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明电容触摸板的电磁屏蔽结构,其包含一电容触控传感器、多绝缘叠层以及至少一导电性材料薄层,该电容触控传感器被设置在二绝缘叠层之间,特别是,该导电性材料薄层被设置在该电容触控传感器之面对电磁干扰来源的一侧面,其呈接地设置且可遮蔽该电容触控传感器的全部面积范围,该导电性材料薄层的面电阻在10至10,000Ω.cm-2之间;该导电性材料薄层可为含有PEDOT:PSS或抗静电剂材料的导电性光学胶、金属网状结构薄膜、纳米银粒蒸镀膜或一以表面硬化处理手段设置在该保护层上的透明导性薄膜;该导电性材料薄层也可为一设置在该透明电容触摸板与液晶显示模块之间的导电性光学胶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透明电容触摸板的电磁屏蔽结构,尤其指一种利用透明的导电性材料薄层形成电磁屏蔽的电容触摸板结构。
技术介绍
电容式触摸板是由使用者的手指或导体碰触在面板上的瞬间产生一个电容效应,然后可由电容值的变化确定手指或导体的位置,据此达到讯号输入的目的;目前电容式触摸板已被广泛使用在通讯、计算机以及消费类电子产品等方面,通常都是使用透明触控面板,将它配置在电器的显示屏上使用,让使用者可进行交互式输入操作,以达改善人与机器之间沟通接口的亲善性并提升输入操作效率的目的;一般电容式传感器的结构都具有二层绝缘设置的透明导电薄膜,例如是氧化铟锡(ITO)材料,并在各层导电薄膜上设置所需的电极图形,例如是多个X轴感应线迹(X-Trace)与Y轴感应线迹(Y-Trace),利用蚀刻制 程以去除导电薄膜上不要的部分,以形成所需的X、Y轴感应线迹,并使各个感应线迹之间彼此保持适当宽度的间隙;如所知的,电容式触摸板使用时容易遭受到外界的电磁波干扰(EMI)或电线电波干扰(RFI),产生误讯号,甚至严重的干扰会导致整个电容触控传感器都无法使用,所以如何屏除EMI、RFI的干扰已成为电容式触摸板在应用上的重要课题。目前已知有一种可屏除EMI干扰的电容式触摸板结构设计被公开使用,其电容触控传感器是设置在一基板上,该基板具有形成于其任一侧面上的行及列迹线,特别是,其利用将各列迹线尽量地加宽设置,使得相邻列迹线之间甚至仅存大约30微米的间距,因此由各列迹线共同排列组成一面状的电磁遮蔽屏,以阻挡电磁波噪声的干扰;然而,相邻列迹线之间的微小间距,会导致产品在产制加工方面的困难,降低产品良率、倍增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一种透明电容触摸板的电磁屏蔽结构,主要是可在不用额外的增加触摸板生产工序及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使电容触摸板的面对电磁干扰来源的一侧面可形成一电磁屏蔽层,以屏除EMI、RFI的干扰;本技术相较于已知的电容式触摸板结构设计,至少具备如下优点a、本技术的电磁屏蔽层是全面的、没有缝隙的,因此电磁遮蔽效果更佳;b、本技术的电磁遮蔽效果与电容触控传感器的行、列迹线设置形状或宽度无关,因此其行、列迹线的设置图案具有任意性,设计的局限性小,电容感应效能佳;C、本技术的各列之间的间隙可加大,避免产生干扰,且可简化加工技术,提高产品良率,降低生产成本。为了达成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透明电容触摸板的电磁屏蔽结构,其包含一电容触控传感器、多个绝缘叠层以及至少一导电性材料薄层,该电容触控传感器被设置在二绝缘叠层之间,特别是,该导电性材料薄层被设置在该电容触控传感器的面对电磁干扰来源的一侧面,其呈接地设置且可遮蔽该电容触控传感器的全部面积范围,该导电性材料薄层为面电阻在12,000Ω. cm_2以下最好,面电阻是在10至10,000 Ω . cm_2之间;该导电性材料薄层可为导电性光学胶(OCA),该导电性光学胶材料在应用上可以是呈可黏贴的片状薄膜层,或是呈溶液状可利用涂布或印刷手段铺设到触摸板上,而前述导电性光学胶可以选用含有 PEDOT:PSS 材料的导电性光学胶,或是采用含抗静电剂(antistatic agent)材料,例如离子性界面活性剂(Ionic surfactant)或非离子性界面活性剂(Nonionic Surfactant)的导电性光学胶,但实施的材料范围不以前述为限;另外,该导电性材料薄层可为使用氧化铟锡、氧化铟锌、氧化锌铝或聚乙撑二氧噻吩之一材料制成的透明导电薄膜;该导电性材料薄层也可选用金属网状结构薄膜、纳米银粒蒸镀膜或一以表面硬化处理手段设置在该保护层上的透明导性薄膜。在一实施例中,本技术所提供的透明电容触摸板的电磁屏蔽结构,其将一透明电容触摸板配置在一液晶显示模块上使用,利用一导电性光学胶层设置于该透明电容触摸板与液晶显示模块之间使二者黏合成一体,特别是,该导电性光学胶层呈接地设置且可遮蔽该透明电容触摸板的全部面积范围,该导电性光学胶层含有PED0T:PSS或抗静电剂材料,且其面电阻在10至ΙΟ,ΟΟΟΩ. cm-2之间。此将于下文中进一步阐明本技术的其他功能及技术特征,熟习本技术者熟读文中的说明后即可据以实现本技术。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构件分离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侧面剖示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侧面剖示图;图4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侧面剖示图;图5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侧面剖示图;图6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侧面剖示图;图7为本技术第六实施例的侧面剖示图;以及图8为本技术第七实施例的侧面剖示图。图中1,上方保护层;2,X轴感应层;22,X轴感应线迹;3,基板;4,Y轴感应层;42,Y轴感应线迹;5,绝缘层;51,绝缘黏胶层;6,导电性光学胶层61,导电体;7,下方保护层;8,导电性材料薄层;9,感应电极层;100,触摸板;200,液晶显示模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2所示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其主要包含一上方保护层I、一 X轴感应层2、一基板3、一 Y轴感应层4、一绝缘层5、一导电性光学胶层6以及一下方保护层7,上述各层被依序叠接组合成一电容触摸板;在这个实施例中,该上方保护层I为电容触摸板的表面层或上盖,通常它与下方保护层7都是选用高透光率的绝缘薄层,其材料是选自于玻璃、聚酯(PET)或聚碳酸酯(PC)等,但实施的材料范围不以前述材料为限;该基板3为一坚硬材质的透明绝缘性薄板,其材料是选自于玻璃或聚碳酸酯(PC)、聚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环烯烃共聚合物(COC)等,但实施的材料范围不以前述材料为限;该绝缘层5为一高透光率的绝缘薄膜,其材料是选自于聚酯、油墨、光硬化树脂(UV胶)或绝缘性光学胶(OCA)等,但实施的材料范围不以前述材料为限;该导电性光学胶层6为一趋近透明的薄层,特别是一种基于导电聚合物PED0T:PSS(聚3,4_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的高透明度导电性光学胶,但实施的材料范围不以前述材料为限,例如,也可采用含有离子性界面活性剂或非离子性界面活性剂等的抗静电剂材料的导电性光学胶;而该光学胶材料在应用上可以是呈片状薄膜层,或是呈溶液状可利用涂布或印刷手段铺设到该触摸板上;特别地是,该导电性光学胶层6面电阻是在10至10000 Ω. cm-2之间,而层厚度O. 01至300 μ m之间;前述X轴感应层2与Y轴感应层4是使用具有良好导电特性的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膜,其中,在X轴感应层2的透明导电膜上具有数道彼此平行排列的X轴感应线迹22,而在Y轴感应层4的透明导电膜上具有数道彼此平行排列的Y轴感应线迹 42。将前述各层被依序叠接组合成一透明板体,其中,X轴感应层2设置在表面层I的底表面,Y轴感应层4隔着基板3与X轴感应层2叠置黏合成一体,并使Y轴感应线迹42与X轴线迹22之间呈正交设置;而该导电性光学胶层6使该绝缘层5与该下方保护层7之间全面地平整黏贴在一起,且在该导电性光学胶层6的一侧边缘以一导电体61接地,而该导电体61可以选用铜箔片或软性电路板(FPT)。如前述结构的触摸板,在X轴感应层2与Y轴感应层4形成一电容式触控感应回路,因此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明电容触摸板的电磁屏蔽结构,其包含一电容触控传感器、多个绝缘叠层以及至少一导电性材料薄层,该电容触控传感器被设置在二绝缘叠层之间,其特征为:该导电性材料薄层被设置在该电容触控传感器之面对电磁干扰来源的一侧面,其呈接地设置且可遮蔽该电容触控传感器的全部面积范围,该导电性材料薄层的面电阻在10至10,000Ω.cm?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恺悌,
申请(专利权)人:洋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