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吸液床进给系统及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8256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吸液床进给装置,用于碱锰电池电解液吸收工艺当中,包括传送带及电池托杯容纳槽,容纳槽的一侧内部靠近传送带部分设置有凸台结构;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池吸液床进给系统,包括上述进给装置和电池托杯,将电池托杯放入到该种电池托杯容纳槽中后,托杯底部的一侧将与凸台接触,另一侧将与下部的传送带相接触,托杯整体将倾斜的靠于容纳槽没有凸台的一侧,并随着传送带的运动倾斜旋转的向前运动,放置于托杯内部的电池将跟随托杯做相同的运动,从而使电解液快速有效地被隔膜纸吸收,缩短吸收时间,从而节省吸液空间,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吸液床进给系统及其进给装置。
技术介绍
80年代,我国碱锰电池的生产能力不超过ー亿只,随着科技的发展,民用电器的普及和使用,碱锰电池在我国得到了长足发展,电池的生产和出口也以较高的速度发展;目前,碱锰电池已进入高速发展期,该产品的主要市场是稳定而又保障的民用市场,随着碱锰电池的高速发展,如何高效高质量的生产出高性能的电池显得越来越重要。在电池生产エ艺流程中,电解液作为电池化学反应的媒介物质对电池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其吸收是依靠电池内部的隔膜纸完成的,电解液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电池的放`电时间,而怎样让电池高速高效的完全吸收电解液也是电池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的技术点。现有技术中,是当电解液注入到电池中后,电池竖直放入到电池托杯,为了给下一只电池腾出放置空间,需要将完成注液的电池进行传送,因此将电池托杯放入到吸液床的蛇形皮带上边,蛇形皮带带动电池托杯来回做笔直的进给运动,从而让电解液可以慢慢的被隔膜纸吸收。现有技术虽然可以达到目的,但是由于电池在电池托杯中是竖直放置的,并且电池托杯在蛇形皮带上的运动也是处于竖直状态并跟随蛇形皮带向前运动,其间电池托杯相对于蛇形皮带是相对静止的,因此隔膜纸的下层会很快达到饱和状态,而隔膜纸的上层却要慢慢从下层中渗透吸取电解液,这样吸液时间自然变慢,故电池在吸液床上的时间耗损很长,大概需要40 50分钟,而且吸液床也要求足够长,足够大,所以生产现场就必须要有很大的空间来安置吸液床。无形之中加大了生产成本和生产空间。因此,开发一种能够使电解液快速有效地被隔膜纸吸收,缩短吸收时间,从而节省吸液空间,提高生产效率的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吸液床进给装置,用于碱锰电池电解液吸收エ艺当中,以实现使电解液快速有效地被隔膜纸吸收,缩短吸收时间,节省吸液空间,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同时本技术还提供了ー种包括上述进给装置的进给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碱锰电池吸液床倾斜进给装置,用于碱锰电池电解液吸收エ艺当中,该进给装置包括传送带及电池托杯容纳槽,所述电池托杯容纳槽的ー侧内部靠近传送带部分设置有凸台。优选的,所述凸台是焊接于所述电池托杯容纳槽内部的圆柱钢轨。优选的,所述凸台是横向并列焊接于所述电池托杯容纳槽中的两根圆柱钢轨。优选的,所述凸台是焊接于所述电池托杯容纳槽内部的半圆形钢管,且半圆形钢管的凸面朝上。优选的,所述电池托杯容纳槽的另ー侧内壁设置有耐磨涂层。一种电池吸液床进给系统,用于电池电解液吸收エ艺当中,包括电池托杯及上述进给装置,所述电池托杯的底端一侧与所述凸台接触,另ー侧与所述传送带接触。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所公开的电池吸液床进给装置,其本身所带有的电池托杯容纳槽内部由于具有凸台结构,因此将电池托杯放于容纳槽内部之后,电池托杯底部的ー侧将与凸台接触,另ー侧将与下部的传送带相接触,电池托杯整体将倾斜的靠于电池托杯容纳槽没有凸台的ー侧,井随着传送带的运动倾斜旋转的向前运动,放置 于电池托杯内部的注液电池将跟随电池托杯做相同的运动。这样通过倾斜的方式可以注入使底部的电解液可以流动到更靠近上层隔膜纸的位置,从而更快的滲透到上层隔膜纸,使上层隔膜纸更快的达到饱和,缩短电池隔膜纸的吸液时间,同时由于电池托杯是旋转前进的,因此可以使电池周向电解液的渗透更加均匀,渗透速度也可以更快。由于电池隔膜纸达到饱和的时间缩短,因此也就节省了吸液空间,减小了设备尺寸,节省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电池吸液床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注液电池,2为电池托杯,3为电解液,4为传送带,5为电池托杯容纳槽,6为凸台。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电池吸液床进给装置,该进给装置通过在电池托杯容纳槽的一侧增加凸台结构,使注入电解液后的电池倾斜ー个角度,并且使倾斜后的电池能够旋转前进,从而使隔膜纸对电解液的吸收速度更快,并且吸收更加均匀。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请參考附图,图I为本技术所提的电池吸液床进给装置的示意图。由图中可以看出,本技术所提供的进给装置包括传送带4及电池托杯容纳槽5,其中传送带4位于电池托杯容纳槽5的底部,且由动力装置带动用来传送放入其中的电池托杯2,在所述电池托杯容纳槽5的ー侧内部靠近传送带4的部位増加一个凸台6,另ー侧保持原来结构,从而使电池托杯2在放入到电池托杯容纳槽5中后处于倾斜状态;电池托杯2中放置有注入电解液3后的注液电池1,且两者相互卡配,其中注液电池I内部沿电池内壁上设置有用来吸收电解液的隔膜纸,此时电池托杯2底端的一侧与所述凸台6相接触,另ー侧将与所述传送带4相接触,电池托杯2及放置于其内部的注液电池I将整体靠于没有增加凸台的电池托杯容纳槽5的ー侧。由于电池托杯2仅有ー侧倾斜的与所述传送带4接触,在传送带4的摩擦力的作用下电池托杯2将随传送带旋转前迸。因此实现了注液电池I的倾斜旋转进给运动。由上述实施例可以得出,电池托杯的运动为ー倾斜的旋转进给运动,放于其内部的注液电池也进行同样的运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直立放于托杯容纳槽中,并相对于传送带静止的进给运动,本技术由于具有了傾斜度,因此注入到电池底部的电解液可以流动到更靠近上层隔膜纸的位置,因而上层隔膜纸将会更快的达到饱和,从而可以缩短吸收时间,节省吸液空间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由于本技术实现了电池托杯及其内部的注液电池旋转的进给运动,从而可以使注液电池周 向均能倾斜一定的角度,因而可以使电池周向的隔膜纸更加均匀的吸收电解液,在同样的生产时间下,本技术所提供的进给装置可以使隔膜纸吸收更多的电解液,从而提高了电池的放电时间。为了装置的加工方便,本实施例中的凸台6具体采用将圆柱钢轨焊接于电池托杯容纳槽5内壁的方法来实现。为了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本具体实施例中优选的采用横向并列焊接两根圆柱型钢轨形成所述凸台6的方法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为了节省材料,降低设备成本,本实施例中还优选的采用半圆形钢管来形成所述凸台6,且钢管的凸面朝上焊接。为了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在未增加凸台的电池托杯容纳槽5的内壁设置了耐磨涂层,以减少托杯2与电池托杯容纳槽5的内壁的摩擦所造成的设备损坏。本技术同时还公开了ー种进给系统,用于碱锰电池电解液吸收エ艺当中,该进给系统包括具有上述特征的进给装置及电池托杯2,所述电池托杯2的底端ー侧与所述凸台6接触,另ー侧与所述传送带4接触,以保证电池托杯2能够做倾斜旋转进给运动,从而使放置于电池托杯2内部的注液电池I更加快速的完成电解液的吸收。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电池吸液床进给系统及其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电池吸液床进给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吸液床进给装置,包括传送带(4)及电池托杯容纳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托杯容纳槽(5)的一侧内部靠近传送带(4)部分设置有凸台(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上华沈立忠曹链锁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倍特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