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处理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9689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处理炉,其至少包括:侧板及侧板炉衬,炉床及炉床炉衬,所述侧板炉衬底部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炉床炉衬底部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热处理炉还包括侧密封组件,所述侧密封组件至少包括密封块及顺次连接的U型钢、气缸、基座、活动连接所述基座的导轨,所述密封块设有第三斜面及第四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三斜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斜面与第四斜面平行设置。在气缸的驱动下,密封块可垂直上升或下降,并通过密封块顶部的第三斜面及第四斜面与侧板炉衬及炉底炉衬之间可靠密封,从而显著地提高了该热处理炉中侧密封组件的密封效果。通过这种结构,有效地提高了热处理炉的密封效果,降低了热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炉,尤其涉及一种热处理炉
技术介绍
热处理炉在机械制造业的热处理工序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机器工作效能、延长机器使用寿命必不可少的设备。随着机械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迅猛发展,热处理炉的需求逐年增多,而热处理炉又是工业的主体和耗能最大的设备。为此,提高热处理炉的热效率、降低能耗、环保、提高生产效率就成为很重要和尤其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热处理炉的热损失、提高热处理炉的热效率。影响热处理炉热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密封问题是其中之一。热处理炉主要起密封作用的是门密封和炉衬下部两侧的侧密封。传统的热处理炉中的侧密封组件是指热处理炉两侧的侧板及侧板炉衬与炉床及炉床炉衬之间的密封组件。炉床上面周边采用耐热钢作裙边,裙边通过螺栓与炉床进行机械连接固定,侧板炉衬采用重质砖紧贴裙板内侧面砌筑而成。因重质砖导热系数大、隔热效果差,大部分的热量直接传导给裙板,导致台车侧面砌体发热产生高温,造成大量的热损失。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着热处理炉的侧密封组件密封效果差,热损失较大,热处理炉在对产品进行热处理时的生产成本比较高的技术缺陷。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热处理炉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处理炉,其可有效地减少热损失,进而降低热处理炉在对产品进行热处理时的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处理炉,其至少包括侧板及侧板炉衬,炉床及炉床炉衬,所述侧板炉衬底部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炉床炉衬底部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热处理炉还包括侧密封组件,所述侧密封组件至少包括密封块及顺次连接的U型钢、气缸、基座、活动连接所述基座的导轨,所述密封块设有第三斜面及第四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三斜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斜面与第四斜面平行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密封组件还包括两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导轨的两端端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块为隔热材料。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的夹角为90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斜面与第四斜面之间的夹角为90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为U型钢,用以收容所述密封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气缸的驱动下,密封块可垂直上升或下降,并通过密封块顶部的第三斜面及第四斜面与侧板炉衬及炉底炉衬之间可靠密封,从而显著地提高了该热处理炉中侧密封组件的密封效果。通过这种结构,有效地提高了热处理炉的密封效果,降低了热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种热处理炉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热处理炉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热处理炉中的侧密封组件未密封侧板炉衬与炉底炉衬时 的结构不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热处理炉中的侧密封组件密封侧板炉衬与炉底炉衬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图I与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热处理炉100包括门板11及门板炉衬111,门板升降机构12,炉床13及炉床炉衬131,侧板14及侧板炉衬141,顶板15及顶板炉衬151,底板16及底板炉衬161,以构成封闭的炉腔10。同时,该热处理炉100还包括设置在该顶板15上的两个烟囱17,以及烟囱17顶部的风帽171。在本实施方式中,该侧板炉衬141底部设有第一斜面1411,该炉床炉衬131底部设有第二斜面1311。如图3所示,该热处理炉100还包括侧密封组件18。更具体的,该侧密封组件18至少包括密封块181及顺次连接的连接件182、气缸183、基座184、活动连接所述基座184的导轨185。该密封块181设有第三斜面1811及第四斜面1812。该第一斜面1411与第三斜面1811平行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二斜面1311与第四斜面1812平行设置。该连接件182为U型钢,用以收容该密封块181。更具体的,该第一斜面1411与第二斜面1311之间的夹角为90度。该第三斜面1811与第四斜面1812之间的夹角为90度。在本实施方式中,该侧密封组件18还包括两个限位件186,所述限位件186设置在所述导轨185的两端端部,用以限制基座184在导轨185上的移动。结合图I与图2所示,该热处理炉100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炉床13及炉床炉衬131在台车驱动机构132的驱动下,实现了炉床13及炉床炉衬131进出炉腔10。同时,该侧板14及侧板炉衬141也会在驱动结构(未图示)的作用下与炉床13及炉床炉衬131相分离或闭合。在热处理炉100长期使用后,炉床炉衬131与侧板炉衬141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缝隙188,从而导致该热处理炉100的隔热效果不佳。如图4所示,当炉床13及炉床炉衬131与侧板14及侧板炉衬141相闭合时,气缸183会向上顶连接件182,并带动该连接件182中所收容的密封块181向上移动。第二斜面1311与第四斜面1812之间会相互导引,第一斜面1411与第三斜面1811之间会相互导引,从而带动密封块181横向移动调整,以确保第二斜面1311与第四斜面1812,第一斜面1411与第三斜面1811之间完全贴合。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块181与连接件182、气缸183、基座184互为刚性连接,而基座184与导轨185之间为活动连接。如果该密封块181的顶部未对准炉床炉衬131与侧板炉衬141之间 的缝隙188的中心,则该基座184会在导轨185的导引下,横向移动调整,以确保该密封块181的顶部对准炉床炉衬131与侧板炉衬141之间的缝隙188的中心。从而保证了第二斜面1311与第四斜面1812,第一斜面1411与第三斜面1811之间完全贴合,从而提高了该热处理炉100的隔热效果。该侧密封组件18在密封炉床炉衬131与侧板炉衬141的过程中,由气缸183提供上升动力,并通过第二斜面1311与第四斜面1812以及第一斜面1411与第三斜面1811之间的相互导引,从而带动基座184在导轨185上横向移动调整,从而确保该密封块181的顶部对准炉床炉衬131与侧板炉衬141之间的缝隙188的中心。更具体的,该导轨185可为丝杆或直线导轨。该热处理炉100在热处理工件时,大量的热量会从炉腔10中传递到炉床炉衬131上。由于该炉床炉衬131为隔热材料,所以能有效地阻止炉腔10中的热量散逸到该热处理炉100的外部。在本实施方式中,该侧密封块181为隔热材料,例如硅酸铝纤维或者粘土砖等具有隔热性能的材料。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技术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处理炉(100),其至少包括:侧板(14)及侧板炉衬(141),炉床(13)及炉床炉衬(131),所述侧板炉衬(141)底部设有第一斜面(1411),所述炉床炉衬(131)底部设有第二斜面(131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炉(100)还包括侧密封组件(18),所述侧密封组件(18)至少包括密封块(181)及顺次连接的连接件(182)、气缸(183)、基座(184)、活动连接所述基座(184)的导轨(185),所述密封块(181)设有第三斜面(1811)及第四斜面(1812),所述第一斜面(1411)与第三斜面(1811)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斜面(1311)与第四斜面(1812)平行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洪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宇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