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志金专利>正文

装载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86779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装载输送系统,其包括总控制器、设置在轨道上的多个装载车,每个装载车均电性连接总控制器且由总控制器按照预设控制条件进行统一控制;其中,每个装载车包括:框架式结构的支撑架;设置在工作板下方的承载箱和工作槽;设置在工作板上且电性连接总控制器的升降驱动装置和行进驱动装置,升降驱动装置通过升降联动装置连接承载箱并带动承载箱升降运动,而行进驱动装置驱动行走轮运动;设置在工作板下方的接水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尤其适用表面处理、电泳涂装的产生工艺中作为专用装载兼输送设备,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少、实现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生产辅助工具,具体涉及的是ー种能在轨道上跨区互换运行,又能升降运动的装载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电泳涂装是当前国际上最安全、最环保的一种涂装生产设备,但由于该设备一直延用传统的悬挂链的输送方式,因此,在所有电泳涂装生产设备上只能采用传统的船形槽体来设计电泳涂装生产线,而船形槽体的长度又取决班产量和エ件的大小。仅以エ件长度和宽度为1000X IOOOmm来计算,它的エ艺流程从前处理酸洗180S、到电泳后的纯水洗80S和鲜纯水喷淋结束,整个过程还不包括各槽体间的过渡段,时间大 约为21分多钟;按一般较低的产量每分钟3M链速计算,ー个60秒的水洗槽其长度大约为7. 5M ;这还不包括槽体与槽体之间的过渡段,过渡段一般为I. 5M 2M ;就整个槽体的安装面积的长度大约是145M,宽度加上辅助设备和过道大约是Sm,就这ー个前处理加电泳生产线还不包括烘烤炉、消防通道其占地面积应该是1300多平方米。如果班产量提高或电泳的エ件加大加长,则槽体也相应加大加长,由于此类电泳涂装生产设备的安装其占地面积之大,生产过程中能耗也相应大幅度提高等因素,使得众多对电泳涂装生产设备望而兴叹。虽然,近年来在沿海发达地区有一些类似家庭小作坊的企业采用电动葫芦的作业方式,但这种非自动化作业的电泳方式在产品质量上完全没有丝毫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ー种装载输送系统,以解决目前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电动葫芦装载、输送时存在不易于控制、设备占地面积大且实现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ー种装载输送系统,其包括总控制器、设置在轨道上的多个装载车,每个装载车均电性连接总控制器且由总控制器按照预设控制条件进行统ー控制;其中,每个装载车包括框架式结构的支撑架,该支撑架的两个侧板内相对设置托板,且支撑架的底部各个角落上分別设置行走轮;设置在支撑架内的工作板,工作板的末端分别通过承カ结构固定在两个托板上;设置在工作板下方的承载箱和工作槽;设置在工作板上且电性连接总控制器的升降驱动装置和行进驱动装置,升降驱动装置通过升降联动装置连接承载箱并带动承载箱升降运动,而行进驱动装置驱动行走轮运动;设置在工作板下方的接水装置,包括接水盘、回转轮、驱动回转轮的接水盘驱动电机、用于检测承载箱从エ作槽中取出或放入过程中位置的位置传感器,由接水盘驱动电机根据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驱动回转轮带动接水盘在接水位置和收拢位置之间切换运动。其中,升降联动装置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升降导轨,该两根升降导轨的其中一末端固定连接工作板;且在两根升降导轨之间设置若干个定位板;设置在两根升降导轨之间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且在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之间固定连接ー个导板。其中,升降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板上的升降电机;用于控制升降电机工作状态的第一电机控制系统,其电性连接总控制器并受总控制器控制,且升降电机通过传动结构连接轴承;与轴承轴连接的转动器;在转动器上设置连接带,该连接带的一末端固定连接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另一末端通过万向轴连接设置在升降导轨一侧的配重导轨上的配重块。其中,连接带的一末端通过两个连接器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其中,位置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机控制系统,由第一电机控制系统根据位置传感器的输出结果控制接水盘驱动电机。其中,行进驱动装置包括行走驱动电机,以及控制走驱动电机工作的第二电机控制系统,其电性连接总控制器并受总控制器控制;连接在行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行走轮之间的行走驱动轴。 其中,在侧板与托板之间连接设置支承板。其中,承力结构包括一末端固定在托板上的承接部,承接部的另一末端上铺设不锈钢方通;在不锈钢方通上方设置一个固定连接工作板的固定板;两个L形的限位板,其一末端分别固定连接工作板,另一末端分别相对设置在承接部的中部,且两个限位板的相对末端之间形成小于承接部的末端外径的间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装载输送系统是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辅助工具,由总控制器按照根据生产工艺要求预先设定的控制条件进行统一控制多个装载车工作。每个装载车由行进驱动装置驱动行走轮,驱动装载车运动至设定的工作位置,由升降驱动装置将装载由待处理工件的承载箱放入工作槽进行处理,待处理完毕后,再由升降驱动装置将承载箱提升从工作槽中取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装载车,尤其适用表面处理、电泳涂装的产生工艺中作为专用装载兼输送设备,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少、实现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装载车的主视图;图3是装载车的升降驱动装置与接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中装载车的俯视图。图5是图2中承力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工厂生产过程中,能在轨道上跨区互换位置进行前行/后退运行,又能将工件进行升降运动的装载输送系统。如图I所示,该装载输送系统包括多个用于提升工件(图中未画出)并能够在轨道(图中未画出)上运动以输送工件的装载车,每个装载车均由总控制器按照根据生产工艺要求预设控制条件进行统一控制。结合图2所示,每个装载车具有相同结构,均包括支撑架1,采用框架式结构,支撑架I包括垂直地面设置的两个侧板11、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11上部末端之间的顶板12、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侧板11内侧的托板13、两个支承板14,其中,托板13的其中一末端连接侧板11,托板13的另一末端连接支承板14的一末端,而支承板14的另一末端连接在托板13下方位置的侧板11上,依靠支承板14使托板13保持水平设置;设置在支撑架I内的工作板3,工作板3的末端分别通过承力结构固定在两个托板13上;固定设置在工作板3上的升降驱动装置4和行进驱动装置5 ;在工作板3下方设置连接升降驱动装置4的升降联动装置;支撑架I的下方设置承载箱8和工作槽9,其中承载箱8可放置在工作槽9中,且承载箱8通过连接带与升降联动装置连接,由升降联动装置带动承载箱8上升或下降运动,从而将承载箱8从工作槽9中取出或放入工作槽9之中。升降联动装置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升降导轨61,该两根升降导轨61的其中一末端固定连接工作板3的下侧面;且在两根升降导轨61之间设置若干个用于保持两根升降导轨61固定的定位板62 ;设置在两根升降导轨61之间第一滑板63和第二滑板64,该第一滑板63和第二滑板64平行设置;且在第一滑板63和第二滑板64之间固定连接一个导板65,以保持第一滑板63和第二滑板64同时做相同运动;第二滑板64固定连接承载箱8。 结合图3和图4所示,升降驱动装置4包括设置在工作板3上的升降电机41 ;用于控制升降电机41工作状态的第一电机控制系统,其电性连接总控制器并受总控制器控制;通过传动结构(比如传动链条、传动齿轮)连接轴承42,由轴承42与一个转动器43的转轴连接,由升降电机41依次通过传动结构、轴承42带动转动器43转动;在转动器43上设置连接带44,该连接带44的一末端通过两个连接器45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滑板63和第二滑板64,而连接带44的另一末端通过万向轴46连接配重块47,而该配重块47依据设置在升降导轨61 —侧的配重导轨48中运动,以保持承载箱8在上升或下降运动过程中的平衡。因此,升降电机41的转动通过连接带44带动第一滑板63和第二滑板64沿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载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总控制器、设置在轨道上的多个装载车,每个装载车均电性连接总控制器且由总控制器按照预设控制条件进行统一控制;其中,每个装载车包括:框架式结构的支撑架,该支撑架的两个侧板内相对设置托板,且支撑架的底部各个角落上分别设置行走轮;设置在支撑架内的工作板,工作板的末端分别通过承力结构固定在两个托板上;设置在工作板下方的承载箱和工作槽;设置在工作板上且电性连接总控制器的升降驱动装置和行进驱动装置,升降驱动装置通过升降联动装置连接承载箱并带动承载箱升降运动,而行进驱动装置驱动行走轮运动;设置在工作板下方的接水装置,包括接水盘、回转轮、驱动回转轮的接水盘驱动电机、用于检测承载箱从工作槽中取出或放入过程中位置的位置传感器,由接水盘驱动电机根据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驱动回转轮带动接水盘在接水位置和收拢位置之间切换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金
申请(专利权)人:陈志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