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7631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曲轴,包括主轴颈,分别与主轴颈相连的连杆轴颈和平衡重;主轴颈上设置有贯穿油道,和与贯穿油道相连通且相倾斜的斜油道;贯穿油道沿主轴颈的径向贯穿主轴颈,斜油道自主轴颈延伸至与主轴颈相连的连杆轴颈的圆周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曲轴中,由于贯穿油道沿主轴颈的径向贯穿主轴颈,则主轴颈的圆周侧面上有两个进油口,当曲轴在旋转时,主轴颈上的上轴瓦的油槽始终与进油口相连通,即只在上轴瓦上开设油槽即可实现对连杆轴颈的润滑,则下轴瓦无需再开设油槽,从而提高了下轴瓦的强度,进而提高了下轴瓦的受压性能,减小了对发动机正常工作的影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曲轴制造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曲轴。
技术介绍
曲轴是发动机引擎的主要旋转机件,曲轴装上连杆后,可承接连杆的上下(往复)运动变成循环(旋转)运动。曲轴主要包括主轴颈、连杆轴颈、平衡重和连接主轴颈和连杆轴颈的曲轴柄。主轴颈安装于气缸的缸体上,连杆轴颈与连杆大头孔相连,连杆小头孔与气缸的活塞连接。曲轴作为发动机的主要部件,在曲轴旋转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润滑。目前,曲轴的连杆轴颈的润滑主要采用在曲轴上设置油道的方式进行润滑。一般润滑油通过主轴颈上的上轴瓦和下轴瓦上的油槽进入润滑油道。现有的曲轴的润滑油道一般为斜油道,自主轴·颈向开始向与主轴颈相连的连杆轴颈延伸,斜油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位于主轴颈的周向侧面和连杆轴颈的周向侧面上。随着曲轴的旋转,润滑油通过斜油道被甩出,实现了连杆轴颈的润滑。由于主轴颈上只有一侧设置有润滑油道的入口,主轴颈不断旋转,当润滑油道的入口位于底端时,润滑油不能进入润滑油道,即不能对连杆轴颈实现润滑。为了保证连杆轴颈的润滑,需要在主轴颈的上轴瓦和下轴瓦均开设有油槽,保证润滑。但是,主轴颈在旋转过程中,下轴瓦需要承受的压力较大。下轴瓦开设油槽后,会降低下轴瓦的强度,导致下轴瓦的受压性能减小,最终影响了发动机的正常工作。综上所述,如何设置曲轴的润滑油道,以提高下轴瓦的强度,进而提高其受压性能,减小对发动机正常工作的影响,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曲轴,避免了在下轴瓦上开设油槽,提高了下轴瓦的强度,进而提高了下轴瓦的受压性能,减小了对发动机正常工作的影响。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曲轴,包括主轴颈,分别与所述主轴颈相连的连杆轴颈和平衡重;所述主轴颈上设置有贯穿油道,和与所述贯穿油道相连通且相倾斜的斜油道;所述贯穿油道沿所述主轴颈的径向贯穿所述主轴颈,所述斜油道自所述主轴颈延伸至与所述主轴颈相连的所述连杆轴颈的圆周侧面。优选的,上述曲轴中,所述斜油道与所述贯穿油道相连通的一端位于所述主轴颈的轴线和所述主轴颈的圆周侧面之间。优选的,上述曲轴中,所述斜油道与所述贯穿油道相连通的一端距所述主轴颈的圆周侧面的最小距离为32mm。优选的,上述曲轴中,所述斜油道与所述贯穿油道之间的夹角为38. 4°。优选的,上述曲轴中,所述连杆轴颈的轴心和所述主轴颈的轴心的连线,与所述平衡重的中心和所述主轴颈的轴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优选的,上述曲轴中,所述连杆轴颈的轴心与所述主轴颈的轴心的连线,与所述平衡重的中心与所述主轴颈的轴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150°。本技术提供的曲轴的润滑过程如下润滑油通过贯穿油道两端的进油口进入贯穿油道,随着曲轴的旋转,润滑油进入与贯穿油道相连通的斜油道,并通过斜油道的出口被甩出,实现了对连杆轴颈的润滑。由上述曲轴的润滑过程可知,由于贯穿油道沿主轴颈的径向贯穿主轴颈,则主轴颈的圆周侧面上有两个进油口,当曲轴在旋转时,主轴颈上的上轴瓦的油槽始终与进油口相连通,即只在上轴瓦上开设油槽即可实现对连杆轴颈的润滑,则下轴瓦无需再开设油槽,从而提高了下轴瓦的强度,进而提高了下轴瓦的受压性能,减小了对发动机正常工作的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曲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A向剖视图。上图1-2 中主轴颈I、连杆轴颈2、平衡重3、贯穿油道4、斜油道5。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曲轴,避免了在下轴瓦上开设油槽,提高了下轴瓦的强度,进而提高了下轴瓦的受压性能,减小了对发动机正常工作的影响。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附图1-2,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曲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A向剖视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曲轴,包括主轴颈1,分别与主轴颈I相连的连杆轴颈2和平衡重3 ;主轴颈I上设置有贯穿油道4,和与贯穿油道4相连通且相倾斜的斜油道5 ;贯穿油道4沿主轴颈I的径向贯穿主轴颈I,斜油道5自主轴颈I延伸至与主轴颈I相连的连杆轴颈2的圆周侧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曲轴的润滑过程如下润滑油通过贯穿油道4两端的进油口进入贯穿油道4,随着曲轴的旋转,润滑油进入与贯穿油道4相连通的斜油道5,并通过斜油道5的出口被甩出,实现了对连杆轴颈2的润滑。由上述曲轴的润滑过程可知,由于贯穿油道4沿主轴颈I的径向贯穿主轴颈1,则主轴颈I的圆周侧面上有两个进油口,当曲轴在旋转时,主轴颈I上的上轴瓦的油槽始终与进油口相连通,即只在上轴瓦上开设油槽即可实现对连杆轴颈2的润滑,则下轴瓦无需再开设油槽,从而提高了下轴瓦的强度,进而提高了下轴瓦的受压性能,减小了对发动机正常工作的影响。为了便于对连杆轴颈2的润滑,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曲轴中,斜油道5与贯穿油道4相连通的一端位于主轴颈I的轴线和主轴颈I的圆周侧面之间。即斜油道5与贯穿油道4的连通处位于主轴颈I的轴线和主轴颈I的圆周侧面之间。这样,无论润滑油自贯穿油道4的哪个进油口进入时,均可保证润滑油较快的流入斜油道5,较快地实现对连杆轴颈2的润滑。优选的,斜油道5与贯穿油道4相连通的一端距主轴颈I的圆周侧面的最小距离为 32mm,即斜油道5与贯穿油道4相连通的一端与距其最近的主轴颈I的圆周侧面的距离为32_。斜油道5与贯穿油道4相连通的位置也可在主轴颈I的轴心处,但是,这样对主轴颈I的强度影响较大。当然,斜油道5与贯穿油道4相连通的位置可在任意位置,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地限定,只要能够保证对连杆轴颈2实现润滑即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曲轴中,优先选择斜油道5与贯穿油道4之间的夹角为38. 4°,经过试验可得,这样是润滑油的最佳甩油状态,即这样可较方便、较快地使润滑油被甩出斜油道5。当然,斜油道5与贯穿油道4之间的夹角可根据实际的具体情况确定,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地限定。目前,曲轴的连杆轴颈和平衡重均设置在同一平面内,即连杆轴颈的轴心、主轴颈的轴心和平衡重的中心均在同一直线上,经过实践的检验,曲轴的动平衡性较差,导致曲轴的振动较大。为了改善曲轴的动平衡性,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曲轴中,连杆轴颈2的轴心和主轴颈I的轴心的连线,与平衡重3的中心和主轴颈I的轴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即连杆轴颈2的轴心与主轴颈I的轴心的连线与平衡重3的中心与主轴颈I的轴心的连线成钝角。通过有限元分析可知,这样可使曲轴在旋转的过程中,提高曲轴的平衡程度,即提高曲轴的动平衡性,进而减小曲轴的振动。优选的,上述曲轴中,连杆轴颈2的轴心与主轴颈I的轴心的连线,与平衡重3的中心与主轴颈I的轴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150°。当然,可根据具体地实际情况确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曲轴,包括主轴颈(1),分别与所述主轴颈(1)相连的连杆轴颈(2)和平衡重(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颈(1)上设置有贯穿油道(4),和与所述贯穿油道(4)相连通且相倾斜的斜油道(5);所述贯穿油道(4)沿所述主轴颈(1)的径向贯穿所述主轴颈(1),所述斜油道(5)自所述主轴颈(1)延伸至与所述主轴颈(1)相连的所述连杆轴颈(2)的圆周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汉如庞进军吴云刚王昌林丁志强吕林汪祥支苏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