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更换钢连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6065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1:19
一种可更换钢连梁,包括可更换消能梁段以及置于可更换消能梁段两端的非消能梁段,可更换消能梁段和非消能梁段间通过端板和高强螺栓连接,可更换消能梁段截面高度低于非消能梁段,且可更换消能梁段与楼板脱开,非消能梁段的屈服承载力大于可更换消能梁段;强震作用下可更换消能梁段剪切屈服、耗散地震能量,而两端非消能梁段保持弹性;可更换消能梁段与楼板脱开,既可减轻地震作用下楼板开裂,也便于震后消能梁段的快速更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强震后可更换钢连梁耗能能力强,震后可快速修复,且施工简便,使用该连梁可提升高层建筑结构强震后功能快速恢复的能力,具有广阔的市场推广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和结构抗震
,特别涉及一种可更换钢连梁
技术介绍
拥有众多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特征。高层、超高层建筑的使用人口众多、预期使用寿命长,一旦发生地震损伤,将导致大量用户迁出避难,会对社会安定和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由于高层建筑体量大、结构体系复杂,震后修复加固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会明显高于中低层建筑。对于有些作为城市商业或金融中心的重要高层建筑,地震损伤引起的停业损失可能超过建筑结构本身的造价。因此,现代高层建筑在满足地震安全的前提下,提升其震后功能快速恢复能力是结构抗震技术的发展方向。高层建筑大量采用框架-核心筒、或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其中剪力墙是最主要 的抗侧力单元,往往承担了超过80%的基底剪力和50%以上的地震倾覆弯矩。目前使用最多的仍是钢筋混凝土联肢剪力墙,实践表明,钢筋混凝土联肢墙刚度大、承载力高,合理设计后具有一定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可以做到大震不倒,但其地震损伤修复却很困难。其中钢筋混凝土连梁一般跨高比小,在地震往复作用下易发生剪切破坏,震后须对整根连梁修复,耗时耗力。近年来,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国家采用钢连梁代替钢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更换钢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更换消能梁段(2)以及置于可更换消能梁段(2)两端的非消能梁段(1),所述可更换消能梁段(2)和非消能梁段(1)间通过端板和高强螺栓(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晓东马琦峰钱稼茹潘鹏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