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类分离式建筑消能减震、隔震技术。
技术介绍
1976年7月28日,在中国河北省唐山市发生7. 6级大地震,晃动12秒钟,造成24万多人死亡,占该市人口的1/4,96%以上的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人民币以上。2008年5月12日,在中国四川省汶川县龙门山地质断裂带发生8级大地震,晃动22秒钟,死亡与失踪87150人,震中和重灾区,大部分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人民 币。全球每天发生地震约一万五千多次,经常造成人员伤亡,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海嘯、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地震发生后给人民造成停水、停电,通讯、交通中断等,“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一直是地震专家以及建筑师们研究的课题,我们应该为人类的生命保障和财产安全尽一份社会责任!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的建筑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主流,其特点是框架结构的支柱与地下桩基连接成一个整体,当构造地震发生时,支柱断楼板塌房屋倒,建筑内的人非死即伤!本专利技术专利抗震建筑是将建筑与地基或建筑与基础分离断开,建筑地面以上部分与基础或地基不是一个整体 ...
【技术保护点】
一类建筑抗震、隔震技术,其特征在于建筑与地基之间、建筑地面以上部分与基础、建筑多层结构之间设置为分离式,主要包括:分离的建筑与地基之间、建筑地面以上部分与基础、建筑多层结构之间设置有垫隔物、无垫隔物和其它三大类,当构造地震发生时,大地在晃动,建筑相对静止,起到防震、消能减震的效果。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