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锻造工艺,特别适用于抽油杆锻造成形工艺及其模具,也适用于类似长杆件的制作。抽油杆锻造成形,涉及长杆件的镦锻工艺,制订长杆件镦锻工艺。目前国内外遵循“锥形锻模镦锻规则”,50年代,前苏联学者А.л.Тоmленов通过实验制订长径比ψ≤9的镦限制α(图1),对于ψ0<9时,认为应满足镦缩比β<3,从而采用了一水平限制曲线,80年代,前苏联学者Е.И.Семенов等人对ψ0<7的铅和铝坯试验研究,虽然得出了超出限制曲线α(图1)的结果Е.И.Семленов,И.С.Заноъев,Расчт Лваратльно и высаяюивконичеснeском луансоне шриштампокенашашинострошнальноковочныХ шашиняХ,шашиностороеная,1981.NO.6.C.50—51。但仍然未解决ψ0>9的镦锻极限问题,例如抽油杆锻件CYGφ16mm其长径比ψ0=18.13,无法使用现行的“锥形模镦锻规则”,因而许多国家在抽油杆锻造工艺及其模具设计时,参照上述规则加上经验设计,在平锻机上镦锻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油杆锻造成形工艺,它由三个聚料工步、预成形工步、成形工步和切边打字工步等六个工步在手锻机上进行,其特征为第一工步为聚料工步,该工步锻粗变形量为β↓[1],它大于第二工步锻镦粗变形量β↓[2],即β↓[1]>β↓[2],该工步的凸膜锥腔大端增大锥角α>2°,锥腔小端为一段圆柱形腔,模膛粗糙度为12.5-6.3,第二工步为聚料工步,该工步镦粗变形量β↓[2]>β↓[3],该工步的凸模锥腔大端增大锥角α>2°,锥腔小端为一段圆柱形腔,模膛粗糙度为6.3-3.2,第三工步为聚料工步,该工步镦粗变形量β↓[2]>β↓[4],该工步的凸模锥腔大端增大锥角β>2°,粗糙度3.2-1.6。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轴油杆锻造成形工艺,它由三个聚料工步、预成形工步、成形工步和切边打字工步等六个工步在手锻机上进行,其特征为第一工步为聚料工步,该工步锻粗变形量为β1,它大于第二工步锻镦粗变形量β2,即β1>β2,该工步的凸膜锥腔大端增大锥角α>2°,锥腔小端为一段圆柱形腔,模膛粗糙度为12.5—6.3,第二工步为聚料工步,该工步镦粗变形量β2>β3,该工步的凸模锥腔大端增大锥角α>2°,锥腔小端为一段圆柱形腔,模膛粗糙度为6.3—3.2,第三工步为聚料工步,该工步镦粗变形量β3>β4,该工步的凸模锥腔大端增大锥角α>2°,粗糙度3.2—1.6。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抽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早文,俞勤,黄重九,张国材,邓小山,陈茂权,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