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主栅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2420 阅读:6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0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太阳能电池的主栅线结构,在不增加分段式主栅线成本、不影响电池片电性能的前提下,提升分段式主栅线的正面焊接拉力。所述的太阳能电池主栅线结构特点是正面电极由两根或三根主栅线及若干副栅线组成,主栅线采用分段式,相邻两段主栅线间采用细栅网状结构,副栅线贯穿于主栅线且相邻两段主栅线间的细栅线宽度略大于副栅线宽度,副栅线的端口处均连续封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主栅线的焊接拉力明显提升,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略有提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晶硅太阳能电池
,具体地涉及到一种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主栅线结构
技术介绍
影响晶硅太阳能电池大規模应用的主要障碍是其制造成本太高。在众多发电技术中,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是最高的ー种形式。因此,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改进现有的制造エ艺,设计新型的电池结构,开发性能优异的电池材料等方法来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浆料成本占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成本的80%左右,理想的栅线设计结构对降低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的单耗、减小遮光面积、提高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的主栅线结构主要是以整体对称结构进行设计的,主栅线由两根或更多根栅线组成。一般的分段式主栅线设计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单耗、减小遮光面积,提高电池片的转换效率。在中国技术专利CN202259326U中公开了ー种点状主栅线,每根点状主栅线分为多段,相邻两段之间的间隙内有副栅线贯穿且由两根细线相连;副栅线中相邻两条在端ロ顺次相连成“S”型。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该分段式主栅线的焊接拉力与整段主栅线的设计相比会明显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的一种主栅线结构是在分段式主栅线基础上,在不增加成本、不影响电池片电性能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的改进,提升分段式主栅线的正面焊接拉力。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不增加成本、不影响电性能的前提下,解决分段式主栅线焊接拉力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正面电极由两根或三根主栅线及若干副栅线组成,主栅线采用分段式,相邻两段主栅线间采用细栅网状结构,副栅线贯穿于主栅线且相邻两段主栅线间的细栅线宽度略大于副栅线宽度,副栅线的端ロ处均连续封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技术方案设计的主栅线的焊接拉力明显提升,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略有提升。附图说明图I现有技术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的一种主栅线结构图中AA-硅片的长度;BB-主栅线的宽度;CC_相邻两根主栅线间的距离;DD_靠近边缘的主栅线到副栅线边缘的距离;EE-硅片边缘倒角的尺寸;FF-副栅线与硅片边缘的距离。图2本技术采用的主栅线设计结构图3本技术中相邻两段主栅线间及副栅线端ロ的设计结构图中A-相邻两段主栅线之间的细栅线宽度;B-副栅线的宽度;A1-分段后顶端主栅线的长度;A2-相邻两段主栅线间网状结构的长度;A3-分段后中间主栅线的长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2、图3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I、本实施方案中的主栅线设计方案是采用三根主栅线、八段式的设计方案。2、每根主栅线依次被分为八段,两端的两段主栅线的尺寸Al相同,中间六段主栅线的尺寸A3相同,相邻两段主栅线间网状结构的长度A2相同。3、娃片的尺寸AA为156± Imm ;主栅线的宽度BB为I. 6±0. Imm ;相邻两主栅线之 间的距离CC为52 ± Imm ;靠近边缘主栅线与副栅线边缘间的距离DD为26 ± Imm ;硅片边缘倒角的尺寸EE为I. 0±0· Imm ;副栅线与硅片边缘的距离FF为I. 5±0. Imm ;硅片的厚度为180±20um。4、相邻两段主栅线之间的细栅线宽度A为80±3um,副栅线宽度B为50±3um。5、分段后顶端主栅线的长度Al为16. 0±0. 2mm ;相邻两段主栅线间网状结构的长度A2为7±0· 2mm ;分段后中间主栅线的长度A3为12. 5±O. 2mm。6、副栅线的两端ロ均连续封闭。采用同一批次的多晶硅片,在相同的エ艺条件下进行下述的实验。实施本技术所设计主栅线结构,试验测试结果显示上述实施方式中正电极焊接明拉カ为5. 2N,印刷重量为O. 099克,电池片的转换效率为17. 05%。同时,对相邻两段主栅线之间的细栅线与副栅线相同宽度的设计方案进行试验,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案下的正电极焊接拉カ为4. 3N,印刷重量为O. 098克,电池片的转换效率为17. 04%。权利要求1.一种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主栅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主栅线采用分段式结构,两段或两段以上,相邻两段主栅线间采用细栅网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主栅线结构,其特征是正面电极由两根或三根主栅线及若干副栅线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主栅线结构,其特征是副栅线贯穿于主栅线,且相邻两段主栅线间的细栅线宽度略大于副栅线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主栅线结构,其特征是副栅线的端ロ处均连续封闭。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太阳能电池的主栅线结构,在不增加分段式主栅线成本、不影响电池片电性能的前提下,提升分段式主栅线的正面焊接拉力。所述的太阳能电池主栅线结构特点是正面电极由两根或三根主栅线及若干副栅线组成,主栅线采用分段式,相邻两段主栅线间采用细栅网状结构,副栅线贯穿于主栅线且相邻两段主栅线间的细栅线宽度略大于副栅线宽度,副栅线的端口处均连续封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主栅线的焊接拉力明显提升,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略有提升。文档编号H01L31/0224GK202651129SQ20122027626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3日专利技术者王卫军, 吴国强, 方智 申请人:浙江鸿禧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主栅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主栅线采用分段式结构,两段或两段以上,相邻两段主栅线间采用细栅网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军吴国强方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鸿禧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