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锻造成型新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860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镁合金锻造成型新工艺,其特征包含有下列步骤:1.取一坯料→2.加热坯料→3.加热模具→4.冲锻成型→5.修边→6.后续加工→7.成品。其针对坯料与模具进行加热,使坯料在高温模具内冲锻成型出制品,借此可提升制品的优良品率、薄壁成型能力及机械性质等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镁合金制造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可提升优良品率及薄壁成型能力的镁合金锻造成型新工艺。镁合金由于质量轻、尺寸稳定性高、防电磁波干扰、具有优良的加工特性、极佳的刚性重量比、热传及导电性佳以及可回收性等多项优点,使其在结构性与加工组件的应用与需求大幅上涨。大多数3C(电脑、通讯与消费性电子产品)设备、汽车零组件、手工具、运输工具等产业,都是镁合金技术可发挥应用的市场。目前使用的镁合金成型工艺有两种,一种为压铸法,主要是将镁合金锭热融成液态,再将镁水倒入模具内,使镁水在模孔内可任意流动,冷却后即可成型出镁制品,但是此种制造工艺在制品上因为有较高的孔洞率,常需要对孔洞加以修补,若孔洞太多、太大不利于修补,只好将制品重新熔融再制,因此这种制造工艺的不良率相当高另一种为射出法,其同样将镁合金粒热融成液态,而经由射出成型机予以射出至模具内,最后成型出镁制品,射出法可消除压铸法多孔洞的缺失,但是与压铸法会产生同一种问题。两种制造工艺制成的制品在成型薄壁厚度上都有限制,其是因为压铸法及射出法同样利用镁水在模具内流动而成型制品的形状,然而当高温的镁水接触到冷温的模具时,镁水容易凝结而造成流动性不佳,造成制品形状的缺陷,尤其在成型薄壁时更容易发生。因此其制品成型厚度只能到达一定程度,一般压铸法最薄只能到达1~5毫米,而射出法则只能到达2~5毫米。因此以上述的制造工艺工艺尚难以达到轻、薄、小的商品要求,加上其所需耗费的镁材料量较大,制品产生的毛边也较多,制造成本及产量上不是很理想。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升机械性质、优良品率及薄壁成型能力的镁合金锻造成型新工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镁合金锻造成型工艺,它包含有下列步骤一、取一坯料该坯料为具有预定体积的镁合金板材;二、加热坯料使该坯料通过真空连续炉加温到300~350℃,时间约为10分钟;三、加热模具对一模具的上、下模进行加热,使模具温度维持在300~350℃;四、冲锻成型将坯料置入模具内,该模具借一冲头对坯料进行冲锻,借使坯料成型为半成品;五、修边对半成品毛边进行修除六、后续加工对半成品进行机械加工或涂装;七、成品。本专利技术预期所能达成的功效陈述如后(1).制品优良率高本专利技术利用冲锻技术,让坯料加热在300~350℃的温度,在该温度下,镁合金的流动性最佳,而本专利技术的重点是让模具同样加热保持在300~350℃的温度,如此镁合金坯料10在热温模具30内进行冲锻,成型的制品具有优良的形状品质,且尺寸精度优良,可大幅提升制品优良率。(2).薄壁成型能力佳本专利技术最大的优点是成品的板壁可达到极薄厚度,经实测,本专利技术所得制品薄壁约可达到0.5~0.7毫米,因此本专利技术相当适合制作轻、薄、小的制品,可符合目前3C商品的需求。(3).制造工艺快速、产量加倍本专利技术由于对模具进行加热,从而在坯料进行冲锻成型时可一直保持在300~350℃的温度,坯料可持续变形直到成型完成为止,借此可解决一般锻造成型需要经过多道次加工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制造工艺的生产速度相当快,经过实测,本专利技术产量较一般工艺可增进3倍以上。(4).毛边废料少本专利技术以预定体积的板材坯料进行冲锻,其材料量已经过计算,可降低材料的耗用量,而在成型出半成品时,产生的毛边废料相当少,可有效节省制造成本。(5).提升机械性质本专利技术所成型出的制品,具有良好的钢性及韧性,相当适合制作重量轻且需要强度大的商品。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方块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请参见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镁合金锻造成型新工艺的步骤包含有一、取一坯料10该坯料10为镁合金板材,生产者可根据成型制品形状的大小及厚度,加以精确计算,即可得知该坯料10应有的体积量。二、加热坯料10使该坯料10通过进入一真空连续炉20,该真空连续炉20利用输送带21可使进入的坯料10加温到300~350℃,此温度是镁合金在不熔融的状态下,流动性最佳的温度,而整个加热过程时间约为10分钟。三、加热模具30一模具30的上、下模31、32中各形成有一模孔33,在上、下模31、32预定位置处各设置有一电热装置34,该电热装置34可对上、下模31、32进行加热,让整个模具30的温度同样可保持在300~350℃。四、冲锻成型将该坯料10置入模具30内,该模具30上方借一冲头35对坯料10进行冲锻,其施加力量约650吨力,如此,该坯料10即可依模孔33形状成型出半成品40。五、修边半成品40自模具30取出后,约经过十分钟自然冷却,接着生产者视需要,可利用人力或机械对半成品40毛边41进行修除。六、后续加工接着,成型后的半成品40由于表面呈封闭壳形状,生产者依照制品的最终形状,对半成品40进行机械加工,在本实施例中,成型的制品为MD产品外壳,因此半成品40壳面上需钻削孔洞42或其他切削制造工艺,最后对半成品40表面可施予喷漆涂装、电镀、阳极氧化或其他表面处理。七、成品50。以上为本专利技术镁合金锻造成型新工艺概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镁合金锻造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下列步骤:一、取一坯料:该坯料为具有预定体积的镁合金板材;二、加热坯料:使该坯料通过真空连续炉加温到300~350℃,时间为10分钟;三、加热模具:对一模具的上、下模进行加热,使模具温 度维持在300~350℃;四、冲锻成型:将坯料置入模具内,该模具借一冲头对坯料进行冲锻,使坯料成型为半成品;五、修边:对半成品毛边进行修除;六、后续加工;七、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镁合金锻造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下列步骤一、取一坯料该坯料为具有预定体积的镁合金板材;二、加热坯料使该坯料通过真空连续炉加温到300~350℃,时间为10分钟;三、加热模具对一模具的上、下模进行加热,使模具温度维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木山
申请(专利权)人:江兴锻压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