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具有至少两个连接端口,此至少两个连接端口可均由相同传输规格,或由相异传输规格组成,又,此连接器可供组设于一电路板上,并与电路板的相对应电路完成电性连接,以供一个以上的电子装置,以相对应传输规格的连接器插设于连接端口,进而可完成电性或信息连接,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揭的连接器的一座体,具有一盖体以将各端子盖覆,且盖体的结构设计可使其在盖覆后,达到有效将端子限位及保护各端子的作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一种具有多个连接端口的连接器,其可组设于一电路板上,本技术尤指一种具有数个连接端口,且组装简单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连接器在电子装置中的应用相当广泛,其主要是提供两个相异的电子装置,可以同一传输规格,完成电性或信息的连接,一般而言,是以一公接头及一母接头的形式,使两者可呈相互插设,连接器一般可分为线性连接器及固定式连接器,线性连接器的优点在于可以依其连接线的长度,依使用的需求进行不同位置的连接或布设,而固定式连接器则固定设于一电子装置的特定位置,例如,以锡焊使一固定式连接器固设于一电路板(或主机板)上,就目前的电子装置的功能需求而言,单一电子装置通常具有多种功能,且需与多种相关的另一电子装置作连接,请参阅图1,图中所示为现有连接器组设于电路板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一电脑装置中的电路板10,其通常需具备可以与多种电子装置完成电性或信息连接的功能,例如,滑鼠、外接式硬碟、视讯装置等,故,通常一片电路板10上,需组设有多种不同传输规格的固定式连接器(11、12、13),现有的做法,是使各种不同规格的固定式连接器(11、12、13),分别组设于电路板10上,但是,过多的固定式连接器(11、12、13),将造成电路板10布设面积不足的问题,如果因此而选择缩小各电子零组件的组设排列及间隔,则又会造成电路板10整体的电子零组件配置拥挤、杂乱等情况,如此一来,则可能又会造成电子零组件彼此间的电性干扰(例如EMI)、散热不佳等问题;再请参阅图中所示,目前,SATA传输规格的固定式连接器11是极为广泛被应用的于电路板10上连接器种类之一,通常一片电路板10会组设有多个SATA传输规格的固定式连接器11,而由于上述相同的问题,当组设多个固定式连接器11时,则必然会造成空间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的问题及需求,本技术是依据多年来从事相关行业及产品设计的经验,针对连接器本身的结构组成与电路板之间的设置关系,对连接器的整体结构进行改良,期能更符合目前的实用需求,缘此,本技术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容易,且可满足多种传输规格及节省组设空间的连接器。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主要是由一成型有至少两个连接端口的座体、数支端子、以及一盖体所组构而成,该座体正面成型有至少两个连接端口,各该连接端口之间由一个分隔片区隔,各该连接端口分别成型有一个端子孔组延伸至该座体后方,且相对于各端子孔组末端下方的垂直面上分别成型有数个端子定位槽;所述数支端子的各该端子的一端成型为一个第一电性连接部,另一端经弯折后成型为一个第二电性连接部,各该第一电性连接部分别插设入该座体各该端子孔组,各该第二电性连接部则抵靠于各该端子定位槽,且该第二电性连接部的末端延伸出该座体下方;该盖体与该座体之间完成相互固定。优选的是,各端子孔组上方的垂直平面成型有一个以上的扣孔,且该盖体的平面成型有至少一个卡扣;该盖体组设于该座体时,该盖体的各该卡扣勾扣于该座体的各该扣孔之中,使该盖体与该座体相组接。优选的是,该座体两侧分别具有一个侧墙,各该侧墙的一个内壁面成型有一个以上的导引槽,该盖体两侧端缘成型有一个定位凸肋,该盖体组设于该座体时,以该盖体的该定位凸肋对应于该座体的该导引槽进行组设。优选的是,该盖体的该卡扣末端形成倒勾状。优选的是,该座体的后方成型有一个第一顶靠面及一个第二顶靠面,该第一顶靠面与第二顶靠面位于不同的垂直面上。优选的是,该盖体的各该卡扣之间,成型有一个以上的顶靠凸块,该顶靠凸块成型有一个第一相对顶靠面及一个第二相对顶靠面,该第一相对顶靠面对应抵靠该第一顶靠面,该第二相对顶靠面对应设于该第二顶靠面。优选的是,该座体邻近两该侧墙的底部,分别设有一个供以与电路板结合的固定件。优选的是,该座体的各该连接端口至少有一个SATA传输介面。优选的是,该座体的各该连接端口至少有一个PC1-E传输介面。优选的是,该座体的各该连接端口至少有一个eSATA传输介面。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所称的连接器于其座体上,成型有至少两个连接端口,以符合目前电子装置多传输规格的需求,减少连接器的布设空间,不同传输规格的连接器,无需再分散布设,且盖体盖合于座体后,即可完成组设于各连接端口的各端子的保护。再者,座体的两侧墙,成型有一个以上的导引槽,可使盖体组设时,被快速导引至定位,且,盖体对应于座体的平面上,具有一支以上的卡扣,其可使盖体盖覆于座体后,勾扣于座体的一扣孔中,使盖体可快速完成有效定位,以提升组设的稳固性。为能清楚了解本技术的内容,仅以下列说明搭配图示,敬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连接器组设于电路板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的构件组成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的组装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的组装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的组装示意图(三)。图7为本技术的组装示意图(四)。图8为本技术的组装示意图(五)。【符号说明】10电路板11连接器111座体112盖体 12连接器13连接器20连接器201座体202端子2011连接端口2021第一电性连接部 2012连接端口2022第二电性连接部 2013连接端口2014分隔片2015侧墙2016导引槽2017第一端子孔组2017’端子定位槽 2018第二端子孔组2018’端子定位槽2019第三端子孔组 2019’端子定位槽203盖体2031定位凸肋2032卡扣2033顶靠凸块2034第一相对顶靠面 2035第二相对顶靠面21电路板211透孔A第一顶 靠面B第二顶靠面Hl扣孔。【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图中所示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如图中所示的连接器20,其主要由一座体201、至少两个端子202及一盖体203 (本图尚未绘示)所组构而成,其中,座体201形成有至少两个连接端口(2011、2012、2013),各连接端口之间由一分隔片2014隔开,且座体201的两侧墙2015的底部,分别组设有一固定件204,以供使座体201可经组设后,能借助该固定件204固定于一电路板上;另,端子202在组设于座体201后,其一端延伸至座体201的下方,又,盖体203则盖合于座体201的后方,以使各端子202受到有效的保护;再者,本技术所述的至少两个连接端口(2011、2012、2013),可依实际使用的需求,成型为相异、或相同传输规格的传输连接器,例如SATA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Attachment ;一种电脑汇流排)、或eSATA (External Serial ΑΤΑ , 一种电脑汇流排)、或PC1-E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 , 一种电脑汇流排)等传输规格。请参阅图3,图中所示为本技术的构件组成示意图(一),如本图所示,在座体201的后方,其两侧墙2015的内壁面分别成型有一个以上的水平方向延伸的导引槽2016,再请搭配参照图2,在各连接端口(2011、2012、2013)的后方,分别成型有数个端子孔组(第一端子孔组2017、第二端子孔组2018及第三端子孔组2019),且相对于各端子孔组(2017、2018、2019)末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供以组设于一个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座体,正面成型有至少两个连接端口,各该连接端口之间由一个分隔片区隔,各该连接端口分别成型有一个端子孔组延伸至该座体后方,且相对于各端子孔组末端下方的垂直面上分别成型有数个端子定位槽; 数支端子,各该端子的一端成型为一个第一电性连接部,另一端经弯折后成型为一个第二电性连接部,各该第一电性连接部分别插设入该座体各该端子孔组,各该第二电性连接部则抵靠于各该端子定位槽,且该第二电性连接部的末端延伸出该座体下方;一个盖体,与该座体之间完成相互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供以组设于一个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座体,正面成型有至少两个连接端口,各该连接端口之间由一个分隔片区隔,各该连接端口分别成型有一个端子孔组延伸至该座体后方,且相对于各端子孔组末端下方的垂直面上分别成型有数个端子定位槽; 数支端子,各该端子的一端成型为一个第一电性连接部,另一端经弯折后成型为一个第二电性连接部,各该第一电性连接部分别插设入该座体各该端子孔组,各该第二电性连接部则抵靠于各该端子定位槽,且该第二电性连接部的末端延伸出该座体下方; 一个盖体,与该座体之间完成相互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端子孔组上方的垂直平面成型有一个以上的扣孔,且该盖体的平面成型有至少一个卡扣; 该盖体组设于该座体时,该盖体的各该卡扣勾扣于该座体的各该扣孔之中,使该盖体与该座体相组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座体两侧分别具有一个侧墙,各该侧墙的一个内壁面成型有一个以上的导引槽,该盖体两侧端缘成型有一个定位凸肋,该盖体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有禧,
申请(专利权)人:频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