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车型检测的检具工装平台,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其中第一导轨上滑动配合有用于安装两个车型共用检测型块的第一侧向基准板;第二导轨上滑动配合有转台,转台上固定有第二侧向基准板,该第二侧向基准板带有用于安装第一车型检测型块的正面,以及用于安装第二车型检测型块的反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适用于多车型检测的检具工装平台,装置简单、结构紧凑,将不同车型的检测型块区分安装、集成于一个检具工装平台,减少工位占用空间,降低设备成本;并通过转台和滑动机构的配合使用,快速切换不同的检测型块,以满足多车型共线生产时的检测要求,既确保了检测精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检测エ装
,具体涉及ー种适用于多车型检测的エ装\I7.ムI D °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乘用车市场的不断成熟,乘用车潜在用户对汽车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增 强,一个车型大批量生产来供给市场的时代已经ー去不复返;土地价值逐步升高,为开发新车型重新建厂将大幅増加汽车制造商的生产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也不断増加,要求汽车制造商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人力资源来实现最大价值。现有的汽车焊装生产线已经可以满足多种车型共线生产,但是当汽车白车身各部分组件生产完成后,需要由专用的焊装总成检具来检测其尺寸精度和匹配性;所以实际生产中,通常需要制造多个不同的大型检具来对应检测不同车型的白车身,而且每套检具的占地面积都非常大,不仅増大了设备的一次性投入,同时也浪费了エ厂空间,不利于生产线的优化布置和用户管理。具体而言,现有的白车身检测方案主要有如下三种其一、针对不同白车身对应制造不同的检具,各个检具均靠近生产线放置;该技术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不仅占据大量的エ厂空间,而且不利于焊装车间的エ艺布置。其ニ、将不同车型白车身的检具共用于ー个平台,检测型块(即检具组件)设计为可拆卸结构;该技术方案里然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但由于在车型切換或检测型块存放的过程中难免产生磕碰,致使检测型块因磨损而影响エ件精度,大大降低了检具的可靠性,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其三、将不同车型白车身的检具共用于ー个平台,不同车身对应制造不同的侧围基准板(即Base板),检测时采用滑轨移位的方式,将各块Base板拼合后再安放检具;该技术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在车型切换时,检具结构复杂且庞大,无形中増大了加工、安装难度,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综上所述,如何设计ー种适用于多车型共线生产时的总成检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车型检测的检具エ装平台,解决了采用现有技术方案所帯来的检具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エ件精度差、工作效率低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适用于多车型检测的检具エ装平台,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第一导轨和第ニ导轨,其中第一导轨上滑动配合有用于安装两个车型共用检测型块的第一侧向基准板;第二导轨上滑动配合有转台,转台上固定有第二侧向基准板,该第二侧向基准板带有用于安装第一车型检测型块的正面,以及用于安装第二车型检测型块的反面。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相互平行;以确保第一侧向基准板上的检测型块能够和第二侧向基准板上的检测型块配合使用。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第一侧向基准板和第二侧向基准板的顶端持平,且顶端各自连接有扶手;以确保检测人员的操作安全。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各有两个;即采用线性导轨组的结构形式,更有利于第一侧向基准板或转台的滑动。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转台包括上板、下板、连接于上板和下板之间的转轴,其中下板与第二导轨滑动配合,上板连接有第二侧向基准板;转台可以旋转360°C,通过转台来实现切換不同车型的检测型块的目的。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上板带有上板定位孔,下板设有与该上板定位孔位置对应的第一定位销基座;通过第一定位销将转台的上板和下板牢固定位,以确保上板和下板同时滑动且避免转动。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下板带有下板定位孔,底座设有与该下板定位孔位置对应的第二定位销基座;通过第二定位销基座将转台的下板牢固定在底座上。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第二定位销基座为三个,沿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分布;即可以控制转台的在滑轨上的滑动位置,使得转台上的检测型块可以与第一侧向基准板上的检测型块配套使用。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底座上设有用于限定第一侧向基准板在第一导轨上滑动的第一限位块,以及用于限定转台在第二导轨上滑动的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起限位作用,以防止第一侧向基准板或转台因滑速过快从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上滑落。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多车型检测的检具エ装平台,其工作原理主要如下同一检具エ装平台的两种不同车型(即第一车型和第二车型),根据白车身外观的检测部位进行区分,若两种车型检测部位相同的,则将共用的检测型块安装在第一侧向基准板上;若两种车型检测部位不同的,则将专用的检测型块分别安装在第二侧向基准板的正面和反面。检测时,先通过第一导轨将第一侧向基准板后移至安全距离(该距离=转台旋转第二侧向基准板时的安全旋转半径),再通过转台将不同车型的专用检测型块进行旋转切换,切換后并通过第二导轨移至相应位置,用第一定位销或第二定位销分别限位,即可满足检测要求。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多车型检测的检具エ装平台,装置简单、结构紧凑,主要部件均采用螺纹连接,便于拆卸和调位;将不同车型的检测型块区分安装、集成于ー个检具エ装平台,减少エ位占用空间,降低设备成本;并通过转台和滑动机构的配合使用,快速切换不同的检测型块,以满足多车型共线生产时的检测要求,具有通用性强、柔性化生产的特点,既确保了检测精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适用于多车型检测的检具エ装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适用于多车型检测的检具エ装平台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一种适用于多车型检测的检具エ装平台,包括底座I,底座I上安装有第一导轨2和第二导轨3 ;第ー导轨2和第二导轨3相互平行,且各有两个,从而形成了第一导轨组和第二导轨组。其中,第一导轨2上滑动配合有用于安装两个车型共用检测型块的第一侧向基准板4 ;第二导轨3上滑动配合有转台5,转台5上固定有第二侧向基准板6,该第二侧向基准板6带有用于安装第一车型检测型块的正面,以及用于安装第二车型检测型块的反面。在第一侧向基准板4、第二侧向基准板6的顶端,各自连接有扶手7。本技术中,底座I上还设有用于限定第一侧向基准板4在第一导轨2上滑动的第一限位块10,以及用于限定转台5在第二导轨3上滑动的第二限位块11。如图2所示,转台5包括上板51、下板52、连接于上板51和下板52之间的转轴53,其中下板52与第二导轨3滑动配合,上板51竖直固定有第二侧向基准板6。 进ー步而言,转台5的上板51带有上板定位孔,下板52设有与该上板定位孔位置对应的第一定位销基座8,工作时将第一定位销贯穿上板定位孔后,固定在下板的第一定位销基座8中;同样,转台5的下板52也带有下板定位孔,底座I设有与该下板定位孔位置对应的第二定位销基座9,通过第二定位销基座9将下板52固定在底座I上;第二定位销基座9共三个,位于第二导轨3的外侧,且沿第二导轨3的长度方向分布。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多车型检测的检具エ装平台,工作过程具体如下检测时,先通过第一导轨2将第一侧向基准板4后移至安全距离(该距离=转台5旋转第二侧向基准板6时的安全旋转半径),再通过转台5将不同车型的专用检测型块进行旋转切換,切換后并通过第二导轨3移至相应位置,用第一定位销或第二定位销分别限位,即可满足检测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多车型检测的检具エ装平台,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上安装有第一导轨(2)和第二导轨(3),其中 所述第一导轨(2)上滑动配合有用于安装两个车型共用检测型块的第一侧向基准板(4); 所述第二导轨(3)上滑动配合有转台(5),转台(5)上固定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多车型检测的检具工装平台,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第一导轨(2)和第二导轨(3),其中:所述第一导轨(2)上滑动配合有用于安装两个车型共用检测型块的第一侧向基准板(4);所述第二导轨(3)上滑动配合有转台(5),转台(5)上固定有第二侧向基准板(6),该第二侧向基准板(6)带有用于安装第一车型检测型块的正面,以及用于安装第二车型检测型块的反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振,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远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