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锻造成型新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860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镁合金锻造成型新工艺,其特征包含有下列步骤:1.取一坯料→2.加热坯料→3.加热模具→4.冲锻成型→5.修边→6.后续加工→7.成品。其针对坯料与模具进行加热,使坯料在高温模具内冲锻成型出制品,借此可提升制品的优良品率、薄壁成型能力及机械性质等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镁合金制造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可提升优良品率及薄壁成型能力的镁合金锻造成型新工艺。镁合金由于质量轻、尺寸稳定性高、防电磁波干扰、具有优良的加工特性、极佳的刚性重量比、热传及导电性佳以及可回收性等多项优点,使其在结构性与加工组件的应用与需求大幅上涨。大多数3C(电脑、通讯与消费性电子产品)设备、汽车零组件、手工具、运输工具等产业,都是镁合金技术可发挥应用的市场。目前使用的镁合金成型工艺有两种,一种为压铸法,主要是将镁合金锭热融成液态,再将镁水倒入模具内,使镁水在模孔内可任意流动,冷却后即可成型出镁制品,但是此种制造工艺在制品上因为有较高的孔洞率,常需要对孔洞加以修补,若孔洞太多、太大不利于修补,只好将制品重新熔融再制,因此这种制造工艺的不良率相当高另一种为射出法,其同样将镁合金粒热融成液态,而经由射出成型机予以射出至模具内,最后成型出镁制品,射出法可消除压铸法多孔洞的缺失,但是与压铸法会产生同一种问题。两种制造工艺制成的制品在成型薄壁厚度上都有限制,其是因为压铸法及射出法同样利用镁水在模具内流动而成型制品的形状,然而当高温的镁水接触到冷温的模具时,镁水容易凝结而造成流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镁合金锻造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下列步骤:一、取一坯料:该坯料为具有预定体积的镁合金板材;二、加热坯料:使该坯料通过真空连续炉加温到300~350℃,时间为10分钟;三、加热模具:对一模具的上、下模进行加热,使模具温 度维持在300~350℃;四、冲锻成型:将坯料置入模具内,该模具借一冲头对坯料进行冲锻,使坯料成型为半成品;五、修边:对半成品毛边进行修除;六、后续加工;七、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镁合金锻造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下列步骤一、取一坯料该坯料为具有预定体积的镁合金板材;二、加热坯料使该坯料通过真空连续炉加温到300~350℃,时间为10分钟;三、加热模具对一模具的上、下模进行加热,使模具温度维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木山
申请(专利权)人:江兴锻压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