体结构及其加固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角钢支托砌体结构,包括圈梁、构造柱、横墙(4)、纵墙(5),其特征在于:在砌体结构楼板或屋面板(8)与下部横墙(4)拐角处设置有角钢支托(1),角钢支托(1)一翼缘紧贴楼板或屋面板(8)下皮,角钢支托(1)另一翼缘紧贴横墙(4)墙面;所述角钢支托(1)在横墙(4)两侧对称设置,横墙(4)两侧角钢支托(1)用第一穿墙螺栓(2)相互拉通,角钢支托(1)靠近圈梁或构造柱端部设置有角钢或垫板,并通过第二穿墙螺栓(3)锚入圈梁或构造柱中;角钢支托(1)被纵墙(5)隔断处焊接有封板(6),并通过第二穿墙螺栓(3)将纵墙(5)两侧角钢支托(1)连接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钢支托砌体结构的加固方法,所述角钢支托砌体结构,包括圈梁、构造柱、横墙(4)、纵墙(5),在砌体结构楼板或屋面板(8)与下部横墙(4)拐角处设置有角钢支托(1),角钢支托(1)一翼缘紧贴楼板或屋面板(8)下皮,角钢支托(1)另一翼缘紧贴横墙(4)墙面;所述角钢支托(1)在横墙(4)两侧对称设置,横墙(4)两侧角钢支托(1)用第一穿墙螺栓(2)相互拉通,角钢支托(1)靠近圈梁或构造柱端部设置有角钢或垫板,并通过第二穿墙螺栓(3)锚入圈梁或构造柱中;角钢支托(1)被纵墙(5)隔断处焊接有封板(6),并通过第二穿墙螺栓(3)将纵墙(5)两侧角钢支托(1)连接为一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制作角钢支托(1),在角钢支托(1)上设置加劲板(7)、封板(6)、角钢或垫板,在角钢支托(1)上钻孔;步骤二:将角钢支托(1)紧贴楼板或屋面板(8)下皮以及墙面在横墙(4)两侧连续对称设置;步骤三:通过角钢支托(1)上的钻孔,在砌体结构楼板或屋面板(8)下部横墙(4)、圈梁以及构造柱相应部位钻孔,并清孔;步骤四:在角钢支托(1)端部插入第二穿墙螺栓(3),将其与圈梁、构造柱或纵墙(5)连接,并对角钢支托(1)进行预应力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有赵恩平万兆鞠树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筑福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