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镁合金制造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可提升优良品率及薄壁成型能力的镁合金锻造成型新工艺。镁合金由于质量轻、尺寸稳定性高、防电磁波干扰、具有优良的加工特性、极佳的刚性重量比、热传及导电性佳以及可回收性等多项优点,使其在结构性与加工组件的应用与需求大幅上涨。大多数3C(电脑、通讯与消费性电子产品)设备、汽车零组件、手工具、运输工具等产业,都是镁合金技术可发挥应用的市场。目前使用的镁合金成型工艺有两种,一种为压铸法,主要是将镁合金锭热融成液态,再将镁水倒入模具内,使镁水在模孔内可任意流动,冷却后即可成型出镁制品,但是此种制造工艺在制品上因为有较高的孔洞率,常需要对孔洞加以修补,若孔洞太多、太大不利于修补,只好将制品重新熔融再制,因此这种制造工艺的不良率相当高另一种为射出法,其同样将镁合金粒热融成液态,而经由射出成型机予以射出至模具内,最后成型出镁制品,射出法可消除压铸法多孔洞的缺失,但是与压铸法会产生同一种问题。两种制造工艺制成的制品在成型薄壁厚度上都有限制,其是因为压铸法及射出法同样利用镁水在模具内流动而成型制品的形状,然而当高温的镁水接触到冷温的模具时,镁水容易凝结而造成流动性不佳,造成制品形状的缺陷,尤其在成型薄壁时更容易发生。因此其制品成型厚度只能到达一定程度,一般压铸法最薄只能到达1~5毫米,而射出法则只能到达2~5毫米。因此以上述的制造工艺工艺尚难以达到轻、薄、小的商品要求,加上其所需耗费的镁材料量较大,制品产生的毛边也较多,制造成本及产量上不是很理想。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升机械性质、优良品率及薄壁成型能力的镁合金锻造成型新工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镁合金锻造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下列步骤:一、取一坯料:该坯料为具有预定体积的镁合金板材;二、加热坯料:使该坯料通过真空连续炉加温到300~350℃,时间为10分钟;三、加热模具:对一模具的上、下模进行加热,使模具温 度维持在300~350℃;四、冲锻成型:将坯料置入模具内,该模具借一冲头对坯料进行冲锻,使坯料成型为半成品;五、修边:对半成品毛边进行修除;六、后续加工;七、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镁合金锻造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下列步骤一、取一坯料该坯料为具有预定体积的镁合金板材;二、加热坯料使该坯料通过真空连续炉加温到300~350℃,时间为10分钟;三、加热模具对一模具的上、下模进行加热,使模具温度维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木山,
申请(专利权)人:江兴锻压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