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具有抗PID效应的减反射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88401 阅读:5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制备具有抗PID效应的减反射膜的方法,包括:对炉管抽真空,保持炉内温度420℃,压力80mTorr,时间为4分钟;对硅片进行预处理,温度420℃,一氧化二氮流量为3.8~5.2slm,压力为1700mTorr,预处理3分钟;压力测试,保证设备内部压力50mTorr恒定,保持0.2~0.5分钟;预沉积,温度为420℃,氨气流量为0.1?~0.9slm,硅烷流量为180?~200sccm,一氧化二氮流量为3.5~5.1slm,压力为1000mTorr,射频功率4300瓦,持续时间0.3~0.5分钟;沉积,温度为450℃,氨气流量为2000~2200sccm,硅烷流量为7000~8500sccm,一氧化二氮流量为2~3.4slm,压力为1700mTorr,射频功率4300瓦,持续时间3~5分钟;氮气吹扫冷却,温度为420℃,氮气流量为6~12slm,压力为10000mTorr,吹扫时间5~8分钟。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减反射膜具有抗PID效应,因此,光伏组件的抗衰减能力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加工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制备具有抗PID效应的减反射膜的方法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片是一种能量转换的光电元件,它可以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把光能转换为电能,实现光伏发电。在太阳能娃片的表层沉积一层减反射膜,以降低娃片表面对光的发射,从而有效改善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同时,减反射膜还能对太阳能电池起到表面钝化和体钝化的作用,因此,在选择减反射膜材料时应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问题,适于作晶体硅太阳电池光学减反射膜的材料有氮化硅、氮氧化硅等薄膜材料。目前,主要采用PEV⑶生长减反射膜。PEV⑶技术原理是利用低温等离子体作为能 量源,利用高频电源及低压条件产生辉光放电,并使样品升温到预定的温度,然后通入适量的反应气体,气体经过辉光发电作用后受激发产生等离子,依靠电场作用在样品表面形成固态薄膜。目前的太阳能电池生产中,一般以氨气和硅烷作为反应气体,反应之后形成深蓝色的薄膜,其中的氮化硅起减反射作用,而氢可以起到体钝化的作用。PEVCD法镀膜对温度、真空度均有较高要求,由于是几种不同气体参加等离子反应,反应生成物复杂,并且由于反应气体常为有毒、易燃易爆气体,存在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具有抗PID效应的减反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面的步骤:(1)对炉管抽真空,保持炉内温度420℃,压力80mTorr,时间为4分钟;(2)对硅片进行预处理,温度420℃,一氧化二氮流量为3.8~5.2slm,压力为1700mTorr,预处理3分钟;(3)压力测试,保证设备内部压力50mTorr恒定,保持0.2~0.5分钟;(4)预沉积,温度为420℃,氨气流量为0.1?~0.9slm,硅烷流量为180~200sccm,一氧化二氮流量为3.5~5.1slm,压力为1000mTorr,射频功率4300瓦,持续时间0.3~0.5分钟;(5)沉积,温度为450℃,氨气流量为2000~2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仑卢春辉吴俊清侯泽荣王金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集团宜兴迈吉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