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促神经修复的材料,属于生物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理想的组织/器官修复是形成构造的完整性,S卩外型的修复,并且能够修复组织/器官的功能,形成功能上的整合修复,包括血管重建,神经重建等。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 SIS)是一种天然的细胞外基质类生物材料,通常由猪小肠制备。SIS主要含有胶原、氨基多糖、糖蛋白等成分,并且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对组织的修复重建及细胞的生长有重要作用,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可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多种受体作用后介导细胞信号转导,从而对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软骨细胞、骨细胞等多种细胞具有促进生长、分化的作用。研 究表明,SIS中的生长因子虽经消毒、冻干等处理,仍具有生物活性。同时,由于SIS具有无免疫原性、抗微生物活性,能促进组织再生等特性,已作为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广泛应用于尿道、膀胱、血管、肌腱、神经、骨等多种组织缺损修复。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是一种小分子蛋白,是神经营养因子中最早被发现,目前研究最为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促神经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小肠黏膜下层和神经生长因子,所述神经生长因子的含量为1~500pg/cm2。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慧琪,刘宏银,罗静聪,杨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