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式机柜及其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84103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0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离式机柜及其散热系统,包括柜体、冷风送风管以及热风排风管,所述冷风送风管设置在所述柜体底部,所述热风排风管设置在柜体顶部,柜体内设置有冷热风隔断挡板以及多个冷风导向板,冷风导向板与冷热风隔断挡板相邻设置,冷热风隔断挡板将柜体内的空间分为进风空间以及排风空间,多个通信设备安装在所述冷热风隔断挡板上,每个所述通信设备的一部分收容在进风空间中,另一部分收容在排风空间内,多个所述冷风导向板设置在进风空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该隔离式机柜的散热系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柜,尤其涉及通信系统使用的隔离式机柜及其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通信基站的机房内通常会设置有机柜,以分别安装各种通信设备。由于通信设备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如不能及时排出,将使内部温度越来越高,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设备损坏而停机,极大影响客户的正常使用。目前,通信运营商采用空调制冷对机房进行降温,达到对机柜内设备散热的目的。但是,由于机柜外壳的保护层导热能力差,使得传导过程热阻变大,散热效果很差,而且会使得冷量损耗严重,加大了电能损耗。另外,由于冷量的传导是先机房后机柜,冷量在机房建筑围护结构上的损耗也很大。除此以外,也有通信运营商采用机柜下送风的方式来对机 柜内的通信设备散热,但由于机柜排出的热气还是存留在机房内,虽然达到对机柜内设备散热的目的,但机房的温升只能靠空调制冷或通过温差对流方式来降低,由于机房的空间相对较大,且对使用自然冷源散热的利用率不高,因此仍然消耗大量的电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隔离式机柜及其散热系统。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离式机柜,包括柜体、冷风送风管以及热风排风管,所述冷风送风管设置在所述柜体底部,所述热风排风管设置在柜体顶部,柜体内设置有冷热风隔断挡板以及多个冷风导向板,冷风导向板与冷热风隔断挡板相邻设置,冷热风隔断挡板将柜体内的空间分为进风空间以及排风空间,多个通信设备安装在所述冷热风隔断挡板上,每个所述通信设备的一部分收容在进风空间中,另一部分收容在排风空间内,多个所述冷风导向在进风空间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式机柜设置在全封闭的机房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热风隔断挡板以及冷风导向板固定在所述柜体的内表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冷风导向板对应于一个通信设备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柜体上邻近所述热风排风管的位置设置有弹性胶板,以对进、出隔离式机柜的一电缆束密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冷风送风管一端与所述柜体的进风空间连通,冷风送风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强制送风器,其控制所述冷风送风管是否将冷风送入所述进风空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热风排风管设置在排风空间的外侧壁上,且与排风空间连通。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系统,其设置在封闭空间内。该散热系统包括多个上述的隔离式机柜;冷风送风总管,与一空调连接,并与所述多个隔离式机柜的冷风送风管均连通;以及热风排风总管,一端与一热交换器连接,另一端与大气连通,且与所述多个隔离式机柜的热风排风管均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散热系统还包括空气净化处理装置、制冷抽湿机、空调以及热交换器,空气净化处理装置与制冷抽湿机连接之后通过所述空调与所述冷风送风总管连通,以及通过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热风排风总管连通,所述空调与所述热交换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制冷抽湿机通过新风调节阀与空调以及热交换器相连通,热风排风总管两端上设置有排风调节阀以及回风调节阀,所述回风调节阀靠近热交换器设置,所述回风调节阀远离热交换器设置。上述隔离式机柜内安装有冷热风隔断挡板,将隔离式机柜分成前后两部分,切断隔离式机柜内冷热风的对流途径,以减少空调制冷所需的能耗。并设冷风导向板,强制将冷风吹向各设备进行散热。隔离式机柜采用全封闭结构,隔离式机柜底部或顶部电缆采用分类集束进出机柜,并采用弹性材料制作的弹性胶板对穿线口密封,提高隔离式机闭性,尽量减少冷量泄漏损耗。冷量由冷风送风管通过强制送风器从隔离式机柜底部送入,可针对的通信设备的进行集中散热。热风由隔离式机柜顶部安装的热风排风管集中直接排出。上述的散热系统通过强制送风器将冷风直接送入隔离式机柜降温,避免了冷量在每个传输环节的损耗,特别是建筑围护结构的冷量损耗,同时将原有的温差散热方式改为强制对流散热。可以减少空调制冷所需的能耗。提高了使用自然冷源散热的效果。依靠散热系统中的强制送风器将空调的送风管中的冷量直接输送到隔离式机柜,避免了传导过程中冷量损耗。依靠系统中的强制送风器产生大风量强制对流散热,而不是原来的温差对流散热,提高了散热效率。由此,空调制冷温度不需要很低,减少了空调制冷所需的能耗。当室外新风条件适合设备正常运行时,引入新风。通过制冷抽湿机、空气净化装置对新风进行处理。依靠散热系统中的热风排风总管将热风集中直接排出,避免了空调对热风的二次制冷所带来的能耗。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隔离式机柜的侧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隔离式机柜的正面半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散热系统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隔离式机柜,11、柜体,111、冷热风隔断挡板,113、冷风导向板,115、进风空间,117、排风空间,13、冷风送风管,131、强制送风器,15、热风排风管,17、弹性胶板,2、通信设备,3、机房,31、冷风送风总管,32、热风排风总管,33、空气净化装置,34、制冷抽湿机,35、新风调节阀,36、空调,37、排风调节阀,38、回风调节阀,39、热交换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多个附图对本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请参阅图I与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隔离式机柜1,用于收容并信设备2。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式机柜I设置在全封闭的机房3 (请参阅图3)内。当所述通信设备2运行时,会产生热量并散发在隔离式机柜I以及机房3内。本技术的隔离式机柜I能够通过强制对流能迅速带走机房3以及机柜内的通信设备2产生的热量,从而节约制冷能耗。具体的,所述隔离式机柜I包括柜体11、冷风送风管13以及热风排风管15。所述冷风送风管13设置在所述柜体11底部,所述热风排风管15设置在柜体11顶部。柜体11内设置有冷热风隔断挡板111以及多个冷风导向板113。冷热风隔断挡板111的端部固定在所述柜体11的内表面上,并将柜体11内的空间分为进风空间115以及排风空间117,多个通信设备2安装在所述冷热风隔断挡板111上,使得每个所述通信设备2的一部分收容在进风空间115中,另一部分收容在排风空间117内。多个所述冷风导 向板113设置在进风空间115内,并与冷热风隔断挡板111相邻设置。多个所述冷风导向板113固定在所述柜体11的内表面上。每个冷风导向板113对应于一个通信设备2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每个冷风导向板113相对于所诉通信设备2倾斜设置。冷风送风管13 —端与所述柜体11的进风空间115连通,以将冷风送入所述进风空间115。冷风送风管13的另一端(末端)设置有强制送风器131,用于控制所述冷风送风管13是否将冷风送入所述进风空间115。热风排风管15设置在排风空间117的外侧壁上,且与排风空间117连通,以将从所述通信设备2带出的热风通过所述热风排风管15排到空气中。另外,所述柜体11上邻近所述热风排风管15的位置设置有弹性胶板17,以对进、出隔离式机柜I的电缆束密封,切断了隔离式机柜I内的冷热风的泄漏通道。可以理解,只要是有产生漏风孔的地方均可以设置弹性胶板17。工作时,冷风由强制送风器131送入隔离式机柜I内的进风空间115。隔离式机柜I内的冷热风隔断挡板111与冷风导向板113相配合,将冷风强制性地导向通信设备2。由此,使得冷风只有通过通信设备2后才能流出排风空间流出过程中带走通信设备2发出的热量。流到排风空间117的热空气上离式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离式机柜,包括柜体、冷风送风管以及热风排风管,所述冷风送风管设置在所述柜体底部,所述热风排风管设置在柜体顶部,其特征在于,柜体内设置有冷热风隔断挡板以及多个冷风导向板,冷风导向板与冷热风隔断挡板相邻设置,冷热风隔断挡板将柜体内的空间分为进风空间以及排风空间,多个通信设备安装在所述冷热风隔断挡板上,每个所述通信设备的一部分收容在进风空间中,另一部分收容在排风空间内,多个所述冷风导向板设置在进风空间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灵陈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泰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