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于沙发(S)的角度可调的铰链中,沙发装有可斜倚的倚靠部分(3),可以使倚靠部分(3)沿竖向摆动,并且沿倾斜方向多级地停止摆动以保持所需的倾斜角,设有防折皱机构(50),并且设有弹性元件(2),给出旋转抵抗力矩(M)以限制倚靠部分(3)沿竖向摆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家具例如沙发和椅子的角度可调的铰链。
技术介绍
通常,用于使安装在家具例如沙发和椅子上的头枕、扶手和搁脚板可斜倚的可调铰链被广泛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提出了一种角度可调的铰链,使斜倚部件可以沿竖向摆动,在倾斜方向停止摆动从而将斜倚部件以预定的多级倾斜角度固定,如第4296223号日本专利中所公开的那样。 但是,如图17中所示,在使用了常规角度可调的铰链55的家具中,当处于倾斜姿态的可斜倚倚靠部分51例如头枕部分、扶手部分或搁脚板部分被沿着竖向A竖起时,可能会在罩套52上产生松弛的折皱53。例如,特别是在用皮革装饰过的大体积和奢华家具中很可能会产生折皱53,由于折皱53的产生会降低使用舒适度(就座舒适度)并显著破坏家具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提供一种角度可调的铰链,借助该铰链能够使带有(倾斜的)倚靠部分51的家具罩套始终保持美观的平滑表面,也就是不会产生折皱53的拉紧表面。附图说明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介绍,在附图中 图I是应用了本专利技术中角度可调的铰链的位置示例的简化透视 图2A到图2D是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以顺序地解释防折皱机构功能的功能说明性视 图3是该实施例的透视 图4是不出了最大倾斜状态的侧视 图5是示出了角度可调的铰链从最大倾斜状态略微竖起的状态的侧视 图6是示出了角度可调的铰链以接近于竖立姿态竖起的状态的侧视 图7是示出了竖立姿态的侧视 图8是示出了锁扣已释放的状态的侧视 图9是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 图10是示出了最大倾斜状态的左侧侧视 图11是示出了最大倾斜状态的右侧侧视 图12是将部分截面省略了防折皱机构示出的左侧侧视 图13是将部分截面省略了防折皱机构示出的正视图;图14是以最大倾斜状态示出的用于说明主体部分结构的左侧侧视 图15是以竖立姿态示出的用于说明主体部分结构的左侧侧视 图16A到图16F是角度调节机构的功能说明图;以及 图17是示出了常规示例的使用状态以及常规示例中的问题的说明性透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就参照附图来介绍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图I中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角度可调的铰链被用于家具例如装有可斜倚(可倾斜的)倚靠部分3的沙发S和椅子(图中未示出)。多个角度可调的铰链I被用于沙发S。在图I示出的沙发S中,就座部分41和靠背部分(背部)40由左右腿部42固定。 靠背部分(背部)40具有可围绕水平摆动轴线L13倾斜的倚靠部分3,并且倚靠部分3具体地是头枕部分30。也就是说,靠背部分40由较下方位置的固定底座部分40F和较上方位置的可倾斜头枕部分30构成,并且头枕部分30 (倚靠部分3)和固定底座部分40F由共用罩套28覆盖。就座部分41具有可围绕水平摆动轴线L13倾斜的倚靠部分3,并且倚靠部分3具体地是搁脚板部分31。也就是说,就座部分41由沙发后方位置的固定底座部分41F和前 方(前向)位置的可倾斜搁脚板部分31构成,并且搁脚板部分31 (倚靠部分3)和固定底座部分41F由共用罩套28覆盖。臂部43具有可围绕水平摆动轴线L13倾斜的倚靠部分3,并且倚靠部分3具体地是扶手部分32。也就是说,臂部43由在较下方位置与腿部42成形在一起的固定底座部分43F和在较上方位置可向外倾斜的扶手部分32构成,并且扶手部分32 (倚靠部分3)和固定底座部分43F由共用罩套28覆盖。如上所述,从固定侧(固定底座部分40F,41F和43F)到倚靠部分3,这些部分完全用(连续的)共用罩套28覆盖。角度可调的铰链I被构造为使倚靠部分3可以沿竖向A摆动,并且多级地沿倾斜方向B停止摆动以保持所需的倾斜角。图I中示出的角度可调的铰链I对应于图9至图13中示出的铰链,并且在需要时可以将图3至图7中示出的铰链设置在图I中相同的位置上。图3至图7中的实施例与图9至13中的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主要是在于是否存在弹性元件2,给出旋转抵抗力矩M(参照图12)以限制倚靠部分3沿竖向A摆动。并且,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角度可调的铰链I的最大特征在于设有防折皱机构50以限制随着倚靠部分3沿竖向A的摆动而在共用罩套28上产生松弛的折皱。防折皱机构50在图I中被简化,并且仅绘出了支架48,内框49 (以虚线示出)固定至支架48 (以下将参照图2至11详细介绍机构50)。图12和图13的图示中省略了防折皱机构50。如图12和图13以及图14至图16中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角度可调的铰链I设有一对围绕摆动轴线L13作为中心成形为圆形的平行壁部12a,每一个壁部12a上都旋转对称地设有四个楔形窗部5,旋转对称的对称轴为摆动轴线L13,可以在楔形窗部5内移动的一对活动的楔元件4被设置在旋转对称地180度的位置上,旋转对称的对称轴为摆动轴线L13,并且其中每一个楔元件4都在一侧具有齿状表面4a,一对弧形的咬合部分Ilb设置在壁部12a之间并且围绕摆动轴线L13作为中心成形以具有与齿状表面4a啮合的外齿,并且弹簧钢丝6始终将活动的楔元件4弹性地推压至该对弧形的咬合部分lib。壁部12a从连接片部分12伸出,被成形为对立的面板,其间可以插入咬合部分11b,并且穿有与摆动轴线L13同心的中心孔。在楔形窗部5内,靠近摆动轴线X的内侧是弧形面5b,并且弧形的楔面5a被成形在外侧。每一个楔面5a都围绕引导轴Y作为与摆动轴线L13同心的中心成形并且被以90度旋转对称地设置,旋转对称的对称轴为摆动轴线L13。也就是说,在图14中沿顺时针方向接近时,楔面5a和咬合部分Ilb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小(减小)。并且,活动的分级部分8被成形为从内侧上的弧形面5b凸出以引导活动的楔元件4。而且,设有回收空间9用于储存(在啮合释放状态下)不与咬合部分Ilb啮合的活动的楔元件4。每一个活动的楔元件4都分别被插入以180度旋转对称的位置设置的每一个楔形 窗部5内。活动的楔元件4被成形为略大于壁部12a之间的间隙尺寸,并且在插入楔形窗部5内时两端的侧部都从壁部12a的外表面伸出。活动的楔元件4的一个侧面是齿状表面4a,而弧形接触面4b被成形在另一个侧面上以接触楔面5a。活动的楔元件4具有引导斜面14以接触活动的分级部分8并将自身朝着远离咬合部分Ilb的方向引导。引导斜面14被成形在齿状表面4a的后缘部分上。连接该对咬合部分Ilb以围绕摆动轴线L13在壁部12a之间摆动。咬合部分Ilb被成形为脱离窗部分18上的外齿,脱离窗部分18穿过摆动片部分11以插入活动的楔元件4、在以180度旋转对称地的位置上成形,旋转对称的对称轴是摆动轴线L13。咬合部分Ilb的结构几乎不会在摆动片部分11的底端部分上产生应力集中。并且,在咬合部分Ilb内,用于将活动的楔元件4推压至回收空间9的推入式凸起15被成形在一个端部侧面(啮合终止部分的侧面)上,而用于将活动的楔元件4推出回收空间9的推出式凸起16则被成形在另一个端部侧面(啮合开始部分的侧面)上。弹簧钢丝6被切分为预定的长度并且被成形为直线。弹簧钢丝6的一端是直的,而另一端被弯成钩或圆以装至支撑部分17。弹簧钢丝6触及接触面4b并弹性变形为弧形,而且一直为活动的楔元件4弹性地提供弹力。接触面4b被成形为被引导至楔面5a以在咬合部分Ilb摆动时将活动的楔元件4设置在咬合部分Ilb和楔面5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角度可调的铰链,用于具有倚靠部分(3)和固定底座部分(40F,41F,43F)的家具,倚靠部分(3)可围绕水平的摆动轴线(L13)倾斜并由共用罩套(28)覆盖,并且在使倚靠部分(3)可以沿竖向(A)摆动的同时,沿倾斜方向(B)多级地停止摆动以保持所需的倾斜角,其特征在于一种结构,其中:设有连接至倚靠部分(3)的摆动臂(47),固定至固定底座部分(40F,41F,43F)的连接臂(46),以及连接摆动臂(47)和连接臂(46)的连接销元件(13);摆动臂(47)设有其底端(45)被连接至销元件(13)的摆动片部分(11),倚靠部分(3)的内框(49)固定至其上的支架(48),以及通过连接支架(48)和摆动片部分(11)而构成平行连接机构(H)的两个连接片(34,35);连接臂(46)具有其底端被连接至销元件(13)的连接片部分(12),以及固定至连接片部分(12)底端的封盖元件(7);设有防折皱机构(50)以限制随着倚靠部分(3)沿竖向(A)的摆动而产生松弛的折皱;并且防折皱机构(50)设有支架(48),通过连接支架(48)和摆动片部分(11)而构成平行连接机构(H)的两个连接片(34,35),以及将连接片(34,35)之一与封盖元件(7)相连的连接臂(37),从而随着倚靠部分(3)沿竖向(A)的摆动通过沿前端方向(P)移动支架(48)而增加摆动臂(47)的臂长(L4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下直伸,
申请(专利权)人:向阳技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