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板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2227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翘板开关,包括翘板和底座,在翘板的一端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滑板,滑板与翘板滑动连接,滑板贯穿翘板;滑板内端设置有钩状结构;底座内侧面上设置有挡板,挡板与滑板上的钩状结构位置对应;当挡板与钩状结构接触时,翘板无法转动;滑板和翘板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向滑板施加预紧力,使挡板与滑板上的钩状结构保持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使翘板开关具备自锁功能,不会因操作人员误碰而导致误操作,从而减少行车事故的发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开关器件,尤其涉及一种翘板开关
技术介绍
翘板开关是十分常用的开关器件,其传动结构主要包括翘板和底座,翘板截面呈T形,T形结构的下部与底座转动连接;现有的翘板开关存在的问题是翘板在外力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当操作人员误碰翘板后,就会启动翘板开关,造成误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ー种翘板开关,包括翘板和底座,其改 进在于在翘板的一端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滑板,滑板与翘板滑动连接,滑板贯穿翘板;滑板内端设置有钩状结构;底座内侧面上设置有挡板,挡板与滑板上的钩状结构位置对应;当挡板与钩状结构接触吋,翘板无法转动。采用本技术后,需要扳动翘板开关时,操作人员需要先滑动滑板,使挡板与滑板上的钩状结构脱离,然后再向翘板施加旋转力,才能使翘板转动,否则翘板会因挡板和滑板之间的卡挡作用而无法转动,这就可以避免翘板开关因操作人员误碰而造成误操作;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作了如下改进滑板和翘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向滑板施加预紧力,使挡板与滑板上的钩状结构保持接触。采用复位弹簧后,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滑板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始終与挡板保持接触,使滑板不会随意滑动。本技术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使翘板开关具备自锁功能,不会因操作人员误碰而导致误操作。附图说明图I、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I (滑板与挡板接触状态);图2、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 (滑板与挡板脱离状态);图3、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3 (翘板被转动状态)。图中,Iー翘板,2—底座,3—滑板,4ー挡板,5—弹簧。具体实施方式ー种翘板开关,包括翘板I和底座2,其改进在于在翘板I的一端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滑板3,滑板3与翘板I滑动连接,滑板3贯穿翘板I ;滑板3内端设置有钩状结构;底座2内侧面上设置有挡板4,挡板4与滑板3上的钩状结构位置对应;当挡板4与钩状结构接触时,翘板I无法转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挡板4与滑板3上的钩状结构相互接触时,挡板4和滑板3形成卡挡关系,翘板I在挡板4和滑板3的卡挡关系作用下无法转动,此时即使误碰到翘板1,也无法启动翘板开关;当需要启动翘板开关时,操作者首先要将滑板3滑开使滑板3和挡板4相互脱离,然后再施加转动翘板I的力,此时才能使翘板I转动;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作了如下改进滑板3和翘板I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5,复位弹簧5向滑板3施加预紧力,使挡板4与滑板3上的钩状结构保持接触。采 用此改进方案后,可以使滑板3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不会随意滑动,保证挡板4和滑板3之间始終处于卡挡关系。权利要求1.一种翘板开关,包括翘板(I)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在翘板(I)的一端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滑板(3),滑板(3)与翘板(I)滑动连接,滑板(3)贯穿翘板(I);滑板(3)内端设置有钩状结构;底座(2)内侧面上设置有挡板(4),挡板(4)与滑板(3)上的钩状结构位置对应;当挡板(4)与钩状结构接触时,翘板(I)无法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滑板(3)和翘板(I)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5),复位弹簧(5)向滑板(3)施加预紧力,使挡板(4)与滑板(3)上的钩状结构保持接触。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翘板开关,包括翘板和底座,在翘板的一端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滑板,滑板与翘板滑动连接,滑板贯穿翘板;滑板内端设置有钩状结构;底座内侧面上设置有挡板,挡板与滑板上的钩状结构位置对应;当挡板与钩状结构接触时,翘板无法转动;滑板和翘板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向滑板施加预紧力,使挡板与滑板上的钩状结构保持接触。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使翘板开关具备自锁功能,不会因操作人员误碰而导致误操作,从而减少行车事故的发生。文档编号H01H23/16GK202650936SQ20122032904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9日专利技术者李涛, 何方洁, 徐雷, 马兹亮, 谭志军, 倪城琳 申请人: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翘板开关,包括翘板(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在翘板(1)的一端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滑板(3),滑板(3)与翘板(1)滑动连接,滑板(3)贯穿翘板(1);滑板(3)内端设置有钩状结构;底座(2)内侧面上设置有挡板(4),挡板(4)与滑板(3)上的钩状结构位置对应;当挡板(4)与钩状结构接触时,翘板(1)无法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何方洁徐雷马兹亮谭志军倪城琳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