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2736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00:28
一种连接器,可供一电子装置以一相同传输规格的连接头插接,以形成信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具有一座体,其成型有一开口端,在座体的内部组设有数个支端子,所述的端子与一电路板的相对应电路完成电连接,又,在座体内部的其中两相对侧,分别成型有一限位块,使座体由开口端至内侧底部呈渐缩状,借此,电子装置的连接头在进行插接时,可受到两限位块的辅助顺利完成插接,防止连接头因插接时造成端子的损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连接器,可供以ー电子装置以相同传输规格的ー连接头插接,尤指ー种可防止内部端子因插接造成损坏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连接器在电子装置中的应用相当广泛,其主要是提供两个相异的电子装置,可以同一传输规格,完成电性的连接,一般而言,是以一公接头及ー母接头的型式,使两者可呈相互插设的方式,完成电连接,连接器一般可分为线性连接器及固定式连接器,线性连接器的优点在于可以依其连接线的长度,依使用的需求进行不同位置的连接或布设,而固定式连接器则固定设于电子装置的特定位置,例如,以锡焊使连接器固设于电路板上请參阅图1,图中所示为现有的一种连接器,如图中所示的一连接器10,其具有一座体101,且在座 体101的底部设有数个支端子102,所述的端子与一电路板11上的相对应电路完成连接,使连接器10在常态下固定于电路板11上,ー电子装置的一连接头12前端,成型有ー连接部121,如本图所示,连接器10成型有一开ロ端103,为便于连接部121进行插接,其开ロ端103的宽度dl略大于连接部121的宽度d2,然而,当连接头12与连接器10进行插接时,连接部121容易因开ロ端103两侧的空隙(即宽度dl与宽度d2之间的落差值),或是施カ不平均等其它因素,造成连接部121倾斜碰撞于座体101两侧的内壁,无法顺利完成插接,造成接触不良,更可能造成连接部121压迫到座体101底部的数支端子102,造成端子102损坏的情况发生,因此有必要加以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的问题及需求,本技术依据多年来从事相关行业及产品设计的经验,针对连接器与内部的结构进行改良,期能设计出更符合上述需求的实体产品,因此,本技术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可防止端子因连接头插接不慎而造成的损坏或接触不良问题的连接器。为达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一种连接器,组设于ー电路板,可供以ー电子装置的ー连接头插接,其包括一座体,具有ー开ロ端,该开ロ端内部的其中一对相对的两侧边,分别成型有一限位块,且该限位块成型有一斜面,该开ロ端内部的另ー对相対的两侧边,分别成型有ー个以上的卡扣部;以及数个支端子,设于该座体的底部,数支该端子与该电路板电连接。其中较佳的该连接头具有ー连接部。该连接部相对应于该卡扣部的侧面,成型有相对应的卡扣部。该座体的其中ー侧边,成型有一定位ロ。该连接部相对于该定位ロ的ー侧,成型有块。该座体内部的两相对的该限位块之间,形成一个开ロ部、ー导入部及一限位部。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主要具有一座体,且座体具有ー开ロ端,在座体的底部设有数支端子,可供以与ー电路板的相对应电路完成电性连接,而开ロ端内部的其中一相对两侧壁,分别成型有一限位块,使座体由开ロ端至内侧底部呈渐缩状,借此,当电子装置的连接头在进行插接时,可受到两限位块的限位作用,以避免连接部因座体两侧的间隙,而发生倾斜碰撞到座体两侧的内壁、或压迫到端子而造成损坏或接触不良的问题。 为使可以清楚明了本技术的结构、组成及其功效,故此以下列说明搭配图示,请參酌。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的一种连接器。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示意图(ニ)。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示意图(三)。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示意图(四)。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示意图(五)。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连接器101座体102端子103端子11电路板12连接头121连接部20连接器201座体202开ロ端203端子204卡扣部205定位ロ206限位块2061斜面21连接头211连接部212相对卡扣部213定位块22电路板A上缘B下缘Al开ロ部A2导入部A3限位部dl宽度d2宽度3间隙。具体实施方式请參阅图2,图中所示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如图中所示的连接器20,其主要具有一座体201,其中,座体201具有ー开ロ端202,且在开ロ端202的底部设有数支端子203,又,在开ロ端202内部呈相对状的两侧面的其中一,分别成型有ー个以上的卡扣部204,且其中一侧面是成型有一定位ロ 205,又,开ロ端202内部另ー呈相对状的两侧面,则分别成型有一限位块206 ;再请搭配參照图3,图中所示为本技术的侧视图,由本图可知,本技术所述的限位块206成型有一斜面2061,再由本图所示,本技术借助限位块206的成型,使座体201内部成型有ー开ロ部Al、ー导入部A2及一限位部A3,所述的开ロ部Al即为开ロ端202至斜面2061 —上缘A的区域,而斜面2061的上缘A至斜面2061的ー下缘B的区域即为导入部A2,又,斜面2061的下缘B至座体201底部即为限位部。请參阅图4,图中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示意图(一),本技术连接器20可供以ー电子装置的一连接头21进行插接,如图中所示的连接头21,其一端成型有ー连接部211,且连接部211相对于座体201的卡扣部204的相对两侧,分别成型有一相对卡扣部212,当连接部211与连接器20完成插接后,即可受到卡扣部204的固定,使连接头21在常态下更加稳固的固定于连接器20上,又,连接部211相对于定位ロ 205的ー侧,成型有一定位块213,所述的定位块213具有防呆的功能,避免使用者发生插接方向错误的状況。请參阅图5,图中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示意图(ニ),如图所示,本技术于实施时,座体201底部所设的数支端子203,是预先与一电路板22上的相对应的电路完成电性连接,预先将连接头21的连接部211对准连接器20的开ロ端202,并进ー步确认连接部211的定位块213相对于连接器20的定位ロ 205 ;请參阅图6,图中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示意图(三),承图5所述,连接部211在进入开ロ端202时,会经过开ロ部Al,如本图所示,连接部211在经过开ロ部Al时,连接部211的两侧与开ロ部Al两侧分别形成有ー间隙d3 ;再请參阅图7,图中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示意图(四),承图6所述,连接头21的连接部211经过开ロ部Al并继续往下时,即会进入导入部A2中,由本图可知,由于导入部A2为斜面2061的上缘A至下缘B之间的区域,且斜面2061整体观的具有一倾斜的表面,即使连接部211在进入导入部A2之前整体已呈倾斜的状态(參照图6),当连接部211的其中一侧边顶靠到斜面2061吋,也可进ー步通过斜面2061具有倾斜的表面,以将连接部211呈倾斜的ー侧导正,使连接部211的插接方向恢复正确方向;再请參阅图8,图中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示意图(五),承图7所述,连接部211经过导入部A2后,即可顺利的进入限位部A3,并与座体201底部的数支端子203完成电性插接,且进入限位部A3的连接部211,受到两侧限位块206的顶靠,使连接头21插接于连接器20后,在常态下可避免摇晃更加稳固。综上所述,本技术连接器,常态下是固定于ー电路板上,其主要是具有一座体,且座体内部设有呈相对状的限位块,借助限位块的成型,使座体内部的区域形成有开ロ部、导入部及限位部,通过上述的各区域,使得电子装置的一连接头在与本技术进行插接时,可通过各区域实时将连接头的连接部导向正确的方向,以顺利与座体内的端子完成 插接,借此,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组设于一个电路板,以供电子装置的一个连接头插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座体,具有一个开口端,该开口端内部的其中一对相对的两侧边,分别成型有一个限位块,且该限位块成型有一个斜面,该开口端内部的另一个对相对的两侧边,分别成型有一个以上的卡扣部;以及数个支端子,设于该座体的底部,数支该端子与该电路板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有禧
申请(专利权)人:频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