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吸附树脂再生方法,具体地说,是ー种吸附有机化合物的非极性吸附树脂再生方法。
技术介绍
树脂吸附技术作为ー种废水处理新技术已逐步应用于各类エ业有机废水的治理与资源化中,其中疏水性吸附树脂被广泛应用于酚类、羧酸类、卤代芳烃、苯胺类等多种有机污染物的分离回收。目前树脂吸附净化有机废水技术开发多集中于强化树脂的吸附性能,而对树脂的脱附再生基本上只是采用无机酸、碱转化有机污染物为离子态或升高温度或采用有机溶剂提高被吸附物质在脱附剂中的溶解度而实现树脂的脱附再生,上述方法的脱附速度慢、效率低、成本高。同时,在エ业废水中,很多诸如医药、农药、染料等精细化工中间体生产废水中污染物种类多、浓度低,可以使用各种吸附树脂进行吸附分离,以利于废水 的后续处理,但采用常规的酸、碱或有机溶剂脱附方法不仅效果差、成本高,而且树脂再生得到的高浓度脱附液无资源化价值,必须采取焚烧或安全填埋的方法加以处置,费用高昂,严重的制约了树脂吸附技术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往吸附有机化合物的非极性树脂需采用无机酸、碱或有机溶剂进行脱附再生,脱附速度慢、效率低、成本高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附有机化合物的非极性吸附树脂,载体为非极性树脂,其特征在于,采用浸渍法在非极性树脂上负载金属酞菁得到负载金属酞菁的非极性吸附树脂,所述的金属酞菁的负载量为树脂总质量的0.1?30%;所述的非极性树脂,是具有苯乙烯?二乙烯苯或者聚二乙烯苯骨架的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越,李志超,王亮亮,徐春蕾,牟立慰,钱荆宜,王文学,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