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工程的老旧建筑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仿古建筑的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秦砖汉瓦,雕梁画栋等独具中国特色的建筑形式,使中国古建筑在国际建筑史上占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因此,在我国存在有彰显民族特色的仿古建筑(或民居),仿古建筑大多以砖木结构形式的居多,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中仿古建筑(或民居)的抗震加固已成为城市改造工程的薄弱环节。仿古建筑(或民居)存在着结构抗震低、构造连接不良、整体性差等安全隐患,据相关数据显示,砖木结构在地震时,由于地震的剧烈震动,使下方砌块墙体歪裂或发生扭曲变形,或发生结构侧向水平位移过大,当不能承受上部荷载时,整个结构就会倒塌。目前,对砖木结构常用的抗震加固方法主要有圈梁构造柱钢拉杆、钢筋混凝土板墙、外墙贴钢、外墙粘贴碳纤维等加固措施,上述加固措施对于普通的建筑都能达到较好的加固效果,单丝如果这些仿古建筑按照传统的加固方法进行抗震加固,将会破坏原有建筑的外立面,由于仿古建筑往往都是一个城市的旅游观光的重点,影响仿古建筑整体视觉效果,将会给城市造成无法估量的经济和社会形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仿古建筑内钢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新加边钢柱(1)、新加角钢柱(5)、新加边钢梁(4)、新加横向钢梁(2)和屋顶钢制内圈梁(12),所述新加边钢柱(1)紧贴原墙(7)内壁设置且相对墙体的新加边钢柱(1)对应设置,所述新加角钢柱(5)设置在原墙(7)的角部,并贴紧原墙(7)内壁,所述屋顶钢制内圈梁(12)设置在新加边钢柱(1)和新加角钢柱(5)的顶面,并与屋顶(8)顶紧形成屋顶(8)新的支撑钢架,所述新加边钢梁(4)设置在相邻两根新加边钢柱(1)之间或新加边钢柱(1)与新加角钢柱(5)之间,且与原墙(7)紧贴,同时通过螺栓与原墙(7)拉结,所述新加横向钢梁(2)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有,鞠树森,谢建明,甄进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筑福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