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CD146及其抗体诊断和治疗自身免疫病等炎症性疾病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提出CD146是包括自身免疫疾病等炎症性疾病的新靶标,抗CD146抗体是治疗这类疾病的新型靶向药物。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CD146或抗CD146的抗体或该抗体的功能形式在制备用于诊断和/或治疗炎症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CD146抗体治疗炎症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阻断炎症性细胞穿越血脑屏障及其他血管内皮细胞屏障,进而抑制活化淋巴细胞对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及其他相关组织的损伤,从而延缓多发性硬化症的进程和复发及相关组织的损伤,并减轻多发性硬化的症状及相关炎症的发展。与常规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相比,抗CD146抗体的副作用小,不会引起全身范围的免疫功能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免疫诊断和生物治疗领域。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CD146分子及其抗体在诊断和治疗炎症性疾病的应用。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的CD146单克隆抗体AA98及其功能形式的功能在于能够阻断自身免疫性细胞及炎症性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迁移及穿越到组织部位,进而阻断自身免疫性细胞及炎症细胞对中枢神经系统及相关组织的杀伤,从而延缓并阻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技术介绍
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种累及大脑和脊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可引起神经脱髓鞘和轴突损伤。目前认为,活化的淋巴细胞越过血脑屏障是MS炎性损伤的早期重要步骤。活化的炎性细胞穿过功能失常的血脑屏障,浸 润到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脱髓鞘和其它炎性损伤。正常情况下,血脑屏障对炎性细胞的通透性低,极少或很少有炎性细胞进入到中枢神经系统。但在多发性硬化症中,血脑屏障功能失调,其通透性在炎性因子的刺激下大大增加,导致炎性细胞轻易进入到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炎性损伤。因此,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量研究报道,粘附分子对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ICAM-1、整联蛋白(integrin)等等。已有的研究报道,α 4 β I整联蛋白是一种淋巴细胞表面膜分子,其配体VCAM-I在大脑和脊髓血管内皮细胞上表达,介导淋巴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和迁移,阻断α4β I整联蛋白与VCAM-I的相互作用可以减轻MS的炎性损伤。那他珠单抗(Natalizumab)(抗_α4β I整联蛋白)是第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MS的单克隆抗体。它通过阻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从而减少白细胞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浸润而延缓MS的发展。目前,阻断炎性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和迁移已经成为治疗MS及其它炎症性疾病的新方法。目前临床上治疗MS主要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这类药物有明显的抗炎效果和免疫抑制功能,然而其广泛的副作用限制了它的使用,如肾上腺功能抑制,心血管功能失调等。另外使用较为普遍的是生物类制剂,诸如多种单克隆抗体的使用。除了那他珠单抗(抗_α4β1整联蛋白)外,目前已在临床上使用或进入临床试验的单克隆抗体还有利妥昔单抗(Rituximab)(抗-0)20),阿仑单抗(Alemtuzumab)(抗-0)52),达克珠单抗(Daclizumab)(抗-IL2R),这些均是针对免疫细胞本身的抗体,这些抗体直接导致的副作用主要是免疫细胞的功能缺陷,进而引起其他免疫相关的疾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首次提出CD146是包括自身免疫疾病等炎症性疾病的新靶标,抗CD146抗体是治疗这类疾病的新型靶向药物。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相比,抗CD146抗体的副作用小,不会引起全身范围的免疫功能的损伤。CD146及其抗体在包括自身免疫疾病等炎症性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是基于以下重要的科学发现(I)可溶性CD146在多发性硬化症病人的脑脊液中显著增加。(2)细胞粘附分子CD146在人和小鼠的血脑屏障内皮细胞上过度表达,能被TNF-α和IFN-Y等炎性因子诱导上调表达;(3)⑶146在许多炎症疾病的血管内皮上过度表达,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组织的新生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层新生血管和炎症性肠病的新生血管上都可以检测到⑶146的过度表达;(4)血管内皮细胞上过度表达的CD146与发病机制相关,在介导淋巴细胞穿越血管内皮屏障起着重要的作用;(5)在MS的小鼠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encephalomyelitis, EAE)实验中,我们发现抗⑶146抗体AA98显著减缓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小鼠的发病和症状。机理研究表明,CD146抗体能够阻止炎性细胞的浸润,减少神经轴突损伤点和损伤面积;(6)CD146抗体同样能够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 RA),减缓疾病进展,减轻关节炎症状和关节损伤。CD146在调节炎症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和迁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自主研制的抗CD146功能性单抗AA98在体外细胞功能实验迁移测定中能较好地抑制活化淋巴细胞穿越脑血管内皮细胞形成的单层细胞层。因此,我们认为血脑屏障内皮细胞上 CD146可能作为一种靶标,其抗体AA98可以阻断炎症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从而进一步阻断炎症细胞浸润到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脱髓鞘性损伤。抗CD146抗体可应用于MS的诊断和治疗。相似的,CD146也可以作为其他炎症性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靶标,抗CD146抗体可以阻断炎性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以及阻断炎性细胞浸润到局部组织引起炎症损伤。该种抗体的特异性较好,不会引起全身范围的免疫功能性的损伤。因此,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涉及CD146在制备用于诊断和/或治疗炎症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再一方面涉及抗CD146的抗体或该抗体的功能形式在制备用于诊断和/或治疗炎症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在本专利技术中,炎症性疾病可以是自身免疫疾病。在本专利技术中,炎症性疾病可包括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腹膜炎、动脉粥样硬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诊断和/或治疗炎症性疾病是多发性硬化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方案,诊断和/或治疗炎症性疾病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方案,诊断和/或治疗炎症性疾病是急性腹膜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方案,诊断和/或治疗炎症性疾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在本专利技术中,抗CD146的抗体或该抗体的功能形式可包括抗CD146的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和人源化抗体。在本专利技术中,抗CD146的抗体或该抗体的功能形式是抗CD146的抗体的功能耦合物,其中与抗体结合的物质可以是药物、毒素、放射活性剂、酶、细胞因子或另一种抗体。在本专利技术中,抗⑶146的抗体优选地是单克隆抗体AA98。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涉及CD146或抗CD146的抗体或该抗体的功能形式在制备诊断多发性硬化症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检测受试者脑脊液中可溶性CD146的水平。在本专利技术的这一方面,药物可制备成试剂盒的形式。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涉及抗CD146的抗体或该抗体的功能形式在制备用于人体炎症细胞和血管损伤定位以及导向治疗的药物中的应用。优选地,所述抗CD146的抗体或该抗体的功能形式包括抗CD146的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和人源化抗体。更优选地,所述抗⑶146的抗体是单克隆抗体AA98。为了更全面地理解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下列实施例。附图说明从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将更明显,其中图I.临床标本多发性硬化症病人脑脊液中可溶性CD146显著增加(病人VS正常0. 31 ±0. 206nM vs O. 04±0· 047ηΜ, ρ < O. 0001)。图2.临床标本多发性硬化症病人血脑屏障内皮细胞上⑶146分子过度表达,在正常人血脑屏障内皮细胞低表达。(⑶31为血管内皮细胞的标志分子)。图3.⑶146的表达,其中,A :正常小鼠脊髓组织血管上⑶146低表达,而B :小鼠多 发性硬化症脊髓组织血管上皮⑶146高表达。图4.⑶146的表达,其中,A-B :正常的大鼠关节组织血管上⑶146较少,而C-F :大鼠类风湿性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CD146或抗CD146的抗体或该抗体的功能形式在制备用于诊断和/或治疗炎症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锡蕴,罗永挺,段红霞,冯立群,卢迪,杨东玲,冯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