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镍二硅铜合金板带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88296 阅读:4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铜镍二硅铜合金板带,具体为一种铜镍二硅铜合金板带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高铁及电气化铁路专用铜镍二硅铜合金板带的最终抗拉强度差的问题。铜镍二硅铜合金板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铜、镍、硅按比例放入工频有芯感应炉的炉体内后进行熔炼工艺,充分搅拌得到熔炼水;采用石墨内套结晶器进行半连续铸造工艺得到矩形铸锭;将矩形铸锭放入煤气连续加热炉中加热;再将铸锭用两辊可逆热轧机进行5道次可逆轧制;将热轧坯开卷后用双面铣削设备进行双面铣面得到板带;采用四辊可逆粗轧机进行7道次可逆轧制;再进行退火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产品材料软、塑性好、易成型;可广泛适用于铜合金板带的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铜镍二硅铜合金板带,具体为一种。
技术介绍
高铁及电气化铁路专用铜镍二硅铜合金板带(即CuNi2Si板带)主要用于制作接触网零件,而接触网零件理想的最终抗拉强度为> 600MPa。目前国内生产的CuNi2Si板带为时效硬态(即Y态),下游用户直接冲压成型,冲压后不再进行热处理,存在的问题是1、产品最终抗拉强度为480-580MPa,达不到接触网零件的技术要求;2、因产品为时效硬态,所以冲压时由于材料硬、塑性差,不易冲压成型,存在开裂和残余应力大的风险,而且冲压时模具承受的负荷大,易损坏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高铁及电气化铁路专用铜镍二硅铜合金板带的最终抗拉强度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如下步骤 (I)、根据工频有芯感应炉的有效容积,按照质量比为铜镍硅=97. 5:2:0.5进行配料;将铜、镍放入工频有芯感应炉的炉体内后加热至1250-1280°C进行熔炼工艺,熔炼完成后将硅加入炉体内并在熔体表面覆盖一层厚度为150-200mm的木炭后保温30分钟,然后,充分搅拌得到熔炼水(熔炼水也称为铜水)。(2)、采用底部安装有二次冷却装置的石墨内套结晶器对上述铜水进行温度为1250-1280°C、拉铸速度3. 8-4. O米/小时的半连续铸造工艺得到厚度为150mm的矩形铸锭。先采用石墨内套结晶器自带的冷却装置对矩形铸锭冷却后再采用二次冷却装置对矩形铸锭冷却,这样冷却强度不会过大,避免引起内应力太大从而导致铸锭出现裂纹或铸造后料坯开裂,而且两次冷却实现红锭铸造,降低了铸锭内应力,从而得到致密均匀的铸造组织。所述二次冷却装置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技术,至少可采用专利号为201120261931.9的铜合金铸坯的二次冷却装置,使用时将其悬挂于石墨内套结晶器的底部。(3)、将上述矩形铸锭放入煤气连续加热炉中加热3小时至900-920°C后再保温2.75-3. 25小时;再将铸锭用热轧轨道上下均安装在线冷却装置的两辊可逆热轧机进行初轧温度为900-920°C、终轧温度为800-850°C的150-110-60-32-19-16的5道次可逆轧制;最后一道次出轧辊后打开安装于热轧轨道上下的在线冷却装置进行冷却速度为10°C /S以上的带坯在线水冷,冷却至室温后将热轧坯直接空心打卷。(4)、将上述热轧坯在开卷机上开卷后用双面铣削设备进行上下铣削厚度均为O. 8-lmm的双面铣面以去除热轧坯表面的氧化皮,得到板带。(5)、将上述板带采用四辊可逆粗轧机进行14-12. 8-10-8-6. 2-5-4-3. 6±0. 03的7道次可逆轧制;再用铜带连续光亮退火炉进行加热温度为900°C、出炉温度40-50°C的退火工艺,从而得到CY状态铜镍二硅铜合金板带。所述工频有芯感应炉、石墨内套结晶器、两辊可逆热轧机、开卷机、双面铣削设备、四辊可逆粗轧机、铜带连续光亮退火炉均为现有产品,可直接从市场中购得。将上述制备方法中得到的熔炼水用坩埚取样后倒入石墨模,冷却至固态后去掉底部的氧化层,在光谱分析仪上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其结果如下表I所示,符合GB标准。表I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工频有芯感应炉的有效容积,按照质量比为铜镍硅=97.5:2:0. 5进行配料;将铜、镍放入工频有芯感应炉的炉体内后加热至1250-1280°C进行熔炼工艺,熔炼完成后将硅加入炉体内并在熔体表面覆盖一层厚度为150-200mm的木炭后保温30分钟,然后,充分搅拌得到熔炼水; (2)、采用底部安装二次 冷却装置的石墨内套结晶器对上述熔炼水进行温度为1250-1280°C、拉铸速度3. 8-4. O米/小时的半连续铸造工艺得到厚度为150mm的矩形铸锭; (3)、将上述矩形铸锭放入煤气连续加热炉中加热3小时至900-920°C后再保温2.75-3. 25小时;再将铸锭用热轧轨道上下均安装在线冷却装置的两辊可逆热轧机进行初轧温度为900-920°C、终轧温度为800-850°C的150-110-60-32-19-16的5道次可逆轧制;最后一道次出轧后打开安装于热轧轨道上下的在线冷却装置进行冷却速度为10°C /S的带坯在线水冷,冷却至室温后将热轧坯直接空心打卷; (4)、将上述热轧坯在开卷机上开卷后用双面铣削设备进行上下铣削厚度均为O.8-lmm的双面铣面以去除热轧坯表面的氧化皮,得到板带; (5)、将上述板带采用四辊可逆粗轧机进行14-12.8-10-8-6. 2-5-4-3. 6±0. 03的7道次可逆轧制;再用铜带连续光亮退火炉进行加热温度为900°C、出炉温度40-50°C的退火工艺,从而得到铜镍二娃铜合金板带。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铜镍二硅铜合金板带,具体为一种,解决了现有高铁及电气化铁路专用铜镍二硅铜合金板带的最终抗拉强度差的问题。包括如下步骤将铜、镍、硅按比例放入工频有芯感应炉的炉体内后进行熔炼工艺,充分搅拌得到熔炼水;采用石墨内套结晶器进行半连续铸造工艺得到矩形铸锭;将矩形铸锭放入煤气连续加热炉中加热;再将铸锭用两辊可逆热轧机进行5道次可逆轧制;将热轧坯开卷后用双面铣削设备进行双面铣面得到板带;采用四辊可逆粗轧机进行7道次可逆轧制;再进行退火工艺。本专利技术制得的产品材料软、塑性好、易成型;可广泛适用于铜合金板带的生产。文档编号C22C1/02GK102864334SQ201210343488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7日专利技术者陈清香, 张晓敏, 樊华丽, 王全仁, 王少华, 张淑琴, 王鸿远, 韩彩香, 侯冬芳, 王钰箐 申请人:山西春雷铜材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铜镍二硅铜合金板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工频有芯感应炉的有效容积,按照质量比为铜:镍:硅=97.5:2:0.5进行配料;将铜、镍放入工频有芯感应炉的炉体内后加热至1250?1280℃进行熔炼工艺,熔炼完成后将硅加入炉体内并在熔体表面覆盖一层厚度为150?200mm的木炭后保温30分钟,然后,充分搅拌得到熔炼水;(2)、采用底部安装二次冷却装置的石墨内套结晶器对上述熔炼水进行温度为1250?1280℃、拉铸速度3.8?4.0米/小时的半连续铸造工艺得到厚度为150mm的矩形铸锭;?(3)、将上述矩形铸锭放入煤气连续加热炉中加热3小时至900?920℃后再保温2.75?3.25小时;再将铸锭用热轧轨道上下均安装在线冷却装置的两辊可逆热轧机进行初轧温度为900?920℃、终轧温度为800?850℃的150?110?60?32?19?16的5道次可逆轧制;最后一道次出轧后打开安装于热轧轨道上下的在线冷却装置进行冷却速度为10℃/S的带坯在线水冷,冷却至室温后将热轧坯直接空心打卷;(4)、将上述热轧坯在开卷机上开卷后用双面铣削设备进行上下铣削厚度均为0.8?1mm的双面铣面以去除热轧坯表面的氧化皮,得到板带;(5)、将上述板带采用四辊可逆粗轧机进行14?12.8?10?8?6.2?5?4?3.6±0.03的7道次可逆轧制;再用铜带连续光亮退火炉进行加热温度为900℃、出炉温度40?50℃的退火工艺,从而得到铜镍二硅铜合金板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清香张晓敏樊华丽王全仁王少华张淑琴王鸿远韩彩香侯冬芳王钰箐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春雷铜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