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伺服电机的齿轮箱传动精度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80237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双伺服电机的齿轮箱传动精度测量装置。现有的装置精度低,操作复杂,测量不够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输入输出部分和测量数据采集处理部分。所述的输入输出部分包括主动伺服电机和负载伺服电机,主动伺服电机输出轴与齿轮箱输入轴经由第一精密联轴器连接;负载伺服电机输出轴与齿轮箱输出轴经由第二精密联轴器连接。所述的测量数据采集处理部分,由主动伺服放大器、负载伺服放大器、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组成,主动伺服放大器、负载伺服放大器通过通讯线与数据采集卡信号连接,数据采集卡与计算机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伺服电机集成有编码器,同轴度误差小,无需使用带轮传递动力,不会引入带轮副传动误差,提高测量精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齿轮副传动精度检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采用双伺服电机的齿轮箱传动精度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早期的齿轮箱传动精度测量往往采用传感器分别测量齿轮箱输入转角和输出转角并结合人工判读的方法,进行的是静态误差的测量。这种方法精度低,操作复杂,测量不够全面。目前齿轮变速箱的传动精度测量方法多利用高精度编码器或角度传感器,如将两个编码器(或角度传感器)通过联轴器分别连接在变速箱的输入轴和输出轴上,输入轴的转动有电机通过皮带轮带动,联轴器和皮带轮会给系统引入两级外来误差,降低测量的精确性。采用这种方法,带动输入轴转动的电机仅仅作为动力存在,浪费资源;通过皮带轮带动轴转动的方式,机械结构复杂,不够稳定,会引入外来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简化机械结构,提高器件利用率,减小编码器与齿轮箱同轴度误差和传统传动精度测量通过带轮副传递动力引入的误差,提高测量精度而提供一种基于双伺服电机的齿轮箱传动精度测量装置。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基于双伺服电机的齿轮箱传动精度测量装置,包括输入输出部分和测量数据采集处理部分。所述的输入输出部分包括主动伺服电机和负载伺服电机,主动伺服电机输出轴与齿轮箱输入轴经由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双伺服电机的齿轮箱传动精度测量装置,包括输入输出部分和测量数据采集处理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输出部分包括主动伺服电机(2)和负载伺服电机(10),主动伺服电机输出轴(3)与齿轮箱输入轴(5)经由第一精密联轴器(4)连接;负载伺服电机输出轴(9)与齿轮箱输出轴(7)经由第二精密联轴器(8)连接;所述的主动伺服电机(2)、主动伺服电机编码器(1)与主动伺服电机输出轴(3)为一体;负载伺服电机(10)、负载伺服电机编码器(11)与负载伺服电机输出轴(9)为一体;所述的测量数据采集处理部分,由主动伺服放大器(12)、负载伺服放大器(14)、数据采集卡(13)和计算机(15)组成,主动伺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军马天文林阿斌姜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