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抗震加固
技术介绍
底层框架结构是指底层为框架承重而上部各层为砖墙承重的多层房屋,底层框架结构是砖房和框架组成的混合承重结构,一般底层框架结构的底层(一层或二层)承受地震水平力比较差。从抗震设计原则可以看出,底框结构由于底部是框架结构、上部为砖混结构,整个建筑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地震水平力会导致底部框架结构整体倒塌,同时会造成上部砖混结构随之塌落,事实证明,在历次地震中这类结构的震害都是比较严重的。由于底层框架结构的上部抗侧移刚度大,底层抗侧移刚度相对减少,导致抗震性能差。当有地震作用时,房屋的侧移将集中发生在相对柔弱的底层,过量的侧移引起底层的严重破坏,主要表现为“上轻下重”。如果底层过度加强,则导致薄弱层转移至二层,引起砖墙的破坏。底层框架结构的震害主要表现为I)底层的砖墙震害(I)端横墙和内横墙出现斜裂缝或交叉斜裂缝,直至倒塌。(2)外纵墙在窗口上、下出现水平裂缝,或窗间墙上出现交叉斜裂缝,或兼而有之。(3)外墙转角处出现交叉斜裂缝,严重时墙角塌落。2)钢筋混凝土柱在顶端、底端产生水平裂缝或局部压碎崩落,在高烈度区出现弯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底部框架结构长柱加梁抗震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底层框架结构中采用增大原框架柱的截面的方法,使增大截面后的原框架柱,即“加胖”后的框架柱进行等截面延伸至上部砖混结构构造柱,直至上部砖混结构的顶部,使其“长高”,形成一个上下贯通的整体;同时,在原砖混结构承重墙体(18)上增加纵、横梁(1),使新增加的纵、横梁(1)和新“长高”的上部砖混结构构造柱进行刚接;然后,在原楼板(11)和新纵、横梁(1)的部位进行植筋,使新增加的纵、横梁(1)与原楼板(11)进行有效的连接;最后,对新增加的纵、横梁(1)及“长高”后的构造柱进行整体浇筑,使原楼板(11)、新增加的纵、横梁(1)以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部框架结构长柱加梁抗震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底层框架结构中采用增大原框架柱的截面的方法,使增大截面后的原框架柱,即“加胖”后的框架柱进行等截面延伸至上部砖混结构构造柱,直至上部砖混结构的顶部,使其“长高”,形成一个上下贯通的整体;同时,在原砖混结构承重墙体(18)上增加纵、横梁(1),使新增加的纵、横梁(I)和新 “长高”的上部砖混结构构造柱进行刚接;然后,在原楼板(11)和新纵、横梁(I)的部位进行植筋,使新增加的纵、横梁(I)与原楼板(11)进行有效的连接;最后,对新增加的纵、横梁 ⑴及“长高”后的构造柱进行整体浇筑,使原楼板(11)、新增加的纵、横梁⑴以及新“长高“的构造柱形成为一个整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框架结构长柱加梁抗震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设计图纸,首先进行基础(17)的加固,然后进行原框架柱中柱(4)和边柱(5)的加固,采用增大柱截面的方法对框架柱进行加固;步骤二 根据框架柱加固后的截面尺寸向上进行等比例延伸至上部砖混结构构造柱中柱(2)和边柱(3),其也采用增大截面的加固方法,进行截面加大;步骤三在待增加纵、横梁(I)的原承重墙体(18)上,进行卸载,即剔除原承重墙体 (18)上部砌块,预留出增加纵、横梁(I)的截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有,鞠树森,谢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筑福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