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金属板制成的材料部件经历墩锻以形成环形外围部分,其薄于该环形部分内部的材料的中心部分,较厚的内部部分被形成为凹形。由此获得的第一中间产物被拉伸,以形成具有内部凸起部毂和/或外部凸起部毂、以及外部法兰的杯形盒体。该中间产物还可用于制造齿轮等等。(*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锻造成形方法以及一种容器成形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成本原因,机器部件等的许多种类通常都是通过锻造来制造的。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中间产物需要形成覆盖在板芯材料上。例如,在制造比如链轮齿、齿轮、滑轮、凸轮、链环以及固定支架等等部件时就是这种情况。此外,内部具有凸起部毂的杯形盒体在许多场合都被广泛运用。例如,用于给内燃机汽缸提供燃料的注入装置的电磁控制阀的盒体就是一种杯形部件,其一体形成用于固定电磁线圈和磁心的内部凸起部毂。比如这些具有内部凸起部毂的杯形盒体也通常通过锻造来形成,这是出于成本因素的,并在中间产物形式需要形成覆盖在板芯材料上。在现有技术中,在比如材料通过锻造形成以及中间产物需要形成覆盖在板芯材料上的这些情况下,所使用的制造方法都是压力形成柱材,其中柱材是通过切除低碳圆钢条来获得的。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NO.2000-94088公开了一种具有内部凸起部毂的杯的成形方法,其中该材料是通过对锻造板进行球化退火并对该材料进行喷射磷酸盐薄膜防锈处理而获得的。因为该方法包括切除圆钢条的步骤,所以,可以使用小直径的圆条来减少切除成本,并使得该材料形成一种厚结构,以适于通过锻造圆条的切除断面来形成具有内部凸起部毂的杯。为完成这些任务,还公知一种通过准备和锻造平钢板来形成具有内部凸起部毂的盒体的方法。然而,在上述这些情况中,其中中间产物通过冲压柱材来形成,而柱材通过切除低碳圆钢条来形成,存在比如高切除成本的问题,从而使得终端产品比较昂贵。以及,当通过板材锻造而形成具有内部凸起部毂的杯形盒体时,该杯是通过相对较薄板材的前向拉伸而冲压形成的,所以,存在体积大小不够的趋势,这将使得很难确保,当通过将杯底形成为比边缘壁厚时,底部足够厚从而形成内部凸起部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锻造成形方法以及盒体成形方法,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通过由板材制造高质量盒体的成形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盒体成形方法,其能够以低成本制造高质量的盒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该锻造材料成形方法包括,准备板材的第一步骤,使得该材料的周围部分厚度小于中心部分厚度的第二步骤。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在于,该盒体成形方法包括,准备板材的第一步骤,使得该材料的周围部分厚度小于中心部分厚度的第二步骤。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在于,该具有内部凸起部毂的杯形盒体的成形方法包括,准备板材的步骤,使得该材料的周围部分厚度小于中心部分厚度同时冲压成形该较厚的中心部分为凹形的步骤,以及使用前向拉伸来冲压形成该中间产物为杯形部件的步骤,其中该中间产物是通过上述冲压成形而形成的,而该杯形部件的底部厚于外围壁。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形成具有内部凸起部毂的盒体的工艺过程的视图;图2是用于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形成具有内部凸起部毂的盒体的工艺过程的视图;图3是用于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形成具有内部凸起部毂的盒体的工艺过程的视图;图4是用于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形成具有内部凸起部毂的盒体的工艺过程的视图;图5是用于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形成具有内部凸起部毂的盒体的工艺过程的视图;图6是示出当图2所示的第一中间产物用于制造齿轮的工艺过程的视图;图7是示出当图2所示的第一中间产物用于制造齿轮的工艺过程的视图;图8是示出当图2所示的第一中间产物用于制造齿轮的工艺过程的视图;图9是示出当图2所示的第一中间产物用于制造滑轮的工艺过程的视图;图10是示出当图2所示的第一中间产物用于制造滑轮的工艺过程的视图;图11是示出当图2所示的第一中间产物用于制造滑轮的工艺过程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至5是工艺拉伸压平法,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实施例,该方法用于制造用于给内燃机汽缸提供燃料的注入装置的电磁控制阀的盒体。首先,如图1所示的片形部件制备成材料1。材料1能够通过例如由低碳钢板作坯料并冲压该钢板而获得。这里,材料1是圆盘形部件,但它不一定必须是圆盘形部件。接着,利用镦锻来相比于中心部分减小边缘部分的厚度,同时在中心部分形成一个凹形,从而形成如图2所示的第一中间产物2。图2所示的该中间产物2具有一个周边薄的环形部分21、在该薄的环形部分21内部的厚部分22,该厚部分比该薄的环形部分21厚,以及在该厚部分22的中心部分上的凹形部分22A。在随后的工艺步骤中,厚部分22至少被形成为盒体底部和内部凸起部毂,所以它需要被加厚,以具有至少能和底部一体形成内部凸起部毂的材料量。在下面的步骤进行之前,最好对第一中间产物2进行退火,以防止在随后的步骤中发生断裂。在下面的拉伸和压平步骤中,第一中间产物2被冲压成形,以将厚部分22形成为底部32以及将薄环形部分21形成为外围壁31,该外围壁从底部32一体延伸,从而形成图3所示的第二中间产物3。由于第一中间产物2在其中心具有凹形部分22A,所以图3的第二中间产物3能够容易地通过拉伸和压平工艺获得。为了在盒体的外围壁边缘周围形成外部法兰,采用拉伸和压平工艺来稍微加厚外围壁31的外部边缘31A,使得壁31成为裙形形状。外围壁31的厚度小于底部32的厚度。如果外部法兰不需要,则不需要加厚外部边缘31A。在接下来的前向/后向拉伸中,其中第二中间产物3采用该前向/后向拉伸后形成为图4所示的第三中间产物4,内部凸起部毂43形成在底部42的内部,外部凸起部毂44形成在底部42的外部,而外部法兰41A形成在外围壁41的边缘。在不需要外部凸起部毂44的情况下,仅需要采用前向拉伸工艺。在下面的步骤中,采用两个冲模来冲压第三中间产物4,使其形成为所需的最终形状,以获取如图5所示的最终产物盒体5,其具有内部凸起部毂。在这样形成的盒体5中,底部52和外围壁51的厚度大致相同,底部52上的内部凸起部毂53和外部凸起部毂54是同轴的。形成内部凸起部毂53是为了可以在其上安装电磁螺线管,形成外部凸起部毂54是为了在其上容纳轴承。外围壁51的外部边缘上的外部法兰51A在适当的角度一体延伸到外围壁51。当根据图1至5的步骤形成具有内部凸起部毂的盒体时,由于可以拉伸板材以在底部形成内部凸起部毂和/或外部凸起部毂,所以,相比于现有技术,其中在现有技术中,从圆条的切除断面形成具有内部凸起部毂的盒体,可以低成本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此外,在图5所示的例子的变型形式中,还可以仅仅形成一个内部凸起部毂。特别是,采用相同的容量来形成仅仅一个内部凸起部毂,相比于形成内部和外部两个凸起部毂的情况,可以将该内部凸起部毂形成更高一些。当参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来进行上述说明时,图2所示的第一中间产物2是通用目的的部件。第一中间产物2可以用作例如链轮齿、齿轮、滑轮、凸轮、链环以及固定支架等的中间产物。现在将参照图6-8来说明利用图2的第一中间产物2来制造齿轮的步骤。首先,准备第一中间产物2,并使其经历前向/后向拉伸锻造步骤,从而第一中间产物2的厚中心部分形成为凸起部毂61,而薄部分形成为薄环形部分62,其具有均匀的厚度。这里,凸起部毂61是杯形的,形成为具有底部的柱形。图6中的中间产物被冲压,以除去凸起部毂61的底部61A,从而形成图7所示的圆柱凸起部毂63。然后,薄环形部分62的外围被修边和制坯,形成多个齿62A,从而获得具有凸起部毂6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锻造材料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准备板材的第一步骤,以及 使得该材料的周围部分厚度小于中心部分厚度的第二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锻造材料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准备板材的第一步骤,以及使得该材料的周围部分厚度小于中心部分厚度的第二步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步骤是坯制金属板的步骤。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步骤是同时在该材料的中心部分冲压成形出凹形的步骤。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步骤通过墩锻来实现。5.一种盒体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准备板材的第一步骤,以及使得该材料的周围部分厚度小于中心部分厚度的第二步骤。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步骤是坯制金属板的步骤。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步骤是同时在该材料的中心部分冲压成形出凹形的步骤。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步骤是锻造成形步骤。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步骤通过墩锻来实现。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第三步骤,即,通过第二步骤获得的中间产物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部井洋一,荒木隆,高野俊司,柳冈正一,三浦隆,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博世汽车系统,株式会社二之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