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砌体结构加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8503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隐形梁柱加固方法,在墙体的四周锚固钢片、角钢条使其形成一种类似框架结构的加固方法,在相邻的两个钢片之间用缀条连接,采用螺栓锚固,提高其承载力和刚度提高,这种加固方法叫隐形梁柱法。这种加固的砌体结构承载力是介于框架结构和砌体结构之间的一种新型加固方法,利用了砌体墙刚度较大,加固的隐形梁柱延性较好,隐形梁柱和砌体墙共同作用,刚柔并济,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抗侧能力和抵御地震荷载的能力,可以弥补砌体结构的不足。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性好,刚度大,承载力大,具有较好发展前景,较以往的加固最突出的不同点是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弱框架结构的计算方法对墙体的承载力和刚度进行计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砌体结构建筑加固
,是一隐形梁柱加固技术。
技术介绍
砌体结构是指用砖砌体、石砌体或其它砌块砌体建造的结构,其中以石砌体和砖砌体结构的历史尤为悠久。砌体结构发展至今,国内外己在结构的研究、设计、计算及应用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砌体结构在我国虽己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是一直到解放前,发展都比较缓慢。建国以后,我国的砌体结构得到迅速发展。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砌体结构还大量的存在我国城镇当中,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 断发展,建筑行业也不断进步,我们发现在建造这些房屋时,由于错误的设计、低劣的施工、不适当的使用等原因使建筑物不能满足正常的使用,甚至濒临破坏。其次,在恶劣的环境下长期使用,使材料的性能恶化。再次,结构使用要求和设计标准的变化。最后还包括地震、火灾及爆炸等灾害的发生。目前,在我国仍在使用的高龄砌体结构建筑中,以上问题几乎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些房屋的存在,有很大的隐患,居住在其中就相当于一颗不定时的炸弹,一旦发生地震,后果不堪设想。512汶川地震给我们留下了血的记忆,无数鲜活的生命被埋在了废墟底下,景色秀丽的城镇也在大地的颤抖下,不堪一击,进入眼帘的是满目疮痍。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隐形梁柱加固方法,其特征是在于:先去除原有的砂浆保护层,在底层用设备打磨出一条和缀条或者纵钢片同厚的稍宽的磨槽,横钢片(1)、纵钢片(2)和角钢条(6)都穿到墙的端部,并且横钢片(1)在缀条Ⅰ(3)的下部,纵钢片(2)在缀条Ⅱ(4)的上部,角钢条(6)在横钢片(1)的上部,纵钢条(2)在L型缀条Ⅱ(5)上部,用螺栓先固定钢片和缀条,再用螺栓对螺杆进行分批预应力,同理完成角钢条和纵钢片(2)、横钢片(1)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凤池李显众罗辉张满园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