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结构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组合柱。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因结构设计不合理,存在组合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节点连接不方便,制造和施工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组合柱,使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在承载力、抗震性能和抗火性能上有较大的提升、耐久性好。可以应用在非抗震区和抗震区的高层建筑中,结构紧凑,便于施工。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包括内钢管柱和套设在所述内钢管柱外周的钢筋柱,所述内钢管柱位于所述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中部,其为中空的柱体结构,所述钢筋柱包括交叉捆绑为一体的多根横向钢筋和多根纵向钢筋,所述钢筋柱的两侧浇注设有与所述内钢管柱连为一体的混凝土浇注体,所述内钢管柱的中空腔室中设置再生混凝土浇注体。优选的,所述再生混凝土浇注体与所述内钢管柱连为一体。优选的,多根纵向钢筋均匀的排布在所述内钢管柱的外周,其间相互平行并沿所述内钢管柱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多根横向钢筋均匀套接在所述多根纵向钢筋的外周,所述多根横向钢筋与所述多根纵向钢筋相垂直。优选的,所述钢管混凝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包括:内钢管柱(1)和套设在所述内钢管柱(1)外周的钢筋柱(2),所述内钢管柱(1)位于所述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中部,其为中空的柱体结构,所述钢筋柱(2)包括:交叉捆绑为一体的多根横向钢筋(21)和多根纵向钢筋(22),所述钢筋柱(2)的两侧浇注设有与所述内钢管柱(1)连为一体的混凝土浇注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钢管柱(1)的中空腔室(11)中设置再生混凝土浇注体(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尧国皇,姜瑞娟,陈宜言,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